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家长和学生一起走进初中生物教学

2016-05-06林艾芳

中学生物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生物家长

林艾芳

人们习惯把初中的各个学科分为主科和副科,初中的生物学科无疑被列为副科之一,所受的关注度很低。更为糟糕的是很多学生家长也不了解生物学,大多认为学生物没有多大用处,只要在临近考试的时候背一背就行了。因此,如何把生物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既能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又能让家长也了解初中的生物学科?为此,笔者尝试着让家长与学生一起走进初中生物教学,为家长和学生创造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

1 课前

1.1 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

生物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教学方式常以实践活动为主,其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前做一些准备。如北师大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的第四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里,有学生常常混淆的知识点。为了能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教师对教材中的实践活动进行了处理,要求家长课前与学生一起到菜市场购买相关的食品,如桔子、苹果、西红柿、烤翅、鸡爪等。学生把与家长共同准备的食品带入课堂后,通过边观察边品尝食品的方式,直观感受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则还要由器官构成的系统才能构成完整的动物体。

这样的教学不单纯停留在课堂完成教学目标上,而是让家长和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学科同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学到了“活”的知识,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除了这个案例外,以下的这些教学活动(表1)也可采用让家长参与准备的教学方法(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1.2 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课前互动活动

家长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积累的各种生活体验都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一资源,避免课堂教学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如讲授“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课程时,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变得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学中让家长参与互动,从家庭日常的饮食习惯入手,分析各种食品含有的营养成分以及使营养更加全面与均衡再搭配方式;同时,列举曾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有前期的互动和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更加踊跃,气氛也更加热烈,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除了这个案例外,以下的这些教学活动(表2)也可采用让家长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例)。

2 课堂:让家长走进课堂,参与课堂学习

利用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的机会,让家长亲自走进生物学科的教学课堂中,真正了解到生物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生物学其实不是考前背一背就行了,它是一门自然科学,源自生活、用于生活,是与生活实践联系特别紧密的学科。当然,在课程选择方面,最好是选择课前家长有与学生共同参与准备活动或互动的课程。通过课前的参与,再加上课堂的听课,家长能比较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哪些方面掌握得较好、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教师是如何要求的以及应该如何改进等。这样同时也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014年,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期间,笔者开设一节“探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的课。由于学生没有参与过农作物耕种,对种子的萌发过程没有感性的认识,而大部分家长都有农作物耕种的经历。所以,让家长参与课前的活动,用自己的耕种经历给自己的孩子讲解,让学生了解到种子萌发为什么必需要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而不是仅仅是土壤和光。这种通过课前的准备和互动,然后再结合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最后再经教师点拨,可以轻松地突破多个变量多组对照的实验设置的教学难点,不但增进了家长对生物探究活动的理解,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最后笔者选用了这样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同学们,在老师眼里,你们是一粒粒的种子,更是父母心里的一粒无比珍贵的种子。在家里,父母会鼓励你或批评你,在学校,老师会教育你、帮助你,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你们快点萌发,茁壮成长;希望你们像种子一样勇敢的面对人生,迎接风雨的考验,积极向上地生活。谢谢大家!”这样使情感进一步升华,家校教育的合力进一步加强,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生物教学中,让家长真正了解到生物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过程。

3 课后——设计亲子互动作业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亲子互动作业时,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家长主要起辅助和督促作用;注重与前面所讲述到的课前、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的作业观,既体现互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又体现自主性、生活性和适量性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亲子互动作业也是家庭教育经验分享的一个平台,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欢迎。如,学习了“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后,因势利导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父母的健康状况和身体需要,为他们设计一份营养食谱,且亲自烹调,并请父母品尝;还必须向父母介绍其中的原理,请父母做出评价”。这样的互动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而且还可以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圆满地实现了本节课生物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还有,“人的生殖和发育”和学生的出生、成长密切相关,若能让家长参与进来则再好不过。根据初中学生热衷于评价他人和关注他人对自己评价的特点,笔者布置了一个对家长进行访谈的作业,设置胚胎发育的过程和分娩的相关问题:

① 怀孕初期,妈妈的身体有什么反应?

② 孕期多长?妈妈怀孕期间的体重变化?分娩后什么时候身体才恢复?

③ 妈妈的分娩方式是顺产,还是剖宫产?

④ 胎盘是和我一起出来吗?肚脐是脐带掉落后留下的痕迹吗?

⑤ 整个孕期中,妈妈的生活有何不便?

⑥ 请描述您第一眼见到我时的感受。

通过以上的访谈,使学生了解母亲的“孕事”和感受,加强亲子交流与沟通,加强了学生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使学生感受到家长“生育难,养育更加不易”,使学生认识到双亲无时不刻的关注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加深感恩父母的情感,进一步拉近了家长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尽快度过青春叛逆期,又一次完美实现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再如,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的影响。发霉现象是十分常见的,家长也知道在什么季节、什么气候条件下物品容易发霉,为防止发霉该如何处理相关的物品。因此在没分发实验报告单时,先让家长与学生做实验,不管成功与否都把实验结果带到课堂来。教师再通过课堂讲解“探究实验的单一变量和设置对照原则”,课后再让学生带着实验报告单回家与家长再次合作完成本探究实验。这样通过课前的准备、互动活动以及课后的亲子合作探究活动,不但使家长与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与意义,还让家长知道生物知识的形成是离不开生活的,初中生物探究活动很多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

总之,通过以上的方式,努力让家长和学生一起走进初中生物教学,让家长与学生把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了从生物到生活,从生活到社会的跨越。学生会把在生物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也会用生物学知识参与社会活动,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展现聪明和智慧。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生物家长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我心中的好家长
第12话 完美生物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