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能为全民阅读做些什么?

2016-05-05应琛

新民周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上海图书馆图书馆服务

应琛

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目标,亦是我国开展全民阅读工作的一大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将阅读的重要性总结为“三让”:“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另一方面,有关倡导全民阅读的内容,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对全民阅读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

公共图书馆作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场所,肩负了引导阅读和推广阅读的责任,而这恰恰也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使命。

这些年,从提供通借通还的“一卡通”,到开发手机“微阅读”,再到率先推出基于关联开放数据的数字人文服务,上海图书馆不断创新,为推广全民阅读而努力。

有“图书馆意识”的人越来越多

在上海市中心的淮海中路上,有一处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拥有各类阅览室、学术活动室、报告厅、展览厅的地方,这就是上海图书馆、上海人口中的“上图”。

如今,当读者走进上图,首先都会习惯性地看一眼一楼大厅里大屏幕上的相关数据。在这块“上海市中心图书馆即时数据展示屏”上不断滚动着读者总人数、今日借出(归还)图书封面等内容。

这些数据的出现,全都有赖于自2001年开始建设的“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体系”。它是在不改变各参与图书馆的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以上海图书馆为总馆,其他区(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或专业图书馆为分馆,街道(乡镇)图书馆等为基层服务点而组建的图书馆联合体。

目前,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体系已形成三种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即公共图书馆分馆运行模式、高校图书馆分馆运行模式和专业图书馆分馆运行模式。它既参照了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在公共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又有所创新,加强了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紧密联系,创建了高校图书馆分馆、专业图书馆分馆,体现了国际大都市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同时,隶属于这个体系的“一城一网一卡一系统”服务平台,也已成为特大型的城市图书馆集群系统。2010年底,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实现全市区(县)、街道(乡镇)基层服务点全覆盖。截至2015年底,“一卡通”服务体系成员已达到258家机构和304个服务网点。

上海图书馆副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刘炜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就指出,图书馆最大的特性就是要方便,“图书馆一定要在市民出行方便的地方。所以国外的图书馆大多都实施总分馆制,深入到社区”。

数据显示,2015年外借量排名前列的是浦东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闵行区图书馆。

其实,在看得到的数据背后,还有大量看不到的大数据,这些年来也很好地为上图在书籍的选配上出谋划策。

据上图的统计数据显示,25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读者,是上海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其中女性略多于男性。中老年读者中,60岁左右的男性读者较多;2014年,上图又对普通外借书刊进行了“提速”,在原来一次可借6册的基础上再增加4册,让读者一次借更多的图书回家;此外,还推出“我的悦读”个人版阅读账单服务。该服务不仅展现读者每年的借阅情况,包括借阅量、借阅偏好、借阅行为等个性化统计和分析,还在动态的页面中增加了交互内容,读者可以从中获得新书推荐、周边馆推荐等个性化体验。

正是由于对数据的充分挖掘,上图2015年的书刊流通量达到了近6327万册次,同比增长8%。

刘炜表示,这充分显示了广大读者对于“一卡通”服务的认可,“‘一城一网一卡一系统服务体系的同城积极效应被发挥了出来,也为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资源利用率带来提升。”

从2005年至2014年,中国的人均阅读量基本维持在4.5—4.7本每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阅读量——日本约9本,韩国约11本,美国约7本,法国约12本。但2015 年,在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体系借过书刊的读者就有82.9 万,年人均外借量29.4 册,一半以上的读者年外借量超过13册。

“我们应该让更多人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培养市民的图书馆意识。当人们有了图书馆意识后,自然读的书也就多了。”刘炜强调,图书馆对于全民阅读的贡献实际非常大。

在刘炜看来,在传统的印本时代,图书馆起到的是一种消除文盲,帮助大家更多看书识字这样一种社会教育的作用。而在眼下的信息时代,面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鸿沟,图书馆有义务去帮助那些因掌握不了这些最新技术而被边缘化的人,向他们免费、无障碍地提供并开放相应的服务,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跟人交流,阅读更多的数字资源。

事实上,早在2009年,上图就推出了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是国内首家提供此项服务的图书馆。当时可外借的设备仅限于汉王、盛大等厂商出品的国产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而继2013年推出iPad外借服务后,去年,上图又向读者提供了外借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的服务。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曾号召全体图书馆应该为老百姓跨越信息鸿沟作出自己的努力,例如开上网的培训班,手机应用的培训班等。刘炜也认为,提高市民的信息素养,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责任,“所以我们就买了各种各样的数字阅读器,让读者来体验,并开设相应的培训来教大家怎么用”。

24小时不打烊的“微阅读”

2015年,中国国内首份《中国城市阅读指数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手机等阅读介质的兴起,阅读外延明显扩大,网民阅读的第一途径就是手机。从报告中的“网民阅读指数”来看,手机作为新兴移动阅读方式,影响力已远超纸质书甚至电脑。

“对图书馆来说,我们的服务始终是有‘天花板的,因为整个上海市的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2000多人。接下来更多是要靠数字阅读。”在刘炜的设想里,将来应该要能够实现电子书的借还,通过后台就能把读者想要借阅的书直接发送到手机。当然,对借书期限也会像实体书那样有所限制。

而在实现这一步之前,为了寻求新的全民阅读的推广人群和阅读率增长点,结合市民阅读形态的最新现状,去年5月,上图先行一步,推出了一项基于社交网络客户端的阅读推荐服务——“微阅读”频道。

上图系统网络中心研究开发部主任张磊告诉记者,该频道不同于传统的手机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它有着多入口、体验佳、轻量开发、灵活组合、传播快、引领性强、资源独家等特点。

原来,上图直接向上游平台厂商和出版社获取“裸数据文本版”电子书——可以自行加工成适合手机平台阅读的“EPUB”格式,再通过电子书发布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发布和知识产权保护,将电子书发布成基于HTML5构架的自适应网页,从而适合在各种尺寸屏幕上阅读。

目前,读者可以通过微信和支付宝手机客户端上的“城市服务—图书借阅”,以及上海图书馆的微信公众服务号等入口,在手机上免费阅读这些电子书。

上图读者服务中心新媒体服务推广部副主任谢影表示,在图书推广上,上图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美——馆员每周会为读者推荐一个电子书阅读主题,包含7本图书,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发布,读者可以直接在发布的推荐文章里,通过二维码识别的方式,跳转到电子书进行阅读。

出于知识版权保护的目的,需要注册为上图的有效读者以后,才可以免费“微阅读”。谢影说,通过身份证信息认证,10秒钟就可以完成简单注册。读者一次登录后,无需再次填写信息,就可以长期使用“微阅读”和其他手机图书馆服务。

此外,各种端口的“微阅读”频道,都推出了读者证用户服务功能。手持“读者证”,就可以一键续借、一键查询所借馆藏;基于位置信息,还可以寻找附近的图书馆,从而形成“查书—借书—续借—还书”的完整闭环。当然,读者还可以在其中查询图书馆的讲座、展览和活动信息。

尽管“微阅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24小时不打烊”阅读体验,但采访中,刘炜也坦言,现在读者受欢迎的图书里,转成“EPUB”格式的仅有两三万种,“我们已经可以算是全国量最大的了。有些电子书卖给我们的都是副本,还有的畅销书压根不卖,所以导致了我们买不到”。

在传统社会里,你生活中找不到的书,只要到图书馆来,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帮你觅到。“图书馆可算是一个书刊的保留地。但在现代社会,图书馆的这一功能在减退。”刘炜强调,在这方面需要国家意志的体现,“就像我们这个行业有呈缴本制度,它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书籍或期刊,一律都要向该国家指定的机构(一般是国家图书馆)提交若干份发行刊物的实物或拷贝,作为编辑国家书目及增加国家图书馆馆藏的主要方法。”

刘炜希望,今后我国也能像很多欧洲国家那样,将这一制度扩展到电子出版,“这是为了保存文化,不至于几十年后很多东西就没有了”。

未来,第三代图书馆

记者了解到,上图现藏中外文献 5500余万册(件),其中古籍善本、碑帖尺牍、名人手稿、家谱方志、西文珍本、唱片乐谱、近代报刊及专利标准尤具特色。

在刘炜看来,图书馆行业应是一种永续的事业,对后人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因此,上图一直在琢磨:妥善保存这些文献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利用最大化?

“作为一个研究型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在满足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外,也在面向专业读者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刘炜告诉记者。

近年来,利用关联数据技术实现数字人文,已成为一种趋势。我国是从1996年开始打造数字图书馆的,经过十余年左右的时间,数字人文逐渐形成。所谓数字人文,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人文研究。

“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献资料不光是扫描进电脑,还有很多是全文本输入的。有了全文本就可以进行搜索分析。比方说,现在有很多莎士比亚的伪作,用计算机大数据一分析就能分析出来了。”刘炜说,“数字人文就是要深入内容,深入到文字可以进行语言学研究,深入到朝代,则可以进行历史研究。”

这不,拥有全球中文家谱原件数量最多的上图,继去年精选500种家谱供全球用户在线查阅后,近日又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率先推出最新的数字人文服务——“华人家谱总目·上海图书馆家谱知识服务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上线供公众使用。今年,上图还将对馆藏16万余种盛宣怀档案资源进行数据整理和加工。

此外,“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冲刺阶段,上海文化建设将进一步聚焦功能、提升能级,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设施。其中,上海图书馆东馆是 “十三五”期间上海公共文化新布局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图书馆的发展,曾经历经三大阶段——第一代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藏书,比如解放前的上海市立图书馆,书库在当中,阅览室在周围;第二代图书馆更注重开架阅览,比如当下的上图,有100多万册开架图书,不过囿于建筑面积限制,这只是总藏书的一小部分;第三代图书馆不再局限在书本,而是营造一个交流、共享的空间,突出数据、多媒体和人的互动。

如今,上图东馆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目标就是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图书馆。

“虽然藏书不再是图书馆的主要功能,但是我们会在中心设置全开放的阅读广场,集纳最新十年的藏书供读者阅览。”刘炜表示,上图东馆的空间服务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有大量的主题馆和特色馆,“像我们以前没有办法陈列出来的特色文献,如家谱、老照片、电影资料等,之后都可以呈现给读者。我们还会有创新空间,有新阅读体验中心。”

第二,就是有很多虚拟化服务。“古籍数字化之后,那些碑帖、名人手札、皇帝奏折和圣旨等具有文物价值的文献就能实现开放。”刘炜说,“图书馆作为中枢,就能在网上吸引到大量专业人士或民间高手,为上海的文化研究出力。”

未来,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更注重精神世界的寄托,人们走进图书馆来阅读,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猜你喜欢

上海图书馆图书馆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中美公共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比较研究
创新创业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