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析字学地理
2016-05-07刘百虎
刘百虎
摘 要:课程资源决定着教法与学法,开发课程资源是改进教法、转变学法的关键。汉字的音、形、义寓意深刻,各组成部分指事清晰,若教师能把有代表意义的字开发为课程资源,可打造智慧课堂,用“乐教”赢来“乐学”,则可改变课堂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解字析字;智慧课堂;乐教;乐学
开发课程资源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知识、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寓意深刻。笔者通过解字析字 ,把课堂教学与具体的汉字相联系,既整合了课程资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课堂互动,又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与汉字文化相结合 ,在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一、 解字析字举隅
(一)借用“潮”字巧学自然地理
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我们习惯上把海水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
1.“氵”表述海水
(1)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海水涨落运动。“氵”特指海潮。
(2)潮汐在河口地区的传播过程中,因受河水顶托和河床阻力的影响,能量逐渐耗损,涨潮时流速愈来愈慢,潮差愈来愈小。在河口地带,“氵”代表海水与河水。
2.“十”与“日”组合和“十”与“月”组合
“十”与“日”组合可理解为第一次涨潮,时间发生在白天;“十”与“月”组合表示一天周期性的第二次涨潮,时间发生在夜晚。
3.“潮”字中的“月”字与“日”字
“潮”字中“月”字比“日”字大,理解为月球对潮汐的作用大于太阳。海水的涨潮、退潮现象,是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造成的,虽然月球的质量小,但因月地距离较近,反而引力大,所以月球对潮汐的作用比太阳大。
(二)借用“赢”字诠释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它为人类的发展指出了一条环境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为环境保护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个创新的思维模式。《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阐述了通向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途径,即转变观念、调整行为、加强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颠覆,是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共赢发展方式。学习本节知识内容时,笔者借用“赢”字的字部字义与课程内容的巧妙联系,以“赢”字为教学主线,用“赢”字编制知识结构图,使学生乐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学效果甚佳。
1.各组成部分的寓意
亡:要取得共赢必须具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
口:交流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是取得共赢的基础。
月:指时间,可持续发展强调长期发展。
贝:古时代表钱,可理解为经济、市场行为。
凡:凡人,指公众行为。
2.填充框图
“赢”是成功、获得的意思,“亡”是“赢”字的字首,其寓意深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醒人们要居安思危,始终心怀压力,并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时时奋进。“口”字处在“赢”字的中间,告诫人们交流、沟通是取得共赢的基础,“口”字提醒人们,要量入而出,适度消费,提倡节约。“赢”,需要成功者不断努力,需要过程、时间的检验,想“赢”就得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赢”不是昙花一现,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赢”。财富是“赢”家的物质保障,是国家生存的根基,人们生活的基础。“凡”,作为“赢”字的最后组成部分,意在明示后人,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
(三)借用“疆”字巧析区域自然地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的“疆”与新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奇妙的吻合,借用“疆”字讲解新疆区域地理,能使学生产生联想,利于思维,便于记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课堂发现(学生查阅地图,教师予以点拨,对照“疆”字进行联想)
“弓”字代表牧业、武力。新疆地处非季风区,降水量少,以牧业为主,古时放牧人主要的防身武器就是弓箭,加之新疆地处边陲,需要武力捍卫,所以“弓”暗示牧业和保卫。
“弓”字上部向西的缺口代表准噶尔盆地往西通向中亚的谷地。
“弓”字下部的“土”代表帕米尔高原。
三横分别代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
“田”字分别代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新疆地区农田分布于盆地边缘)。
新疆的北面是阿尔泰山脉,南面是昆仑山脉,天山山脉作为新疆的象征,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新疆山地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
2.课堂质疑
为什么北疆湿润,南疆干旱?新疆位于西风带范围内,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伊犁河谷地等缺口,大西洋的水汽可从此进入,受天山、阿尔泰山脉的抬升,形成地形雨,该地成为了新疆降水最为丰沛的地区,年降水量可达400毫米以上。
塔里木盆地西部受帕米尔高原的阻挡,大西洋的水汽不易进入,南部受青藏高原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加之地处内陆,远离太平洋,太平洋水汽影响不到,所以,降雨量少,终年干旱。
“疆”字的结构与地形的空间分布巧妙一致,“疆”字也奇妙地诠释了新疆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及形成原因,把“疆”字开发成课程资源,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学科思维十分有益。
二、解字析字的实践意义
(一)打造智慧课堂
课堂应是一个宽松的、动态的、生机勃勃的“智慧场”,应是一个充满欣赏、探索、创造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点燃学生智慧,促成学生发现,鼓励学生交流,最终让学生成为一个“智慧者”的教育过程。
解字析字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为教学创设了一个新颖而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这个情境能引起学生共鸣,唤起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发展。析字彰显教师智慧,用教师智慧唤醒学生智慧,起到“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之教育效果。析字需要学生智慧跟进 ,学生智慧能反拨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智慧,从而收到“一棵树摇动一片森林”之功效。在解字析字教学过程中,在师生、生生智慧互动之中,达成了师生智慧的互补与整合,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不断重复,在欣赏、赞美、感叹的过程之中享受美育,得到快乐。解字析字,用唤醒代替说教,用感召替换了灌输,以富有智慧的教学内容,促成富有智慧的教学过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用“乐教”赢来“乐学”
魏书生先生有句至理名言:“施教者不如善教者,善教者不如乐教者。”教师要做到善教、乐教,就应具备善教、乐教的专业素养。只有教师善学、乐学,在学中积累,在教中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开发,才能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才能使教学过程有趣、有情、有乐,才能激发、促进学生的乐学。
解字析字是借用学生对析字文化的特有感情,对析字文化的浓厚兴趣,通过解字析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营造学生想学、乐学的教学氛围,在这个愉悦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共构互动、快乐、和谐的教学情景,以“乐教”促进学生“乐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使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与激发情感相结合,从而营造学习最佳氛围,获取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法
有的学生语文、历史等学科成绩往往很好,但数学、地理等学科成绩却不够理想,究其原因,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常用逻辑思维,即心理学所说的左脑思维;而数学、地理等学科常用想象思维,即右脑思维。右脑思维是对大脑中已有记忆表象(印象)进行新的加工、改造、重组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1]
解字析字是以特定的“字”为表象,把教材知识与这个特定的“字”相联系,对“字”与教学内容进行重组、重新加工,创造出一个富有特殊意义的“字”,即新形象,学生以“字”的整体图像在大脑中储存,需用时,再次以图像的形式提取,图像成了思维的起点和落点。在新疆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疆”字,采用的是形象思维;分析潮汐现象与“潮”字的关系时,采用的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借用“赢”字讲解可持续发展,运用的是发散思维和形象思维。“思维决定命运”,解字析字教学方式,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着力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方法的培养。
(四)改变课堂教法
解字析字着眼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从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等方面着手,从具体的“字”切入,教学思维靶向清晰,过程翔实。教学以学生感兴趣的析字为主线,把教材内容分解成一系列的课堂问题 ,寓知识于问题之中。“潮”的各个部分及其组合与潮汐的概念、过程相关联,“赢”的各个部分字义与《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教学内容相吻合,“疆”的各个部分结构、布局、寓意与新疆的自然、人文环境相接近,在介绍各个部分字义的基础上,在学习目标的明确下,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字的各个部分与本节知识的对应关系,在观察中生成问题,在探讨中解决问题。通过这一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这种教法立足于学习有用的知识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教法,践行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有效地落实了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激活了每位学生的思维。这种乐教,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理解得透彻。这种乐学,是发自内心的、主动建构的、乐于合作的,使教材知识与学生思维、地理空间与学生思维、析字文化与学生思维相统一 ,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着力于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借用字形学习地理知识,能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记忆,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借用字义讲解教材,能激发学习兴趣,品味汉字文化,感悟中国文字魅力。解字析字是开发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是在教学中的有益尝试,解字析字需要智慧与付出,需要灵感与坚持,但艰辛过后是妙趣横生、独出心裁的课堂,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课堂,是启迪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杨春鼎. 形象思维学[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