APP下载

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在八厂地区的应用

2016-05-07郑鑫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6年1期
关键词:聚合物同位素

郑鑫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在八厂地区的应用

郑鑫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八厂地区注入井普遍存在高压、低注的特点,传统的注入剖面测井替注时间长,且受沾污、大孔道等现象的影响。连续示踪相关测井要求示踪剂配制液达到很好的悬浮性、流动性、携带性和稳定性,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测井中井下工具沾污、漏失、窜槽等因素对测井资料的影响,还克服了聚合物分层注入井的测试疑难问题。剖析了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原理,并就八厂地区注水井和注聚井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证明了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在八厂地区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聚合物;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同位素

0 引言

油田开发中水井注入剖面的监测十分重要,它可以了解油层的吸水状况,帮助分析油井的动态变化原因,为水井各项措施的制定和注水方案的调整提供可靠依据。但在注入剖面测井中,存在放射性示踪剂的“沾污”、“漏失”、“窜槽”等现象,还有自然伽马基值升高、注聚井等测井资料的解释难题。

自2012年起,测试八大队就致力于推广应用同位素示踪、井温、磁定位、压力和流量五参数组合测井工艺,选择液体放射性示踪剂,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注入剖面测井资料的应用效果,对油田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本原理

1.1仪器结构

连续示踪相关测井组合仪器结构如图1所示,由左到右依次为液体示踪发生器、CCL(磁定位)、T(井温)、P(压力)、GR1(伽马1)、GR2(伽马2)、超声(电磁)流量。

图1 注入剖面连续示踪相关测井组合仪

1.2测井原理

连续示踪相关测井是把带有液体喷射器的仪器下入井底,可以把少量的放射性活化液[1]在水嘴(配注井)或喇叭口(笼统井)的上方一定距离(根据注入量和压力而定)释放活化液,可多次释放,活化液与注入井里的液体混合并随之一起流动,伽马探测器就会测到两个高峰值曲线(见图2),由此经过相关运算,可以算出该水嘴或喇叭口上方的油管流量。其优点是一个水嘴只释放一次活化液就可以把该水嘴所配注的每个地层的吸水状况测量清楚,同时还可以测量出该水嘴上下的封隔器密封情况。

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为流量校正系数; L为探测器间距; S为峰值时差。

图2 连续示踪相关测试原理及解释分析过程示意图

2 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在疑难井中的应用

连续示踪相关测井是近年来推出的一种新的吸水剖面测井方法,它克服了放射性同位素载体法示踪测井中井下工具沾污、漏失、窜槽、大孔道等因素[2]对测井资料的影响。

2.1检查封隔器漏失

太东64-86井:注入量15 m3/d,井口压力11.2 MPa,2级配注段,井段长度61 m,射孔小层4个。2013 年10月12日,对该井进行了连续示踪相关测试,示踪剂在第一级配水器之上随速释放,900 s后油管峰到达第一级配水器并迅速有一部分示踪剂进入环套空间(见图3),1 450 s时环套峰越过第二级封隔器但油管峰仍停留在原位置(见图4)。

图3 900 s油管峰与环套峰分离

图4 1 450 s环套峰越过封隔器

继续监测到1 750 s(见图5)时,环套峰停留在第二配注段的小层P13-4①处,反复测试确认第二级封隔器不密封,注入水越过封隔器进入小层P13-4①,解释成果见表1。

图5 1 750 s环套峰越过封隔器后静止

表1 太东64-86测试结果

2.2适用于葡扶合采井

2013年3月15日,肇170-38井进行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测试成果图如图6所示。

测试结果显示:1)1 700m以下(扶余油层)沾污现象严重,且射孔层处无明显吸水显示,而井温曲线显示下方应有吸水;2)流量测试效果不精确;。

2014年6月18日,该井进行连续示踪相关测试,测试成果见表2。

图6 肇170-38井常规注入剖面测试测试成果图

表2 相关流量分层测试解释成果表

由表2看出:对于葡扶合注井,由于夹层较大,且测量井段长,采用常规注入剖面测试,需两次投源,花费时间长,且下方射孔层无明显吸水显示,测试结果误差较大;而采用连续示踪相关测试,一次下井,全部测出,结果准确且流量测试下限可达到1 m3,比较适合此类井测试。

表3 肇170-38测试结果对比表

2.3识别大孔道

以升52-38为例,射孔数据表见表4。

表4 升52-38射孔数据表

该井P17-8层段采用300~600 μm粒径进行测试时,主要吸水显示在层段上部,即1 470~1 473 m。采用600~900 μm粒径进行测试时,可以看到在层段下部,即1 473 m以下,开始出现吸水显示,由此初步判断PI7-8层为高渗透层,其高渗部位为1 473 m以下怀疑该处可能存在大孔道。后对升52-38井进行了连续示踪相关测试,结果显示P17-8层下部(1 473.5~1 477 m)为主要吸水层(见图7),验证了历次的同位素测试结果。

对于存在大孔道的井段,采用常规测试时,同位素载体无法滤积在大孔道壁上,造成测试结果失真,单一的颗粒无法满足层间渗透性差异大的测试条件。而采用连续示踪相关测试时,它利用放射性尖峰移动速度与距离来计算流量,从而得到小层吸水量,可以有效避免源丢失造成的影响[3]。

3 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在注聚井中的应用

为有效解决层间矛盾,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4],在八厂升211区块,注聚合物井多为分层注入。由于聚合物分层注入井的井下通径小(φ45 mm),使得氧活化测井仪不容易下井;由于聚合物粘度大,使得同位素测井受到影响[5],示踪剂在聚合物溶液中抱团,不能形成混合均匀的悬浮液;电磁流量测井方法只限于笼统井的测试。所以聚合物分层注入井受测井原理和测井条件的限制,导致以往的注入剖面测井很难进行。那么,使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对注聚井的监测呢?(表5为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图7 连续双示踪相关流量测试结果

为更好的验证何种方法对注聚井的测量的优势大,先后对升211区块升28-24井、升26-16井、升26-18井进行了电磁流量测井、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和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下面以这三口井为例进行对比分析,见表6。

表5 三种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由表5中可以看出,升28-24井、升26-16井、升26-18井先后进行了电磁流量测井、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和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其中升26-16井、升26-18井进行电磁流量测井和连续示踪相关测井时方案配注相同,测试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基本吻合,且连续示踪相关测井不仅能准确的测量配注层段的分层配注量,而且也能准确的反应每个层位的分层吸水量,因升26-18井、升26-16井进行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时方案配注不同,故无法与之进行比较;升28-24井进行了电磁流量测井、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和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时方案配注相同,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连续示踪相关测井适用于注聚井的测试[6]。

4 结论

1)连续示踪相关测井方法与常规同位素方法及电磁流量测井方法测试结果大致相符,效果很好,能适用于大部分的水井和注聚井,并能解决一部分常规方法不能处理的疑难井(封隔器漏失井、葡扶合采井等)。

表6 升28-24井、升26-16井、升26-18井测量结果对比表

2)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宽的测量范围,并且不受大孔道、深穿透射孔、同位素粘污的影响。

3)应用连续示踪相关测井对水井验窜和找漏都有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华.表面活性剂在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中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2003,12(1): 39-41.

[2]程柏青.同位素示踪测井影响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J].同位素,2002,15(3): 175-180.

[3]张善平.利用注水井测试资料识别油层高渗透带[J].国外测井技术,2006,21(5): 39-40.

[4]张耀文,工金钟,夏慧玲,等.注入剖面放射性相关测量方法研究[J].测井技术,2004,28(增刊): 57-60.

[5]付剑.注入剖面测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23(1): 70-71.

[6]江泉.利用放射性示踪同位素和流量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水井分层注水效果[J].石油仪器,2005,19(5): 59-64.

Application of Consecutive Tracer Correlative Log in Bachang Area

ZHENG Xin
(Logging&Testing Services Company of Daqing Oilfield Company Ltd.Daqing,Heilongjiang 163000,China)

Abstract:In Bachang area,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pressure and low water-injection are common,so the conventional injection profile logging time is long due to the affection of contamination,high capacity channel and other phenomena.The continuous tracer correlative log requires tracer liquid preparation to be with good suspension property,fluidity,portability and stability,it can not only overcome the impact of contamination,leakage,channeling and other factors on logging data when radioisotope carrier tracer method is used,but also overcome test difficulties from the separated layer of polymer in the injection wells.The principle of continuous tracer correlative logging,the injection wells and the polymer wells application situat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proved the good effect came from the continuous tracer correlative log used in the Bachang area.

Key words:polymer; continuous tracer correlative logging; isotope

(收稿日期:2015-02-08编辑:屈忆欣)

第一作者简介:郑鑫,女,1985年生,助理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大庆师范学院,现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监测信息解释评价中心绘解八室从事生产测井资料解释工作。E-mail: 84407972@ qq.com

中图法分类号:P6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77(2015)06-0092-05

猜你喜欢

聚合物同位素
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石膏及其硫同位素分布特征
《同位素》变更为双月刊暨创刊30周年征文通知
环保型抗高温抗盐聚合物降粘剂的合成及评价
深空探测用同位素电源的研究进展
《同位素》(季刊)2015年征订通知
硼同位素分离工艺与生产技术
稳定同位素氘标记苏丹红I的同位素丰度和化学纯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