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杂的李白

2016-05-06刘玉真

作文周刊(教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权贵

刘玉真

提起李白,我们都知道他是“诗仙”,一提到“仙”,我们总会感觉他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李白也有自己的世俗追求,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喊出了千百年来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心声。那么,李白是不是真的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呢?纵观李白的经历,我们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

像其他读书人一样,青年时期的李白对读书做官充满强烈的渴望。在当时,科举是走上仕途的重要途径,有些人认为李白是超越科举制度的,甚至说李白鄙视科举制度,这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源于人们对唐朝科举制度认识的不完善。最近,一篇名为《李白也是乖学生 政治生涯也从科举考试开始》的文章对这个问题作了准确的说明,文章中写道:“据《唐摭言》《唐音癸鉴》等许多唐代典章记载,当时的科举考试实行的‘两条腿走路,一是人们熟知的‘常科,即每年由县、州(府)、道至中央礼部层层考试,有时由皇帝拍板。这种考试内容繁杂,关卡多多,录取的人数极少(每年能进京参考的有七八百人,被录取者仅20人左右),远不能满足泱泱大唐治理国家的需要,才能出众的士子不愿在此蹉跎岁月,而是选择‘制举的形式作为入仕的捷径。制举是唐代主要的科举考试形式,由皇帝不定期下诏选取非常人才,参考者由名人高官直接推荐给皇帝,由皇帝面试后一锤定音。一年可开考数次,人数不限,历史上曾出现万人参加制举考试的盛况。参加制举须有三个重要条件:一是有特别才能,二是有重要人物推荐,三是所具备的特长适合皇帝的口味喜好。李白正是具备了这三点并按章循制而一登‘龙门的。”

很早的时候,李白就开始为这三项条件作准备了。第一项条件需要自身努力,第二个条件就不能仅仅靠自身努力了,这需要结识权贵,巴结权贵。从青年时代起,李白就遍访当时四川的行政长官,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他们的赏识。同时,他还不忘结识那些来他家乡的京城官员。当然,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在岷山隐居时得到广汉太守的看望,这使他名声大噪。李白曾经得到过当时以礼部尚书衔出任益州长史的赏识,他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期待“十年寒窗脱青衿,一朝能为帝王师”。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已经25岁了,他开始不满足于“守株待兔”,于是他主动出击,走出家乡,漫游东南,广结名流,希望能够得到推荐。

李白写过许多干谒诗,也写过许多干谒文,有些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如《上韩荆州书》。在《上韩荆书》中,他写道:“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李白写这篇文章是想要韩荆州推荐他做官,所以他吹捧韩荆州,吹捧得惊天动地,尽露谄媚之态,说什么“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这些只不过是恭维之词,真正的目的是想要人家“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他)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说白了,他想取得功名想得很呢。这不是拍马屁又是什么?李白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最终通过道士吴筠的推荐走上仕途。(还有一种说法他是通过玉真公主的推荐进入仕途的)。听到此消息的李白欣喜若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能写出这样的诗的人,我们称他“官迷”不是很贴切吗?

进宫后,李白做了个供奉翰林的闲职,在这期间,他写了很多赞美杨贵妃美貌之类的阿谀逢迎之作,最著名的是三首《清平调》,三首中最著名的是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是李白奉命写的御用诗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写这样的诗,是不得已的,不能由此评价其人格。

在其位,谋其政,对李白我们也应充分理解。但由于李白“眉”摧得不够低,“腰”折得不够低,所以最后落了个“赐金放还”的下场。

我们必须注意,李白是被“赐金放还”的,他不是像陶渊明那样“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主动挂冠的。李白离开官场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所以他的藐视权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是失败之后的心理安慰,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从李白的一些名篇中我们能感觉到李白是一个超凡脱俗的“诗仙”,只有联系他的其他诗篇及其个人经历才能全面认识复杂的李白。

【作者单位:山东省定陶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权贵
“科举考试”
古罗马广场雕像探析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李铁夫的朋友圈·权贵篇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岁岁游学路,冷暖私塾情
试述科举背景下贵州明清时期的神性空间信仰
唐伯虎
豪门贵妇
谁害了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