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西部发展异砧嫁接红松坚果林存在问题与建议
2016-05-06王薇娜曲喜凤
王薇娜++曲喜凤
[摘 要]黑龙江省西部是我省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为发展当地经济林建设,近些年引进了以樟子松为砧木的嫁接红松,初期看效果较好。为更好地发展这一经济树种,作者对红松、樟子松树种特性、异砧嫁接存在的问题及生态环境差异等进行分析,并对未来长久良种地发展这一项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红松;异砧嫁接;问题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S79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20-01
1 红松和樟子松的生物学特性
红松,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长白山林区天然林中主要的森林组成树种,红松自然分布区,大致与长白山、小兴安岭山系所蔓延的范围相一致。红松是典型的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树种,喜好温凉湿润的气候、土层深厚、肥沃、排水和通气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天然红松需生长80年后方开始结实,人工红松大约30年开始结实。红松雄球花一般在6月初形成,雌球花一般在6月10日左右形成,红松是当年受粉,翌年春天受精,9月中旬种子成熟,成熟期约15个月。天然林红松产果期一般在80年,人工林红松一般在20年开始结果到81年进入过熟林,结果期在60年。红松结实3年一小丰,5年一大丰。
樟子松,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北部海拔400-1 000米的山地。樟子松分布区的气候夏凉冬冷,年平均值0-6℃,极端最低温达-40—- 5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樟子松为阳性树种,根系非常发达,具有耐旱、耐寒,抗风等特性。喜光耐寒,又耐干燥瘠薄的土壤,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黑钙土壤上均能生长。一般15年生开始结实,25年普遍结实,丰歉年明显,丰年间隔2-4年,花期5-6月,球果第2年9-10月成熟。
2 同砧和异砧嫁接红松进展情况和前景
红松是果材兼用的树种,发展红松对于调整单一传统的林业结构,改变农村经济落后面貌,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同砧嫁接红松建立坚果园,是一个成熟的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前瞻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通过选优技术,实施优良无性系的红松同砧嫁接,实现红松提前结实和增加产量与提高质量。
异砧(樟子松)嫁接红松试验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查阅网上资料显示,全国到2006年底推广近8000亩,这个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最多也超不过15000亩。异砧嫁接,首先砧木和接穗要有较高的亲和性,才能保证嫁接成活;其次砧木与接穗的生物学特性要互补。红松主要优点是木材质量好,果材兼用,综合经济价值高;缺点是对立地条件要求较高,早期生长慢。樟子松是早期生长较快树种,抗性强,耐旱,耐瘠薄。樟子松嫁接红松从理论角度看,克服了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高的固有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了樟子松抗旱耐瘠薄的特性。但从科研和生产实践看,樟子松嫁接红松有成功亦有失败,标 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提倡樟子松嫁接红松,建立红松无性系种子园大多数都已失败告终。
3 在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发展异砧嫁接红松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排斥问题
樟子松嫁接红松的亲和力在嫁接最初几年表现还可以,樟子松嫁接红松5—10年后这种不亲合现象逐渐显现出来,表现为嫁接口处流脂、“大小脚”、梳状分离等异体排斥作用,严重的使接穗生长部分被砧木树体挤出而枯死。还存在不明原因的单株或小面积枯死问题。
3.2 生长速度不同问题
樟子松和红松,不论在早期还是在中、晚期,它们的生长速度是不同的。嫁接成活的植株生物量大于同期本砧嫁接植株的生物量的1至几倍,营养生长旺盛影响繁殖生长,这也是普遍公认的事实。现象之一:樟子松嫁接红松,由于春季是红松生长旺盛时期,红松主枝生长过快,而根部的樟子松供应的水份和养份满足不了红松生长需求,加之,春季风大气躁,致使主生长枝侧倒或枯萎。现象之二:“大小脚”问题。
3.3 寿命不一致问题
天然红松寿命长达300—400年,在生长条件适宜的地方,寿命长达500年左右,人工林红松主伐年龄81年;天然樟子松寿命一般年龄达 150 — 200 年,有的可达 250 年,人工林樟子松主伐年龄41年。
樟子松寿命是红松的一半,人工营造的樟子松树龄到50年就进入过熟林,其根、枝、干部早已开始老化,甚至枯死。不难看出,对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影响非常大。
3.4 红松生长环境不适宜问题
营建樟子松嫁接红松林的培育目标是红松果林和红松用材林,红松结果、成材有其必要的条件。如果把樟子松嫁接红松栽植在不适合的立地条件下,樟子松嫁接红松将不能成树、成材、成林,还可将导致樟子松嫁接红松落花、落果、空粒和瘪粒。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气候环境恶劣,大于10度的有效积温2716度,无霜期130天,日照2786小时,“十年九旱”,平均年降雨量为150—350毫米,且不均衡。
红松对空气湿度要求很高,适宜在空气相对湿度60%—90%的温凉湿润气候下生长,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的气候条件下很难长时间生存。如果把异砧嫁接的红松栽植在土壤瘠薄、土壤缺水、空气干燥、冬春风大、少雨雪的、空旷的山上或沙地上,即使部分树能成活,也难成树,更难成林;即使前几年能成活,后几年也未果;即使结塔,也难结果。
3.5 极限气候现象频发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极限气候现象(如旱灾、暖冬、冷冬、早霜、晚霜、冰雹、洪涝等)频发,特别是暖冬和干旱对引进的红松和异砧嫁接的红松都是致命的灾难,将造成部分或全部红松损伤或死亡。
4 黑龙江省西部发展异砧嫁接红松坚果的几点建议
4.1 稳妥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造林。樟子松嫁接红松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尚未得出实验结论之前,应在各个地类、各个区域继续进行小面积试验研究,不能盲目发展,大面积发展。不能片面的看、片面的听,不能靠冲动和热情,违背科学和自然规律大干快上樟子松嫁接红松这个项目。
4.2 全面认识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在宣传报道上要客观、真实。向干部和群众宣传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意义,实施樟子松嫁接红松的条件、技术、资源和前景,以及发展樟子松嫁接红松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不要用几个点、少量的樟子松嫁接红松短期试验成果代表其他大部分樟子松嫁接红松、代表樟子松嫁接红松后期进展趋势。不能夸大樟子松嫁接红松的适应性、适宜性和后期的成林、成材、结实的预期,更不能夸大樟子松嫁接红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多高。
4.3 积极稳健发展异砧嫁接红松苗木。树木嫁接技术是一个成熟的技术,嫁接技术较易掌握,易于普及。应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国有苗圃、林场苗圃和其他有实力的实体单位培育异砧嫁接红松苗木,降低苗木成本,但也不能盲目的大发展,要靠政府调控,要靠市场调节。
4.4 停止或少搞樟子松成林嫁接改造红松。在樟子松幼林上搞改造嫁接,对于嫁接未成活的樟子松生长点遭到破坏,将使这些嫁接未成活的樟子松无法成林、成材。因此,应当把涡风向阳的樟子松地块改建红松,其他的地理位置不宜把樟子松改建红松。
4.5 切实做好异砧嫁接红松林营建各个环节的管理。
营建红松果林最主要的是异砧嫁接红松造林的成活问题,其次是红松结实,红松对立地条件要求很严格,如果在其自然分布区之外进行规模生产,使红松成活、成材、结实,必须进行科学试验,精心培育,规范经营,扎扎实实做好适生立地环境的选择、结实型优树的选择、嫁接后树木管理、越冬及土壤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