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究

2016-05-05桂映泉

速读·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策略

桂映泉

摘 要:作业设计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小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学习环节。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探索更加多元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作业是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的设计、布置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教学任务,应该讲求科学性、合理性。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数学作业不再是单一枯燥的算算写写,而应是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优化作业设计,势在必行。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1.作业内容要少而精

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利用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很多家长都反映,他们的孩子每天做作业要做到很晚,很多甚至做到晚上十二点以后,一旦作业完成不了,有的孩子甚至会急得哭起来。由此可见,过大的作业量不但使得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在如今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之下,我们强调要为学生“减负”,而其中“减负”的重点就在作业上。我们提倡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在内容上要努力做到少而精,尽量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业,要知道,做作业的效果不在于量,而在于精,只要作业的质量提上去了,即使不采取疲劳作战的方式,学生依然能够通过有效的作业练习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2.作业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数学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课堂上学习的很多知识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课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以便让学生在做题目的过程中培养出一定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圆的知识时,我们就可以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圆形物体作为我们设计作业的素材,在讲到轴对称的图形时,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总之,一旦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兴趣。

3.探究型课外作业设计,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探究型课外作业是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日常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对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并形成书面文字的一种课外作业。学生针对日常生活、学习及周围环境中遇到的数学问题,选取一些感兴趣的或力所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教师只是探究型课外作业的组织者、指导者,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或将研究内容、兴趣相似的几个人组成一个探究小组,自选组长,组员间分工合作。探究工作开始后,组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上网或实地查找资料,研究小组成员们可通过专访、阅读、调查、实验等活动,形成一个灵活多元的交流机制和探究程序。

4.实践性作业设计,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和创新者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具体形象阶段,还不具备完全依靠推理等抽象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学习一些抽象的规律性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借助必要的操作活动。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讲求实践性,来帮助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不能只能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知识,应注重培养学生在面临实际生活问题时,能从数学角度出发,主动地运用数学的思维逻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体验成功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实践操作类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5.思考型作业设计,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升华

数学作业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还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数学作业设计,必须结合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学生设计出相应的有思考价值的数学习题。作业设计中,除了必做题,根据学生知识水平,设计层次多样的选做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6.情境型作业设计,让学生思路更加开阔

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式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知矛盾的冲突。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

7.改进作业评价方式

对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也是属于作业设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观念中,我们所认为的作业评价就是判断对或者错,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尤其是像数学这样的学科,往往也习惯于简单地用“√”或者“×”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批改。事实上,这就大大降低了作业批改的功能。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其目的不光是要帮助学生指出错误,更重要的是要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定在指导,通过适当地评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地影响。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除了要帮助学生指出对与错,同时还要尽量地给予较具针对性的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评语利用作业与学生进行感情沟通。例如,对于一些作业完成情况大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在作业本上写下“你最近的作业完成情况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相信以后你会做的更好”,类似这样富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会一下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年龄尚小的小学生会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

二、结语

数学作业设计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数学作业的设计要在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创造思维,实现“再创造”上下功夫。通过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遨游。

参考文献:

[1]宋珊.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初探[J].考试周刊,2011,(33)

[2]高桂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索[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09(7)

[3]林培川.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发展,2011(6)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小学数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