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企业发展中的新思路
2016-05-06陈兆芳
陈兆芳
摘 要:企业文化要与民族文化相融合,才能在华夏大地披荆斩棘、生存发展。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历史文化的传承,5000年的文化塑造了亿万华夏儿女的灵魂,在无数次的历史大融合中,汉民族用文化统一了各民族,形成了判断是非的标准。企业文化是统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人的思想。辽宁万力叉车有限公司用文化塑造人、改变人,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求大同存小异,在求同、求变、求和的创新发展道路上前行。
关键词:人文 民族 文化 创新 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能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凝聚向心力,为企业提供后劲,是现代化企业生存的法宝。我国是有着5000年文明的古国,这优秀的历史铸就了中华的魂,5000年文化的延绵造就了这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作模式和行为标准。求大同存小异是人们对不同要求时做的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将企业所有员工引向求大同的大道上来。
一、思想观念一致带动新产品更新换代
辽宁万力叉车有限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民营有限公司,是在老企业锦州叉车厂改制成立的,专业生产叉车也有30多年。时代的进步,一些老的设计不能适应市场,必须加快产品升级换代。设计不完善的老产品必须向低碳、人性化的新产品跨越。公司召开研发人员,老工人、老技师座谈会,强调企业是大家的企业,满足用户需求,才能打开市场。思想统一了,新产品很快便研制成功。
技术人员用很短的时间完成了老产品的改装设计,同时研发成功2吨、3吨电瓶叉车。实现了锦州叉车全部产品的更新换代。新研制的2.5吨电瓶叉车和7吨内燃叉车的成功研发填补了锦州工程设计的空白,新型产品蓄电瓶叉车凭借其低碳、环保及人性化设计等诸多优势在叉车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新型叉车将时尚元素融入设计当中,它的性价比更高,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对广大用户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新开发1-3吨电瓶叉车、电动托盘堆垛车、电动托盘搬动车及手动托盘搬运车和1-3吨军车叉车。其中CPC2B、CPC3B内燃平衡重式叉车获得了国家工程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械工业部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试验场颁发的一等品证书。辽宁万力叉车曾多次进入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评定的《中国机械 500 强》叉车 10 强之列。
二、新产品带动新市场重树品牌效应
(一)树立真心做人的发展观念
人是社会的细胞,员工的想法及行为因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让员工有统一的行为就要确立一个观念-真心做人。公司以诚信立足,以销售为龙头,技术开发为先锋,生产安全为后盾,人事办公室为保障,各部门衔接协调,统一号令,提高生产力,生产效益也有很大的提高。
(二)树立精心做事的管理模式
企业文化从经营治理的每一个环节抓起,员工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进而部署更高层次的投资产品、营销等发展战略,抢抓企业市场机遇,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公司在注重产品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时刻不忘企业内部流程的创新与改革,公司对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的工时测算、工序衔接、设备保护、制造成本、财务成本、销售运营成本、劳动纪律、人事管理、现场管理等都进行了认真考核,并不断地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公司更注重员工素质的培养。公司逐步建立一套各司其职、各自负责、酬适其效的科学用人机制,并且打破学历和资历,随时招聘有用人才。在吸纳人才、尊重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员工素质的提高,这种提高不单纯是技能提高,更主要是文化思想素质的提高。建立一支优秀的团队,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三)品牌意识在文化中的体现
2005年公司注册自己的品牌“万力杰”,为让品牌站得住叫得响,公司各个部门严把质量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增强了企业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企业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技术不断进步,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竞争也有很大提高。积极应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促进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升级。用文化提高产品档次,包括零部件的设计和可靠性,不合格配件不入厂。为树立品牌,员工不断提高制造细节上的质量把握。品牌意识起到非常好的保障作用。
三、企业文化的发展模式
在经济活动中更多注入文化内涵,才能提高产品档次,增强竞争力。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活中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
(一)企业文化要体现时代性
公司领导组织一些社会活动,请国资委党群处领导为企业所有党员讲党课;“七一”前夕组织新老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到烈士陵园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言,通过党课和考卷形式增加对党的基础知识了解;迎接建党86周年,在锦州电视台做了一期党风建设采访节目;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市“松山杯”迎接十七大理论知识电视竞赛获得了优秀奖。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企业资助协办了由锦州日报社、锦州市作家协会主办的“锦州万力叉车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彰显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相融合,体现了时代特征。
(二)企业文化要增强针对性。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常功明率先垂范、励精图治,带领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走向改造发展道路,曾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被企工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报告文学《配重力》就是根据常功明的历程撰写的,收入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的《锦州湾纪事》一书。其中有一段感人的描述:“一位老职工因病住院花销很大,家里没能交起当年的取暖费,找到公司后,党委书记常功明,毅然决定用党费垫上,以解燃眉之急。关心群众疾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常功明所作所为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范。”
常功明凭借超人的智慧和胆量,领导辽宁万力叉车有限公司刷新企业建设史上一项又一项纪录,正是有了这骄人的业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激扬30年》——推动锦州改革创新杰出人物《不信春风唤不回》篇章,详细描述了常功明在企业改制前后的所有成就。这些成绩的背后包含着他对辽宁万力叉车的满腔热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对企业及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名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常功明以他人格的魅力带动万力叉车这艘巨船,在创新发展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三)增强企业文化的实效性
公司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如何促进企业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由生产制造业向服务性行业迈进这一课题,广泛征求离退休职工、在岗人员的意见,查找出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认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后,聘请专业机构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深入论证,逐一制订整改方案,并积极进行整改公关,促进企业发展,完善了企业制度,使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履行社会责任,使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
四、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竞争模式从过去的恶性竞争逐步转向既竞争又合作的新型“竞合”关系,要求企业必须不断融合多元文化、合作文化和共享文化,使企业能够突破看似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社会结构,实现优势互补的资源重组,做到“双赢”乃至“多赢”,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具体体现为:
1.企业文化能凝聚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公司员工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企业文化为企业树立新的风向标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性,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叉车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万力叉车提出“真心做人,精心做事”的企业理念,公司不仅实现了销售的目标,也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标新立异。
3.企业文化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有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员工从潜意识里感受到企业的利益就是职工的利益,企业的利益高于一切,实现企业和职工事业的相互发展。
4.企业文化有助于职工形成共同理念,实现自我约束
企业要规范约束职工的行为趋向合理化,仅靠规章制度和行政手段是不行的。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是规范约束职工行为且能长久地起作用。由于企业文化是员工共同认可的一套价值体系,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员工都曾参与,使企业文化具有一种非行政、非经济的控制功能,引导企业和职工进行自我控制。当这种约束由少数人的自觉性变为多数人的自觉性之后,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无形的精神力量,自然而然地促成企业中的良好风气。
5.企业文化有助于塑造企业的形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成功的企业文化不仅会影响本企业的发展,也会使一个行业朝着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个企业从建立到成长,成为一个行业乃至市场经济中的品牌和象征良好企业文化必不可少。
6.企业文化能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和发展
企业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 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企业文化就好像企业的灵魂,因此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7.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人才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而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职工有一个更好的发挥舞台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企业文化正是职工产生这种归属感的所在。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