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体随音乐节奏而动
2016-05-06
不久前,研究人员提出了音乐疗法的另一种机制。科学家指出,每10秒钟重复循环节律的舒缓音乐可令倾听者的大脑获得平静和放松,这是因为舒缓音乐的节律正好与大脑向心脏发送调节血压信号的节奏合拍。例如,威尔第的音乐、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慢节奏旋律,以及普契尼的歌剧巨作《图兰朵》中,都不乏这样以“10秒”为重复周期的韵律。对音乐节律的进一步研究显然可以打消一些人对音乐具有真正治疗作用的疑虑。
美国肿瘤学家米切尔·盖纳说:“在我看来,人体也可以比作一件乐器,就像你需要对一把吉他或一架钢琴进行调音一样,你也必须对你的身体的节奏进行调整。”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比如,在病人的化疗过程中,他就结合了冥想吟诵和其他一些音乐或声音疗法。
盖纳的做法也许与大多数医疗方法有些格格不入,但毫无疑问的是,他的做法正是“音乐疗法”新潮流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医疗中心开始引入音乐疗法。虽然一些人想要获得音乐为什么能治病的有力证据,但盖纳认为那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现代医学需要进一步发掘音乐疗法的潜力。
超高频声音与超低频声音
超高频或超低频的声音都具有强大的威力,如频率超过2万赫兹的超声波,可引发身体不适和恶心等。但尽管如此,超高频的声音对人类还是有许多潜在用途的。
2014年,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将超声波作用于自愿者的大脑皮层,然后观察这部分大脑对来自手部感觉信息的处理情况,结果发现,自愿者的触觉变得更加敏感。研究小组认为,超声波刺激改变了大脑特定区域神经元抑制与激发的平衡。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改变大脑中小范围内的神经活动。
而在声谱的另一端,低于20赫兹的超低频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但低频声音同样会给人带来不适,让人感觉浑身不自在,同时产生紧张感和恐惧感。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理查德·威士曼指出,一些“闹鬼”的宅子可能与这种被称为次声的低频声音相关,地震和风暴也会让动物和人类产生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是因为地震和风暴都会产生次声。另外,威士曼还指出,一些教堂中的乐器发出的高强度次声让人产生强烈宗教体验的事件也时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