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2016-05-07陈园园
陈园园
【摘 要】教学应紧扣新大纲,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能力培养,教师可以百变创新、百锤成金,比如:变定为探,变讲为悟,变答为问,变执为设,变理为实,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新。
【关键词】探究定律;思索感悟;延伸进步;开拓思维;体验生活
教学是教材、教师、学生、生活四个因素的整合,要实现兴趣化、互动化、螺旋化、实验化教学,教师应超越教材、超越课堂。教学应紧扣新大纲,采用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培养、思维的启发、过程方法的学习。广大教师须积极思索进步,百变创新、百锤成金。本文就笔者在物理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拙见提出来与同行共勉。
一、变定为探,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定律
物理定律的得出无不经历“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理论推导→定律归纳→实践应用→检验修正”的规律。教学中为节省时间、加快进度,常直接给出定律、结论。要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定律的得出过程不容忽略,很多章节都应加入实验探究,例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等。笔者充分把握每节探究课的灵魂,让学生一次次真切体验物理定律的得出过程,并逐步培养他们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从“学会”到“会学”。将定律的陈述转变为历史过程的重播,使学生充分理解定律而非记忆定律,并在主动探究中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更频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变讲为悟,让学生在思索中体验感悟
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本人思:教学,百讲不如一悟。刚工作时,笔者总自信课讲得透彻而精彩,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悟。课上常自我陶醉,嗓子讲哑了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笔者在疑惑中做了个教学实验,一个班天天讲、题题讲,另一个班自主学习、自我思索、攻破难题。两个月后迎来了期末考试,试卷上所有的题目类型笔者在第一个班上都讲过多遍,另一个班仅点拨了很少一部分,本担心第二个班会比第一个班考差许多,结果令笔者诧异而深思:第二个班比第一个班高分人数多出近一倍,且平均分亦多出六七分。赞可夫认为:“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学生掌握到真正的知识,就必须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表演式”教学方式,有意识的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自此以后,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最简练的语言去概括,中间的时间则留给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总结。这样做,既为喉咙找到了“良药”,又使学生找到了“良师”。
三、变答为问,让学生在质疑中延伸进步
传统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多数不能体会老师的用意,也懒的去参透。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极大的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授课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为了让他们明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笔者对他们说:“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学生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例如,在刚刚学完光的折射后,有的学生就提出:淮北市府广场的玫瑰花灯是折射还是全反射?早晨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看起来不一样,是不是光的折射?钻戒上的钻石闪闪发光是因为全反射吗?池塘里的鱼看人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中国新出炉的拐弯枪是折射技术吗?等等。尽管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有的甚至“多此一问”,但学生在提出并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既进一步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变执为设,让学生在实验中开拓思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那种“关上门,期望自己在缺乏实践的寒冬里春暖花开”的事实是不可能持久存在的。要想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例如:学过验电器后,笔者让每个小组自选材料设计制作验电器,然后评比。学生的思维很丰富,制作了很多种验电器,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观赏性,让笔者始料不及。又如:在学习水波的干涉时,笔者让学生思考如何产生相干波源?有的同学打破陈规,不是简单的执行操作,而是主动设计改造,竟能想到把振动杆改换成细导管,双振头改成导管头,不用偏心轮而用脉冲气流。还有同学说也可不用脉冲气流,而用水流,调整水流速度,使其点滴下落,也能够产生相干波源。这些想法正确与否姑且不论,但它的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培养了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思想和精神。
五、变理为实,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物理
物理源于生活,并为生产生活服务,若能巧妙地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会真正学以致用。平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学生从生活学习实践出发,总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例如,“调查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了解家乡的种植结构的变化,为学校设计绿化方案”等。平时教学中笔者也很注重生活的穿插,例如,学习动量定理时,笔者就地取材,黑板擦放在讲台边缘,将课本以不同的速度从黑板擦下抽出,观察比较黑板擦落地的水平位移,现象明显,学生兴趣高,再趁机引出抽取速度与落地位移关系的探索,并回归到理论分析与证明。
高中物理教学任重而道远,要把握好课改中“神”与教学实践中“形”的统一。“学海无涯”,“教海”亦“无涯”,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要持之以恒地摸索、探讨和创新,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新”这一最高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刘泰兴.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和方法探究[J].新课程学习,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