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中九块开发形势及潜力分析

2016-05-05赵厚宁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井网

赵厚宁

摘 要:林中九块位于林樊家油田西南部,主要开发层系馆陶组。目前处于低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中等含水开发阶段。与去年年底相比,自然递减加大,开发形势變差。为此,我们对该区块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潜力,为该区块下步开发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自然递减;综合含水;出砂;井网

中图分类号:Q949.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2-0174-02

1 区块概况

林中九块位于林樊家油田西南部,南靠林南大断层,东与林东主体相接。主要开发层系馆陶组,含油面积14.8 km2,地质储量792×104 t,截至目前单元共完钻井101口,其中探井2口,有取芯井2口(林中11-6、12-18)均取到Ng4油层。

2 油藏类型

该区块Ng45-7油层大面积分布,未见油水界面。其顶、底面构造简单,林南断层对油水的分割起一定作用,但不起主导作用,油层主要受岩性控制。油层中深1 020 m左右,埋深不超 1 050 m。油藏埋深浅,压实程度差、易出砂。因此是一受岩性控制的薄层、常规稠油、易出砂的中高渗构造-岩性砂岩油藏。

3 开发历程及现状

第一阶段:弹性开发阶段(1988.10~1989.9)。采用正方形反九点井网投入开发,井距350 m。阶段投产井数56口,阶段末开井52口,日油水平258 t/d,平均单井日产油5.0 t/d,采油速度0.74%,采出程度0.25%。

第二阶段:注水开发阶段(1989.10~2005.2)。1989年10月开始注水开发,由于主力油层连通好,注水很快见效。单元日油水平最高达到399 t/d,平均单井日产油7.0 t/d,采油速度达到1.14%。阶段末采出程度12.4%,综合含水67.4%。

第三阶段: 井网完善阶段(2005.3~2009.3)。2005年对该块进行井网完善调整,共钻完善井14口,其中油井7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日油水平由107 t/d上升到次年的175 t/d,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阶段末含水63.2%,采出程度15.9%。

第四阶段:加密调整阶段(2009.4~目前)。2009年该块通过加密调整,共完钻新井49口,其中油井33口,水井16口。方案实施后油井开井数增长为74口,日液水平854 t,日油水平264 t,综合含水69.1%。

4 开发形势分析

4.1 日液、日油水平下降

与去年年底相比:日液下降51 t,日油下降13 t。产量下降主要受3口躺井及2口含水上升井、4口液量下降井的影响,共计影响液量116.9 t,油量34.3 t。

4.2 综合含水略升

2005年实施井网完善调整后,综合含水由63.5%上升到67.2%,含水上升率4.68%。2009年实施加密调整,日液水平由663 t上升到886 t,日油水平由255 t上升到327 t/d ,综合含水上升了3.7%,2009年后,含水上升率最高达13.9。

分析含水上升原因:林中九块是一受岩性控制的中高渗透构造-岩性砂岩油藏,油层分布主要受砂体展布的控制,渗透率级差大。林中九块2009年经过调整后注采井网由反九点法改为行列式注水方式,同时采用水平井+直井的斜井排行列式开采。井网加密,井距变小,由原来的350×500 m2变成了目前的250×350 m2,井距的变小使油井易受到注水效果,产量上升的同时含水相应上升;分析主要是调整后中部主河道区域含水上升速度较快。 近几年加强了注采调整工作,该块的含水上升率得到控制,基本稳定在80%~81%左右,总体看:水淹状况中等。

4.3 自然递减减缓

林中九块2004年以来自然递减一直较高,2009年该单元实施加密调整方案,2010年开发形势好转,自然递减减缓。由于水平井投产效果差,到2011年开发形势变差,自然递减加大。近几年,加大了低效水平井的治理,加强了注采调整工作,夯实了稳产基础,自然递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4.4 地层能量保持情况

经过2009年加密调整,水井专项治理后,压力有所回升,近两年地层压力保持平稳,目前地层压力8.13 MPa,压降2.19 MPa,压力保持水平为79% ,压力保持水平中等。

5 存在的问题及潜力分析

5.1 存在的问题

①停产停注井多,导致动态井网不完善。林中九块投注水井59口,开井41口,开井率只有66.1%,其中停注井9口,注不进水井9口;该块投产油井90口,开井74口,油井利用率82%。

②低产低效井多。目前日油能力小于1.0 t的低效井有16口:其中高含水7口,物性差3口,出砂2口,油稠1口,注采不完善2口,油层堵塞1口,这些井占开井数的22%。

③低效水平井增多,出砂水平井治理难度逐渐加大。2009年投产水平井19口,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出砂井、高含水井日益增加,产量递减快。近几年加大了出砂水平井治理力度,在注采井网完善的情况下2015年治理1口:LZ9P5,日增油6.5 t。

④腐蚀井井数逐年上升。林樊家油田投产油井284口,目前油井开井245口,.随着开井数的逐年增加,杆管腐蚀井也呈上升趋势,这部分井的平均免修期仅327 d,低于全油田平均免修期635 d。这些井主要表现在管杆本体、节箍腐蚀严重,有些井杆腐蚀断,腐蚀加重了管杆的偏磨。杆管腐蚀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造成油井维护作业频繁,生产时率大大降低。

5.2 潜力分析

①扶有潜力停产停注井,提高注采对应率。通过摸排分析,下步大修防砂6口:LZ9P7、LZ9P14、LZ9P18、LZ13-18、LZ9P12、LZ9P9;防砂1口:LZ9P10;挤水泥1口:LZ13-14; 降粘1口:LZ19-2,共计扶停9口井,预计日增油25 t。

②综合治理低效井,提高单井产能。加强低效井的治理,大修7口:LZ11-14、LZ15-14、LZ7-14、LZ6-14、LZ6N16、LZ17-

6、LZ17-14;补孔防砂1口:LZ8-16;降粘1口:LZ9X5;小修找井况2口:LZ14N16、LZ16-12,共计治理11口井,预计日增油17 t。

③实施油井转注、打零散井,完善静态井网。油井大修转注2口:LZ15-20、LZ17-04;打零散井4口:LZ9-022、LZ15-012、LZ15-010、LZ18-06。

④深挖非主力层潜力,提高开发水平。林中九块Ng45-7油层大面积分布,主力生产层NG46,NG42小层全区内零星分布。近两年,在井网完善的井组内注重了深挖非主力层潜力,挖掘剩余油,提高区块采收率的工作,下步对5口井补孔NG42:LN4、LZ14-6、LZ14-10、LZ14-14、LZ14-18。

⑤实施水井分注,提高分注井分注率。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层间渗透率的差异,导致层间矛盾突出,精细注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对重点井组水井由笼统注水改为分层注水,提高水驱油效率,下步计划对两口水井实施分注:LZ15-4、LZ12N14,预计日增油6 t。

6 总结与认识

通过对林樊家油田林中九块的开发形势分析,找出了目前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下步潜力,为下步林中九块的治理指明了方向,下步所提措施实施后,应及时分析总结措施实施效果,今后仍要把林中九块注采开发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油水井管理、完善注采井网,发挥每一口井的潜力,提高油田的开发水平,降低自然递减率,使林中九块长期保持稳产。

参考文献:

[1] 仲崇禄,弓明钦,陈羽,等.木麻黄人工林中蛹虫草的发现及开发利用潜力[J].林业科学研究,1995,(6).

猜你喜欢

井网
特高含水期油藏井网调整开发效果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安泽南区块井网井距优化及小井组产能预测
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注采井网设计优化研究
基于几何约束的最大控油面积井网自动生成算法
各向异性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排距研究
三角形小断块稠油油藏注采井网优化研究
基于油藏流场强度的井网优化方法研究
潜山裂缝型油藏井网模式优化及开发实践:以渤海海域JZ25-1S油藏为例
孤东二区Ng5细分变流线井网调整技术研究
开发压裂井网优化数值模拟研究——以莫北油田莫116断块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