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石梵像

2016-05-06胡国强

读者欣赏 2016年5期
关键词:璎珞袈裟北齐

胡国强

修德寺遗址在河北省曲阳县城垣外西南方向,北面百米以外是护城河,与城内北岳庙德宁殿遥遥相对。寺庙只保留有一座宋代砖塔,坐落在遗址的南面。近年,在砖塔地宫曾出土舍利塔下铭1件,根据铭文推测隋仁寿年间修德寺前身为恒岳寺,隋以前多兴木塔,宋代在此地建修德寺砖塔时,将恒岳寺舍利塔下铭移入砖塔下。现在北岳庙德宁殿的建筑梁架为冗时所造,而殿平面图和石柱础等都是宋以前的样式,宋代在恒岳寺原址修建起来的佛教寺院改名为修德寺,或许是出于与北岳庙相区别。

1953年秋,当地农民唐文狗在修德寺遗址自己家里挖地窖时,无意中挖出很多古代石像,当时县文教科将此事报告给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后经过发掘,在距寺庙遗址表面约2米深的地方发现宋代(或更早)寺庙遗址。石像藏坑有甲、乙两个,开口在宋代遗址以下。甲坑为方形,正南正北方向,南北长25米,东西宽26米。在坑深1.8至2.6米之处,掘出残石造像2000多件。乙坑出土的造像很少,仅得石佛身1件和石佛座3个。发掘物以白石为主,其中还有很少的砂石和红陶造像。

两魏造像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的多件砂石造像中没有一件带有纪年铭,从造像风格分析多为北魏中期前后的作品。曲阳白石纪年造像最早有北魏神龟三年(502年)和正光元年(520年)等多件,推测曲阳白石造像大致产生于此年代前后。曲阳白石造像与早期砂石造像没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却与当时流行于河北地区的金铜佛造像关系较为密切。

北魏末期至东魏时期的佛像基本样式是佛像肉髻较高,发髻有水涡纹和光素两种,佛像面庞清癯消瘦,身躯瘦小并被厚厚的双层袈裟包裹着,袈裟两端覆双肩垂下,右端绕腹搭在左手臂上,露出贴身斜穿僧衹支,胸前系长带垂下。肩部和腹部雕刻三角形或圆弧形隐起纹,坐佛衣摆满覆座前,摆端外侈褶纹曲折反复。东魏中期以后佛像双颊丰满起来,双钩阴线衣纹逐渐替代三角隐起纹,袈裟贴体,摆端褶皱也较前期疏朗一些。

北魏晚期至东魏中期的菩萨脸形消瘦,头戴方形宝冠,有三叶形和方柱型两种,冠一般较小并顶在头上,发髻挽在冠内,冠顶刻冠梁,没有宝缯。柱形冠还在正面或两侧雕刻同心圆。东魏晚期流行三叶花蔓冠,特点是略呈圆形,罩住头顶,冠顶不刻冠梁,宝缯在两侧扎结成扇形垂下。两魏时期帔帛多具层次感,两侧外搭在肘臂上,再折回下垂至莲座两侧,底部散开曲折褶皱,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效果。早期帔帛两端在身前不交叉,直接下垂至膝上折绕肘臂垂下。这种样式很快被两端在腹前交叉绕膝呈双弧形上折的样式所取代。至东魏晚期帔帛多在腹前穿壁,也出现有在腹前结纽的样式。兴和三年(541年)乐零秀造观世音像是出土文物中穿壁样式最早的纪年作品,但非常特别的是帔帛两端穿壁交叉后不是折向对面,而是又折回原向肘臂垂下,这种样式只此一例,说明穿壁式帔帛样式在曲阳这一时期还尚未发展成熟。

北齐造像

曲阳白石造像经过前期的发展,至北齐年间造像数量剧增,在造型与风格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服饰逐渐趋于简化,开始强调肌体形态的表现,双身造像、一铺多尊造像大量出现更具时代特色。以透雕缠龙菩提树作为背屏,主尊用接近圆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和完全的圆雕造像与像座插合组装在一起的形式也是这一时期新流行的样式。造像基座装饰图案的样式更加普及,不仅有的正面雕刻化生童子托博山炉、护法狮、力士像等,而且有的侧面也雕刻伎乐、神王等图案。主尊莲座两侧长茎莲台上立胁侍、背屏顶部二飞天手托宝塔等新造型,可能与南朝或山东青州等地造像影响有关。

佛像一般头形较圆,肉髻低平,甚至有些肉髻下缘界限都不十分明显,到头浑然成为一体。肌体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般多强调躯体的质感,并不凸显身体肌肉力量。前期单一的袈裟披裹样式被打破,上衣外覆型袈裟出现圆垂领式、袒右式等样式。所谓圆垂领式袈裟,即袈裟覆肩右端绕胸搭在左肩上。中衣外露型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样式,最常见的是上衣按袒右式袈裟进行披裹,露出覆右肩顺胸垂下的中衣。坐像摆端半悬垂座前,逐渐向上成为圆弧形纹平覆座面。这一时期流行的佛像,除释迦佛、弥勒佛以外,造像发愿文中又出现无量寿佛和弥陀佛等新品种,释迦多宝双佛像依旧很流行。北齐天宝六年(599年)李神景造无量寿佛坐像是北齐早期的一件作品,造像虽然残缺,但仍能辨识出透雕的龙树背屏以及左右胁侍和前面跪拜的两个供养人。主尊镂空圆雕,身披圆垂领双层袈裟,双阴线勾勒衣纹,衣纹自然流畅。摆端虽然悬垂座前,但明显变窄了很多,虽然也雕成回曲褶皱样式,但比前期简洁舒朗。

隋唐造像

隋初造像基本上延续了北齐晚期造像的样式,隋中期以后在吸收其他地区造像营养的基础上,将造像水平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唐代造像数量多,纪年造像却很少,由于特点鲜明,时代风格并不难掌握。总体来说,隋唐时期圆雕造像多,品种齐全,精美之品大量出现是区别以往的最大特点。

隋代佛像由圆形脸逐渐向长方脸过渡,肉髻低平或不刻肉髻下缘线,胸肌平缓逐渐变为丰满突起,身体修长,讲求衣纹贴体并透出躯体自然曲线变化是这一时期创作的审美趋向。手印与前期造像相比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佛坐像多为左足压在右腿之上,与过去的右足压左腿的坐姿形成对照。圆垂领式袈裟和袒右式袈裟继续流行,新出现一种用绳固定袈裟的样式,即在左肩缝制圆形绳襻,与下角内里钩襻绳索相系固定。袈裟下角用绳索固定后翻下形成扇状装饰,扇角张开较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但表现服饰的垂坠感略显不足,显得并不十分自然。隋代中衣外露的样式也较前期增多,其中有中衣覆右肩缠臂的北齐时期就流行的老样式,也有直接从胸前掖进上衣中和从背后缠绕右臂垂下等新的样式。

隋代背屏式单身菩萨立像、双身菩萨立像多为小型造像,而且雕刻也越来越趋向简化。菩萨多头戴三叶宝冠,冠侧宝缯扇形花结极为简化或不再表现,圆形脸平雕五官,肩部圆形发卡也极少出现。帔帛多保留北齐晚期的旧样式,一种上下双弧形新的帔帛缠绕方式出现在隋早期,样式为帔帛一端绕腹、一端绕膝后,两端均缠绕对面肘臂垂下。菩萨佩带璎珞样式也较前期增多,有绕项中间垂下一绺或从左肩至右腋斜挎胸前等样式。裙褶较为简单,上下呈桶状。莲座多为圆形覆莲瓣平贴座面,并且保留前期背屏后面装饰插屏座和莲座背面不雕刻莲瓣的样式。与这种逐渐简化的小型背屏式菩萨立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型圆雕繁缛精美的菩萨立像,其中有的袒裸上身,珍珠宝石项圈装饰胸前,肩挎上下双弧式帔帛,帔帛褶皱自然流畅,身体披X形圆璧长璎珞,璎珞雕刻细腻华丽精美,下着长裙,裙腰外翻,纹褶相叠,两缕璎珞挂在裙腰两侧,一条玉带从腹部顺两腿之间垂下。整尊造像珠光宝气,雕刻精美,虽然首、臂、足残缺,仍然显得气派非凡,堪称中国的维纳斯。

唐代佛像肉髻相对较高,身躯健壮,追求肌肉的饱满。佛像袈裟有的贴身透体轻薄如纱,有的又质感十足厚如棉衣。袒右式袈裟与右肩半披式袈裟等样式依然流行。袈裟左肩缝制方贴固定右端袈裟的做法,继承了隋代样式,但又与隋代圆形纽襻有所不同,下翻扇形衣角自然舒展,也比隋代作品更加写实。表现中衣的方法更加多样,除了覆肩顺胸下垂缠臂样式外,有的就像一条帛带一样从右肩一直垂落下来,有的坐像中衣从背后抻出一角,缠臂后垂至座侧。坐像衣摆多中间长长地悬垂于座前,与两侧袈裟下摆组成倒山字形。

唐代菩萨像均为圆雕作品,身体各部位比例准确,一般多在颈部刻出三道,姿态优美,重心落在右腿上,呈丁字步前后站立,显得非常高雅富贵,有时还双手搭在腹前,举止优雅大方。帔帛挎肩后从身体两侧飘下,佩戴项饰,斜披珞腋,下身穿长裙,多紧裹双腿,高裙腰外翻,装饰数组圆弧纹,并用璎珞做一些装饰,着意表现的是饱满厚实的造像躯体,雕刻艺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白石菩萨左手臂 隋 残长27.5厘米

菩萨左手臂,腕戴钏,手中持物仅剩净瓶头,手臂厚实丰满,雕刻细腻写实。按照手掌与身高1:10的比例推算,此像身高大约在1.90米左右。

白石透雕背屏残块 北齐 高35.5厘米

背屏残块透雕扇形菩提树叶。内侧雕刻菩萨、化生童子和吉祥鸟。外侧有飞天帛带飘动,穿梭飞舞。上面三尊托举宝物,双腿向后弯曲,最下一尊反身而坐,双手托物。

白石思惟菩萨像 唐 残高25厘米

菩萨头残缺,颈刻三道,发辫覆肩。胸肌饱满,佩戴项饰、臂穿,斜披珞腋,帔帛挎腰搭双肩从体侧垂下。右手抚膝,右臂弯曲向上,左舒相坐。裙摆悬垂束腰座前。

白石赵田姜造佛坐像 北齐武平四年(573年) 残高25.4厘米

佛圆形头,身披袒右式袈裟,衣褶简洁,结跏趺坐镂空尖拱额龛中,袈裟下摆平铺圆座上。龙树两侧为胁侍弟子和菩萨,菩萨大部分已经残缺。基座前雕刻博山炉、护法狮和力士像。

白石菩萨立像 隋 残高77厘米

菩萨头部残缺,身披结纽式帔帛,帔帛下端折成锐角上翻,佩带X形圆璧璎珞,圆璧用串珠与锁佩相连,下挂三组长短串珠流苏,显得十分华丽。下身着裙,裙腰外翻,赤足立圆座上,座下呈锥形。

白石刘仰造双观音立像

北齐太宁二年(324年) 高54.5厘米

二菩萨头戴三叶宝冠,发髻垂肩,系圆形发卡,肩披帔帛,内着僧衹支。右侧菩萨反向斜穿僧衹支,与左侧菩萨对称。均外手上举持莲蕾,内手握玉环。背屏顶部浮雕二飞天托塔,背面底部雕半圆形插屏座。

白石张买德造佛坐像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 高25.4厘米

佛肉髻有残,前额下凹,脸瘦长,下颌内收。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赭色画僧衹支。双手相叠,掌心向内,结跏趺坐,右足压左腿。

白石菩萨像 隋 残高18.5厘米

菩萨头戴花蔓冠,冠叶被透雕成孔,样式较为少见,脑后钻有二圆插孔,可插接头光。面庞圆润丰满,眉骨中间刻阴线,颈前伸略长。身披帔帛,佩戴项饰璎珞,装束华丽。尚有金彩、红彩等残迹附着在身体之上。

白石佛立像 东魏 残高56厘米

佛发髻中分,长圆脸,下颌略收,施无畏与愿印。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束帛带僧衹支,立圆形莲座上。背屏背面插座雕成莲花形。

白石苏丰洛造菩萨立像 东魏武定二年(544年) 高35.7厘米

菩萨圆形脸,头戴三叶宝冠,圆形发卡将两侧发辫固定于肩并卷曲垂下,两条束带垂至体侧。袒胸佩戴项饰,挎穿璧式帔帛。右手上举持莲蕾,左手下垂握玉环。下身着裙,跣足立圆形莲座上。光素背屏,背面有半圆形插座。

白石赵道成造释迦多宝佛像 东魏兴和三年(541年) 残高20厘米

二佛长圆脸,发髻光素,肉髻较高,均施无畏与愿印。身披双层袈裟,领口较低,内着僧衹支,上束帛带。结跏趺坐,右足压左腿上。袈裟裙摆悬垂须弥座前。

白石邸唅妃造双思惟菩萨像 北齐天统三年(567年) 残高40.5厘米

主尊菩萨头戴花蔓冠,昂首含胸,半跏趺坐,左右对称。衣褶极简,腿部有双钩阴线,裙边刻一条单线。菩提树背屏前接抱厦佛龛,胁侍菩萨一帔帛在腹前结纽,一帔帛顺体侧垂下。

白石张苌仁造双坐像

隋开皇二十年(600年) 高28厘米

二像均头戴宝冠,宝缯垂肩,右手持莲蕾,身披袈裟,内着僧衹支,结跏趺坐。背屏光素,中间镂空。

白石菩萨立像 唐 残高23厘米

菩萨胸肌饱满,体量厚实。佩戴项饰,披珞腋,肩挎帔帛,斜挂长璎珞,下身着长裙。

猜你喜欢

璎珞袈裟北齐
离婚吧,霍先生
离婚吧,霍先生
璎珞:聚八方珍宝,饰流光仙裳
一串红璎珞
《陆孝昇墓志》考释
《龙藏寺碑》艺术风格浅析
北齐文林馆考证及其对北齐文学的贡献
袈裟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北齐长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