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学本真 实现高效课堂
2016-05-06高有银
高有银
[摘 要]美术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是美术教学真正的归属。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植根于生活,利用创造环境、丰富教学内容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发现美,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美术 本真 生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5-053
艺术源于生活,更是升华了的生活,所有创作的灵感都离不开客观存在的现实世界。小学美术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教师不能过分侧重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应回归美术教学的本真,用生活中的事物引领学生走进美术的世界。这样不仅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而且可以释放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大有裨益。那么如何回归美术教学的本真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拓展到生活的领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直观的生活中写意自己的美术世界,感受生活中的美。
例如,在《留住秋天》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去户外,感受秋天里枯黄的落叶、明净而高远的天空、清静的庭院和清澈的河水。自然给予我们真正的美术,教师应用自己艺术化的语言去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秋天中典型的景物。只有将学生创作的灵感激发出来,才能让学生创作出真实的作品。秋天的美、和谐的师生关系,再加上课堂内容的延伸,会使美术课堂变得更具生活内涵,更符合学生的心理趋向。教师带领学生畅游秋天的原野时,要不断启发学生用心感受大自然,画出自己眼中的秋天。在构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细致地把秋天的典型特征描绘出来。唯有这样的作品,才算是真正的美术作品。
因此,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大有裨益。
二、创造生活环境,提高学生绘画能力
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要使美术教学真正回归本真,教师必须创造生活化的美术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班级环境中做一点尝试。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图画,或者将一些具有新意的艺术创作挂在教室的墙壁上。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中适当添加一些装饰材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例如,在《美丽家园》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展“为自己美好的家园拍照片”的活动。学生在照片的印记下,画出自己真实的家园,并将这些图画展示在教室中,看看谁把自己的家园画得更漂亮。教师要在构图上和绘画语言的表现上给学生加以指导。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开展“找焦点”的游戏:“老师这里有一张空泛的图片,谁能移动课件中的取景框,帮我找到最合适的视觉焦点?”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较作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我这里有两张作品,你们说一说,哪一个作品更好,为什么? (两个作品:一张画只是简单的平涂;另一张进行深入刻画,有明显的对比)”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了色彩冷暖、明暗深浅以及空间前后和线条轻重等知识。
环境与美术教学密不可分。只有在一定的视觉环境的冲击下,学生才会产生创作的欲望,其所创作的美术作品才会更加真实,美术教学效率才能得以提升。
三、选择美术材料,拓宽创作途径
不同的美术材料决定了美术作品的特色不尽相同。回归美术教学本真的创作,需要采用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学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进行绘画创作。这样既丰富了美术作品的类型,又能使学生学习到不同的创作技巧。
例如,在《废物新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自己制作的一个小作品,让学生观察它的制作材料。学生都很吃惊地发现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的废弃物品,但是制作出来的作品却非常漂亮。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美术不是遥及可及的东西,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美术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废弃的物品进行分类,促使学生掌握每一类材料的制作方法,拓展学生创作的路径。这样的创作,才是回归美术教学本真的创作,才是融合学生个体智慧的创作。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合理利用有益的废弃材料进行大胆的创作,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美好品质。
总之,回归本真的美术教学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满足解放儿童天性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精神品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从各个方面将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
(责编 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