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扣眼松紧带在气管套管固定中的应用
2016-05-05黄连欣王建源黄小珍陈秋萍
黄连欣 王建源 黄小珍 陈秋萍
[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扣眼松紧带在气管套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棉寸带固定气管导管,观察组32例采用自制扣眼固定气管导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皮肤损伤程度、气管导管脱出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共381次,对照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帶共377次。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扣眼松紧带;气管套管;固定 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通过切开气管,置入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达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的目的。气管切开术后为防止气管套管脱出,需要妥善固定,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普通无弹性棉布带在气管套管两侧孔上打死结来固定。这种固定方法由于布带直接勒压与摩擦颈部,常常导致颈部皮肤水泡、溃疡甚至糜烂等。为此,我们用自制扣眼松紧带作为固定带,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康复医学科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62例。入选标准:局部皮肤及颈部皮肤无损害,患者神志清楚,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按行气管切开的时间顺序编号,奇数人观察组,偶数人对照组。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1-65(51.78±9.27)岁;疾病类型:脑血管意外21例,颅脑损伤11例;置管时间:32-95(58.31±7.54)d。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0-65(52.47±9.69)岁;疾病类型:脑血管意外20例,颅脑损伤10例;置管时间:30-96(59.16±6.9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自制扣眼固定带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1)固定带的制作方法:选一根长45 cm,宽2 cm,中间有扣眼的松紧带.在距离两端约15 cm处分别钉一个与扣眼匹配的纽扣,即制成固定带。如图1。(2)使用方法:将固定带绕颈部一圈,两端穿过气管套管两翼固定孔,反折后根据病人颈部大小,松紧合适以能容一手指为宜,将纽扣扣好即可。如图2。 1.2.2护理方法 两组均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固定气管导管,即在气管套管两翼的固定孔系棉寸带打死结,固定于病人的颈部。观察组采用自制扣眼固定带固定。 1.3观察指标 (1)患者的舒适度。患者舒适度的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价方法。选择刻有0-10数字的标尺向患者解释,0为舒适,1-4为轻度不适,5-7为中度不舒适,8-10为重度不舒适。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选择符合自己舒适度的数字。(2)皮肤损害程度:指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固定带区域内的皮肤出现新的皮肤损害。皮肤损害程度判断参照金国萍标准: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皮肤情况分为0-Ⅲ期,0期:皮肤正常无勒痕、发红等损害,即正常皮肤;I期:皮肤有勒痕,勒痕下陷>1 mm<3 mm,解除固定后30 min内不能恢复;Ⅱ期:皮肤勒痕下陷>3 mm,解除后30 min内不能恢复或皮肤发红、皮疹;Ⅲ期:皮肤勒痕下陷>3 mm、表皮水泡、破溃或浅度溃疡。(3)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判断标准:气管导管直接脱出皮肤外或气管导管脱出至气管外的组织内导致导管口无气体溢出。 1.4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将全部资料进行编码.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 观察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共381次,对照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共377次。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见表2。 2.3两组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无气管套管脱管发生;对照组发生气管套管脱管7例,发生率为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8,P=0.012),观察组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讨论 3.1自制扣眼松紧带固定气管套管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关注患者感受是优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患者舒适,是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传统的气管套管固定常使用棉布带,但棉布带在遇湿或汗,干燥后变得粗糙、皱缩、发硬,使患者感到不舒适。自制扣眼松紧带材质柔软透气、无毒,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对皮肤无刺激,遇热湿等均不影响其质量,固定后可减少患者颈部紧迫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2自制扣眼松紧带固定带能有效降低皮肤损害程度 资料显示:布带固定气管套管的皮肤损伤发生率高达42%,使用布带固定时,由于布带较粗糙,虽然其宽度不小,但在打结后布边卷在一起,形成较细的索状物,与皮肤接触面小;同时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咳出的痰液易于污染布带,如不及时更换,布带干后变硬,易摩擦和刺激局部皮肤,引起皮肤红肿、破损等;再者,棉布带固定气管套管时,是在气管套管两翼的固定孔处打死结,固定带的死结突出易摩擦损伤局部皮肤,同时更换固定带时需要用剪刀剪断固定带,亦容易造成损伤。自制扣眼松紧带质地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可减轻对颈部皮肤的刺激和摩擦,从而降低皮肤损害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说明使用自制松紧带固定气管套管能达到有效减少摩擦,保护皮肤的作用。 3.3自制扣眼松紧带固定气管套管能降低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传统棉布固定带缺乏弹性,固定过紧造成患者颈部紧迫感,如固定过松可因患者剧烈咳嗽而脱落;同时棉布固定带固定气管套管时,由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咳出的痰液易于污染布带,为了避免布带干后变硬摩擦和刺激局部皮肤,需及时更换,增加了更换的频率,与气管套管偏离或脱出的风险。观察组扣眼松紧带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可牢固固定并随时调整松紧度,不会因为剧烈咳嗽等而导致套管脱落,降低了气管套管偏离或脱出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 综上所述,扣眼松紧带取材方便,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皮肤损伤发生,降低了气管套管偏离或脱出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黄连欣 王建源 黄小珍 陈秋萍
[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扣眼松紧带在气管套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棉寸带固定气管导管,观察组32例采用自制扣眼固定气管导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皮肤损伤程度、气管导管脱出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共381次,对照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帶共377次。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扣眼松紧带;气管套管;固定 气管切开是一种急救手术,通过切开气管,置入气管导管,建立人工气道,达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维持患者正常呼吸功能的目的。气管切开术后为防止气管套管脱出,需要妥善固定,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普通无弹性棉布带在气管套管两侧孔上打死结来固定。这种固定方法由于布带直接勒压与摩擦颈部,常常导致颈部皮肤水泡、溃疡甚至糜烂等。为此,我们用自制扣眼松紧带作为固定带,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康复医学科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62例。入选标准:局部皮肤及颈部皮肤无损害,患者神志清楚,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按行气管切开的时间顺序编号,奇数人观察组,偶数人对照组。观察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1-65(51.78±9.27)岁;疾病类型:脑血管意外21例,颅脑损伤11例;置管时间:32-95(58.31±7.54)d。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0-65(52.47±9.69)岁;疾病类型:脑血管意外20例,颅脑损伤10例;置管时间:30-96(59.16±6.92)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自制扣眼固定带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1)固定带的制作方法:选一根长45 cm,宽2 cm,中间有扣眼的松紧带.在距离两端约15 cm处分别钉一个与扣眼匹配的纽扣,即制成固定带。如图1。(2)使用方法:将固定带绕颈部一圈,两端穿过气管套管两翼固定孔,反折后根据病人颈部大小,松紧合适以能容一手指为宜,将纽扣扣好即可。如图2。 1.2.2护理方法 两组均按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固定气管导管,即在气管套管两翼的固定孔系棉寸带打死结,固定于病人的颈部。观察组采用自制扣眼固定带固定。 1.3观察指标 (1)患者的舒适度。患者舒适度的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价方法。选择刻有0-10数字的标尺向患者解释,0为舒适,1-4为轻度不适,5-7为中度不舒适,8-10为重度不舒适。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选择符合自己舒适度的数字。(2)皮肤损害程度:指气管切开术后使用固定带区域内的皮肤出现新的皮肤损害。皮肤损害程度判断参照金国萍标准: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皮肤情况分为0-Ⅲ期,0期:皮肤正常无勒痕、发红等损害,即正常皮肤;I期:皮肤有勒痕,勒痕下陷>1 mm<3 mm,解除固定后30 min内不能恢复;Ⅱ期:皮肤勒痕下陷>3 mm,解除后30 min内不能恢复或皮肤发红、皮疹;Ⅲ期:皮肤勒痕下陷>3 mm、表皮水泡、破溃或浅度溃疡。(3)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判断标准:气管导管直接脱出皮肤外或气管导管脱出至气管外的组织内导致导管口无气体溢出。 1.4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将全部资料进行编码.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分组资料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舒适度的比较 观察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共381次,对照组更换气管套管固定带共377次。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舒适程度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见表2。 2.3两组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无气管套管脱管发生;对照组发生气管套管脱管7例,发生率为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8,P=0.012),观察组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讨论 3.1自制扣眼松紧带固定气管套管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关注患者感受是优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让患者舒适,是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传统的气管套管固定常使用棉布带,但棉布带在遇湿或汗,干燥后变得粗糙、皱缩、发硬,使患者感到不舒适。自制扣眼松紧带材质柔软透气、无毒,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对皮肤无刺激,遇热湿等均不影响其质量,固定后可减少患者颈部紧迫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2自制扣眼松紧带固定带能有效降低皮肤损害程度 资料显示:布带固定气管套管的皮肤损伤发生率高达42%,使用布带固定时,由于布带较粗糙,虽然其宽度不小,但在打结后布边卷在一起,形成较细的索状物,与皮肤接触面小;同时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咳出的痰液易于污染布带,如不及时更换,布带干后变硬,易摩擦和刺激局部皮肤,引起皮肤红肿、破损等;再者,棉布带固定气管套管时,是在气管套管两翼的固定孔处打死结,固定带的死结突出易摩擦损伤局部皮肤,同时更换固定带时需要用剪刀剪断固定带,亦容易造成损伤。自制扣眼松紧带质地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可减轻对颈部皮肤的刺激和摩擦,从而降低皮肤损害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皮肤损害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损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说明使用自制松紧带固定气管套管能达到有效减少摩擦,保护皮肤的作用。 3.3自制扣眼松紧带固定气管套管能降低气管套管脱管发生率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是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核心。传统棉布固定带缺乏弹性,固定过紧造成患者颈部紧迫感,如固定过松可因患者剧烈咳嗽而脱落;同时棉布固定带固定气管套管时,由于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咳出的痰液易于污染布带,为了避免布带干后变硬摩擦和刺激局部皮肤,需及时更换,增加了更换的频率,与气管套管偏离或脱出的风险。观察组扣眼松紧带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可牢固固定并随时调整松紧度,不会因为剧烈咳嗽等而导致套管脱落,降低了气管套管偏离或脱出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 综上所述,扣眼松紧带取材方便,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皮肤损伤发生,降低了气管套管偏离或脱出的危险,提高了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