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德育教育

2016-05-05余乾明

速读·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人格祖国

余乾明

摘 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导致当前高中生思想品德有待提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提升高中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我是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做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社会上道德滑坡现象也屡见不鲜。作为教师,我认为提升国人思想品德素质应从学生抓起。

因而,我以高中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恰当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思想,是每个国人必须拥有的基本思想。因为,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只有人人拥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才能确保这个大家庭和睦相处,繁荣发展。只有人人都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够推动祖国的大发展。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指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爱国主义就是一种深厚的情感,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就是因为有强大的爱国主义思想才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才一次次打退了外来侵略者。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都十分快速。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文章的讲解过程来培养学生喜爱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怀。例如,教材中有些文章描绘了祖国空旷辽阔的草原景色,有的体现了林区的广大富饶,赞美了祖国山水的奇特秀丽,让学生从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上升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还有一些文章是介绍历史中一些爱国者的英雄事例,赞扬了这些伟大人物的高尚人格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生发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之情。在语文教学中,当面对一篇篇爱国人士书写的乐章时,教师不但要挖掘其中包含的语文艺术之美,还要特别传授给学生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让学生以这些爱国人士为楷模,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爱国情操。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高中生语文能力和健康人格并重

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能力至关重要,但学生健康人格更是不容忽视。任何学科知识的教学都承担着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双重任务,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提高学生为人处世的道德观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当走出校门的学生面临做人问题时,他们应该能够更加清楚自己的选择和发展方向,不至于迷茫和彷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是十分关键和迫切的。语文学科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这部分的教学任务,肩负起渗透人文教育的主要责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值得骄傲的事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知识中,将能力提高贯穿于语文训练之中,多方位、多角度地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又受到情感的熏陶,建立自己独特的、高尚的、健康的人格品质。

(一)教师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都会在字里行间传递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刻领悟到这部分的文化精神,他们的道德思想就会得到提高和升华。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感受这部分的精神,让学生能够穿越时空感受伟大的心灵和思想,从而创造出智慧的力量。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积极感受和体验语文文字所表达出来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受到优秀文化和高尚品格的熏陶,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并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奋发努力的人生态度。这样也能够让语文教学轻松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贯穿于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的思路清晰明了,重点知识和重点精神传递地更加突出。

(二)树立学生强大的责任感

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人才能在生活中拥有担当,拥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因此,人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才能够确保在学习生活中既能够对自己负责,又能够对他人和集体负责,甚至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使自己得到更加协调的发展,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机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去体谅他人、帮助他人,学会运用合作精神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的目标。学生要能够在学习中进行良好的沟通,学会互相帮助,学会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及收获。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拥有这样的意识———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要让学生把集体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还要重要,培养学生集体的主人意识,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参与集体行为的倾向,拥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并且,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在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之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让语文教育立足于社会的发展之上,使二者紧密联系,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道德教育,树立学生的责任心和社会感。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教师有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中,以便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塑造学生完美的、健康的人格,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顺利完成高中语文学科教书育人的使命。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人格祖国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祖国祖国我爱您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意聊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对祖国唱出爱
漫画之页
我爱我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