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将为印刷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2016-05-07董鹏
文 董鹏
供给侧改革将为印刷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文 董鹏
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深化改革和创新引领二者双轮驱动的思想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不合理,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时效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笔者的观察是,应该从供需结构性调整、提升科技因素在印刷供给侧的比重、供给过程与效率的创新度等方面发力和做足功课。对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说称为供给侧改革,在印刷业界层面称之为“供需链管理改善”更为合适。就国内印刷业而言,供给侧改革是其业务模式调整、技术装备升级以及企业高速发展的一次机遇。
现有产品产能过剩,同时成本不断高涨,使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大幅下降。如何提升印刷企业附加值、促进其健康发展是我们现阶段要去探索的,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们如何构建高效率、高品质印刷提出了新方向。
2014年,全国共有印刷企业10.5万家,从业人员339.4万人,实现印刷总产值10857.5亿元。与2013年相比,我国印刷业总产值增长了5.3%,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降到了2012年-2014年的最低点。同时,印刷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成为行业发展的痼疾。
由市场定位带来的变革
市场定位的变革是2015年印刷企业无法回避的一件大事,基本状况是:道理都明白,但要转型到位不太容易。长期以来,无论是传统胶印还是包装印刷企业,他们的市场定位都是加工生产,属加工工业范畴,是供应链上颇为被动的一个环节。正因为受制于人,加之过度投入导致的产能过剩,印刷企业在社会商业活动中缺乏应有的话语权。以图书印刷工价为例,书籍销售虽也谈不上景气,但图书的市场售价基本上是伴随着物价同步上涨,反观图书的印刷加工工价,却是不升反降。数年前,财政部为解决印刷企业面临的这一困境,专门下文,明确由印刷厂代料印刷的有书号、刊号的产品,增值税由17%调低至13%,可由于出版社不愿让出这块早已落入他们袋中的收益,硬是让这政策无法落地执行,连制定政策的部门都感到无奈。这就是市场定位带来的地位。
印刷企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必须完成定位变革,要由历史上被动的加工企业转为集“创意设计、信息技术、加工服务”为一体的现代服务型企业,要具备为客户提供从策划、设计到产品制作,甚至包含物流分送等一揽子服务的能力,在帮助别人成功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成功。这两年,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公司因为争取上市膨胀过速而遭遇了银行收紧贷款、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困窘,由此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从一个不起眼的、依靠向人“乞讨”加工业务而生存的印刷企业,转型成以设计引领包装盒生产的现代服务型企业的做法,依然值得称道。
身处一个不断在进步的时代,留恋以往、埋怨市场变化、墨守成规肯定没有出路,唯有定位转型,从一个被动的加工企业转型成为帮助客户成功的不可或缺者,才能获得企业的新生。值得强调的是,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必须得根据企业的特点,既由不得慢慢来,又不可不顾实际地追求速度,好高骛远,甚至是跟着舆论胡乱折腾。在企业转型阶段,准确地选择比仅是勤奋地工作更为重要。
“互联网+”高效印刷如何参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来提高印刷效率、降低成本是重要途径。具体包括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的行动计划,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加快信息化改造,通过互联网云仓系统、城市共同配送体系、智能运输路径规划系统、行业数据信息平台等来实现。具体来说,如下:
第一,抓住创新驱动的新机遇,加快适应新需求的服务创新。创新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理念,抓住鼓励创新政策和整个产业落后服务面临淘汰的机遇。要真正抓住供给侧改革给印刷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印刷企业必须树立“精致服务”和“百年老店”的精神,改变传统印刷业发展依赖低水平规模的扩张,苦练企业管理提升内功,把活做专、做精,确立向管理要效率、靠管理优化供给、用创新来满足供给端结构性改革后的新需求。
第二,提升“互联网+”高效印刷平台利用率,整合资源。互联网对印刷行业的影响日益显现,触网是相当一部分印刷企业2015年工作的重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信息接收渠道和阅读方式。于是,书报刊,其中又以报纸为甚,以及说明书、广告宣传品等内容印刷量的下降速度很快,由此反衬出包装印刷在印刷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其实包装印刷同样也受到了国内经济及出口增速下降的影响。印刷企业当然得根据市场的这一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互联网发展为印刷业带来的变化,包括IT行业跨入印刷业(“互联网+”)和印刷企业对接互联网(“+互联网”)两种。互联网人才向印刷业流动的代表人物是在深圳创办了云印的张军。他于2001年加入华为,在那里工作了12年,曾任华为终端全球市场部长、全球促销管理部部长、印度地区部总裁、东南亚地区部总裁。2013年,其为印刷业带来了全新的互联网营销理念,除了创办专注于互联网印刷和设计服务的新型O2O公司外,还首个提出了印刷能否做到由第三方付费的诘问。2016年3月29日,国内领先的服务众包平台猪八戒网与知名印刷包装电商平台印刷家签订战略投资协议,猪八戒网将股权投资印刷家,并与印刷家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共同促进印刷行业发展,推动印刷行业转型升级。这无疑反映出印刷与互联网两者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印刷企业主动对接互联网在2015年应该说呈现出蓬勃之势。由于各企业对互联网的认知不同,所以对接的方式亦不大一样。有自行开发网络系统实现网上接单,并联手合作伙伴共同组织生产的,如南京的开心印;有联手电商,在相册制作上从事后台加工的,如杭州真彩数码;也有着眼于应用网络加强内部管理与客户沟通的,如上海灵燕印刷。毫无疑问,印刷企业主动对接互联网,无论是对企业转型发展、加强内部管理,还是对企业加强与客户的沟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由互联网思维引发的印刷业变革绝不止于此。互联网引发的印刷业变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你愿意与否。在互联网与印刷相融合、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发生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但只要认准方向,锲而不舍,印刷企业一定可以走出一条更为宽广、满足市场需求的新路。
第三,打造印刷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动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联动是出于确保合作各方的市场优势,寻求和探索新的规模、标准、功能或定位,以应对共同的竞争者或将业务推向新领域等目的,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结成的互相协作和资源整合的一种合作模式。联动机制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组织形式,以“引导产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为宗旨,面向市场、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平等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团队,集中整合智慧印刷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和技术,以及智慧印刷装备产业经济与政策咨询平台,增强产业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激活智慧印刷带来的效益,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和产业新形态,保障智慧印刷的加速发展。
第四,优化技术结构。注重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的印刷企业。低端的印刷包装产品的需求将随着低端产能的清理而进一步萎缩。科技将成为印刷企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高附加值产品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技术是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技术结构的改革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古至今,印刷的演变,变的都是技术。从拓印到胶泥活字印刷、铅活字印刷、激光照排印刷,再到数字网络印刷,技术的改变贯穿始终。印刷技术的发展过程,是技术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技术结构不断合理的过程。如今,现代印刷全面地冲击和动摇着传统印刷的根基,使印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曾几何时,传统印刷过程中的铅污染、化工原料污染,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记得那时,印刷厂中有两样东西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化铅炉,二是熬胶房,只要一进入厂区就能闻到由其散发的难闻的混合气味。如今,技术进步优化了印刷技术结构,使印刷技术结构更贴近实际需要、更便捷、更环保、更人性化,这也保证了印刷业更合理,更健康的发展。曾几何时,印刷分工很细,制版车间中就有多达10余个工序,包括铸字、打纸型、浇版、上字、拣字、排版、拼版、打样、校对、改版,等等;印刷车间也是工序林立,包括照相制版、修版、拼版、晒版、打样、改样、印刷,等等;装订车间工序相对较少,包括折页、配页、装订、裁切,等等。传统印刷技术结构的复杂性,造成了劳动力的冗员、生产的繁复、生产力的低下。采用先进的技术以后,一台电脑即可取代一个排版车间;一台数字印刷机就是一个印刷车间;网络印刷打通了与外界的联系,做到多厂互动;印后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联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供应侧改革框架下印刷业迎重大发展机遇
从外围大环境看,全球经济的生态格局正在加速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主要是欧美日发达国家在消费进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生产供应,这种供需局面分化并拉长了全球供应链,作为原料供应和低端制造供给侧一端的,主要集中在亚洲;而掌握产业链话语权、高端需求侧一端的,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西方国家。而今,全球供需格局已经开始变化,通过淘汰落后产业,中国制造正加速走向“中国智造”,低端制造正在向印度、越南、印尼等发展中国家迁移,全球供需对接体系正在洗牌。在这个环境下,中国领唱的“一带一路”是推进中国供需链调整和全球供需链洗牌的一盘大棋。洗牌期也是机遇期,参与全球贸易的中国印刷需要趁势而为。
印刷业是链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基础纽带,供给侧的改革势必牵动印刷服务供给的改革。回归到产业当中,印刷企业应当看到,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无论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还是多元一体化,都逐步实现了协同互联、互融共生,生态链的竞争正在超越供应链乃至产业链的竞争。小到企业内部生态链,大到外部生态链,都需要谋划新思路、采用新办法。
当下产能过剩的印刷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客户需求更加明确、独特。这就迫使印刷企业必须更加了解客户,能够提供给客户想要的产品,而不是从前那样,印刷企业提供自己喜欢或善于生产的产品。印刷企业要从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逐渐向个性化、定制化生产转型。我们可以预见的印刷业的未来,不应再是低端加工业,而应该向高附加值的服务业过渡。在此形势下,数字印刷有望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数字印刷在国内发展至今,所占市场份额仍非常有限,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数字印刷的优势并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数字印刷技术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跟传统印刷在成本、质量、速度、产能等方面的追逐,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纠结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或高或低的临界点,而数字印刷灵活可变、个性化的优势却没有得到充分施展。
未来的市场里,除了B2B、B2C模式的印刷企业外,或许还将催生出一批C2B的印刷企业诞生并取得成功。什么是C2B?即消费者对企业。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而后有企业生产,即先有客户提出需求,后有生产企业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组织生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手机的粉丝经济。目前看来,C2B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和推广,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必然是客户需求引导企业生产,而不是企业生产然后销售给客户,因此C2B模式也将会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但与以往几次技术变革不同的是,这次变革更为重要的是思想的转变。在这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大家要通过对自身企业的认识、对当前环境的判断、对今后市场的预估,综合考虑,最终决定未来走哪一条路。
总之,在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下,印刷发展需要一个新的模式、新的机制,营造友好型的供应链生态圈。然而,营造友好型的生态圈这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一方面,要优化结构,完善印刷业信息化布局,实现技术装备创新,推动产学研一体的发展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供应链生态化体系和良好的诚信体系,规范市场,做到有序竞争。通过“互联网+”有效地对印刷进行改造,提升要素利用效率,促进交易成本和印刷成本降低,对市场更加灵活和精准反应,消除信息不对称和提高市场透明度,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董鹏,惠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