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的另外两种说法
2016-05-05乐石
文史杂志 2016年3期
乐石
关于端午的名称,最早提出者据说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唐人李匡乂《资暇集·端午》:“端午者,案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由于夏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不过,唐人韩谔在《岁华纪丽》里却说端午在夏至(公历6月21日或22日)这天。他讲道:“日叶正阳,时当中夏。”意思是端午正是夏季之中,太阳正合于正阳的位置。何谓“正阳”?东汉王逸注《楚辞·远游》说是“南方日中气也”。这是说太阳在夏至这天才可能完全合于正阳的位置。换言之,只有夏至这一天,太阳才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线);而对北半球来说,夏至这天乃是一年里太阳最当中的一天。唐宋间人因此又称这天为天中节。(《熙朝乐事》)然而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趁天中》引《提要录》则云:“五月五日,乃符天数也,午时为天中节。”
宋人洪迈还在《容斋随笔》卷三开出《八月端午》一题,曰:“唐玄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大衍历序》云:‘谨以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唐类表》有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这样来看,每月的初五都可以视作“端午”的——这是洪迈的推论,聊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