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高楼的隧道基坑支护方案研究
2016-05-06李金鑫
李金鑫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湖南 长沙 410008)
紧邻高楼的隧道基坑支护方案研究
李金鑫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湖南 长沙410008)
摘要:普瑞隧道明挖段基坑K1+230~275段紧邻18层楼房,采用了钻孔桩+横撑的结构型式对基坑进行了支护。采用理正深基坑7.0计算软件对基坑支护结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得出基坑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抗倾覆安全系数;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地表位移、排桩位移及内力、第一道横撑的位移及内力,结果表明基坑及高楼均是安全的,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隧道; 基坑; 高楼; 钻孔桩; 横撑; 位移
1工程概况
普瑞隧道K1+230~275段紧邻18层楼房,该段隧道为明挖,明挖基坑深度为13.2 m,宽21.4 m,具体见图1所示。18层楼房距离基坑边仅为5 m。该段围岩从上而下依次为1 m厚填筑土、2 m厚软粘土、4 m厚圆砾层、4 m强风化板岩、中风化板岩。
图1 基坑平面
基坑深度较大且该段围岩稳定性差,选择好的基坑支护型式很关键;18层楼房离基坑的距离仅5 m,基坑开挖之后容易导致高楼产生较大的沉降,从而影响高楼的稳定性。
2基坑的支护型式设计及计算
由于本基坑工程围岩较差且有2 m厚的软粘土,如果采用桩锚支护型式的话,锚索预应力容易损失,且锚索容易侵入到高楼地下车库,从而无法保证基坑及高楼的稳定性;地下连续墙虽然能有效地阻止基坑变形,不过鉴于本项目基坑不是太深,采用地下连续墙会导致造价太高;针对本基坑的特点决定采用钻孔桩+横撑的支护型式,见图2、图3所示,钻孔桩的直径为1.0 m,间距1.3 m,并在地表施做冠梁(截面尺寸为1.0 m×0.8 m),在基坑内部设置3道水平支撑,竖向间距为4 m,第1道支撑为钢筋混凝土(截面尺寸1.0 m×0.8 m,每隔7 m布置1道),其余2道水平支撑为钢管(钢管直径为609 mm,壁厚12 mm,每隔3.9 m布置1道);在基坑外侧设置高压旋喷桩,旋喷桩的直径为0.8 m,按间距1.3 m布置。
隧道结构断面见图4所示,钻孔桩与旋喷桩的布置关系见图5所示。
图2 支护立面(单位: cm)
图3 基坑支护平面
图4 隧道断面(单位: m)
图5 钻孔桩与旋喷桩(单位: m)
为了确保基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不影响高楼安全,采用理正深基坑7.0计算软件进行本段基坑结构左侧(高楼所在的那一侧)进行计算,计算模型见图6所示,受高楼的影响,地表超载值取P=20 kN/m2,超载距离基坑5 m。计算内容有: ①地表沉降计算,见图7所示; ②整体稳定计算,见图8所示; ③抗倾覆稳定计算; ④抗隆起验算,见图9所示。
图6 计算模型(单位: m)
图7 地表沉降
图8 整体稳定性计算模型(单位: m)
图9 抗隆起计算模型(单位: m)
1) 地表沉降:从图7中可以看出,离坑边越远地表沉降就越小,最大地表沉降值为2 mm左右,且距离基坑5 m处(18层楼房位置)的地表沉降约为1.1 mm,满足要求。
2) 整体稳定性验算: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0.40 m;应力状态:总应力法,滑裂面数据: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2.347,满足要求。
3) 抗倾覆验算:抗倾覆安全系数:
式中:Mp为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抗倾覆弯矩,对于内支撑支点力由内支撑抗压力决定;对于锚杆或锚索,支点力为锚杆或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值;Ma为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倾覆弯矩。
Ks=1.658,大于1.250,满足规范要求。
4) 抗隆起验算:
经过10多年的发展,INSPIRE相关法令(包括规定)、数据规范、元数据及网络服务、数据与服务共享、空间数据服务和报告监测机制等已在欧洲国家,包括部分亚洲国家普遍采用,19个专家组开发的70多个核心模式已在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各领域得到普遍应用,INSPIRE标准系列的顶层设计经验亦推广到相关国家和区域。
坑底抗隆起按以最下层支点为转动轴心的圆弧条分法计算,结果如下:
Ks=2.585,大于2.200,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满足。
3基坑开挖数值模拟
3.1模型及材料参数
本文采用MIDAS/GTS 数值计算软件对18层高楼附近段的基坑(桩号为K1+245~265)进行开挖数值模拟,为了计算的方便,计算模型横向(X方向)取80 m,竖直方向(Z方向)取30 m,纵向(Y方向)取20 m;边界条件为横向左右固定,竖直方向底部固定,纵向前后固定;18层高楼采用地面超载P=20 kN/m2进行模拟,整体模型见图10所示,钻孔桩+横撑支护结构模型见图11所示。
图10 整体模型
图11 支护结构模型
计算中,冠梁、钻孔桩、水平支撑均采用梁单元来模拟,本构关系为弹性;高楼采用地面超载进行模拟;围岩采用实体单元模拟,本构关系为摩尔-库伦。 材料参数见表1、表2所示。
表1 材料参数表材料单元类型模型类型弹性模量E/(kN·m-2)泊松比ν容重/(kN·m-3)γ饱和粘聚力c/MPa摩擦角φ/(°)填筑土实体单元摩尔库伦130000.3520210.1225软粘土实体单元摩尔库伦860000.321220.330圆砾实体单元弹性2000000.22223——板岩实体单元弹性4200000.22122
表2 结构单元参数表材料单元类型模型类型弹性模量E/(kN·m-2)泊松比ν重量密度/(kN·m-3)厚度或直径/m钻孔桩梁单元弹性298600000.2261.0第1道横撑梁单元弹性297000000.2240.8第2、第3道横撑梁单元弹性1000000000.278.50.6冠梁梁单元弹性298200000.2250.8
3.2开挖流程
具体开挖流程为: ①施做钻孔桩、冠梁、旋喷桩; ②向下开挖2 m然后施做第1道钢筋混凝土横撑; ③继续向下开挖4 m并施做第2道钢支撑; ④继续向下开挖4 m并施做第3道钢支撑; ⑤继续向下开挖3.2 m; ⑥施做隧道衬砌并逐步拆除横撑; ⑦基坑回填。3道横撑的施做见图12所示。
a) 施做第1道横撑b) 施做第2道横撑
c) 施做第3道横撑
3.3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本段基坑开挖后围岩位移变形等值性图,见图13所示。
a) 竖向位移
b) 水平位移
从图中可以看出,基坑开挖后地表发生了沉降,基坑底部向上隆起,而基坑侧壁围岩向内侧发生了变形,具体表现在:基坑两侧地表位移不一样,受高楼的影响,地表左侧位移要比右侧大,高楼处地表最大沉降为1.36 mm;受高楼的影响,基坑左侧水平位移要比右侧大,左侧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左侧壁下部,最大水平位移值为2.22 mm,右侧最大水平位移值同样发生在基坑下部,最大值为1.29 mm。因此,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基坑竖向位移及水平位移均不大,且高楼发生的沉降值也不大,表明基坑和高楼均是安全的。
3.3.2钻孔桩位移及轴力分析
通过计算得出钻孔桩水平位移及轴力图,见图14、图15所示。
图14 钻孔桩水平位移
图15 钻孔桩轴力
从图14中可以看出,受侧壁围岩挤压的影响,钻孔桩发生了变形,且左侧钻孔桩水平位移要比右侧大,最大位移发生下钻孔桩中部,最大值为2.22 mm;从图15中可以看出钻孔桩最大轴力发生在左侧3/5位置处,最大值为589 kN。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钻孔桩位移及轴力均不大,在安全范围之内。
3.3.3横撑位移及弯矩分析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水平横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第1道水平横撑有效地控制地表变形,通过计算得出第1道水平钢筋混凝土横撑的位移及弯矩图,见图16、图17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受左侧高楼的影响,横撑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横撑的左侧,最大值为0.92 mm;弯矩最大值发生在横撑两端,最大值为720 kN·m。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1道横撑的水平位移及弯矩均不大,在安全范围之内。
图16 第1道横撑水平位移
图17 第1道横撑弯矩
4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了钻孔桩+横撑的结构型式对紧邻高楼段的隧道基坑进行了支护,采用理正深基坑7.0对本段设计进行了验算,得出基坑整体稳定性Ks=2.347、抗倾覆安全系数Ks=1.658、抗隆起安全系数Ks=2.585,均比规范值要大,表明基坑支护型式是合理的。并对基坑开挖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地表位移、排桩位移及内力、第1道横撑的位移及内力等,从计算结果中可以得出基坑及高楼都是稳定的,说明钻孔桩+横撑这种结构型式能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另外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建议加强排水工作,对基坑地表位移及侧壁位移进行监控,以便及时了解基坑施工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国彬,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第2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蒋洪胜,侯学渊.基坑开挖对临近软土地铁隧道的影响[J].工业建筑,2002(5):53-56.
[3] 尉希成.支挡结构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4] 李志高,刘国彬,曾远,等.基坑开挖引起下方隧道的变形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3):430-433.
[5] 孙钧,汪炳鉴.地下结构有限单元法解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6] 易震宇,陈骅伟,王璞.寒岭界隧道特大涌水处治工程措施探讨[J].公路工程,2014(1):184-186.
中图分类号:U 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4X(2016)01-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