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现快乐课堂的基本策略

2016-05-05秦霞

速读·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基本策略快乐课堂音乐教学

秦霞

摘 要:音乐课堂对于学生来说本身就应该是快乐课堂,小学音乐课堂的本色就应该是快乐课堂。音乐课堂失去“快乐”也就失去了音乐教学的教学意义。在小学阶段,音乐教育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音乐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生活之美,使学生天性得到释放,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在笔者看来只有使小学音乐课堂回归“快乐”才能使音乐教学的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快乐课堂;基本策略

小学生的发展需要知识的学习,但是在笔者看来,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需要得到发展的应该是健全“人格”。那么怎样帮助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呢?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让孩子处于“快乐”之中。小学音乐课堂是使学生“快乐”起来的主要途径之一。音乐课堂本来就是美的课堂,本来就是“快乐课堂”,所以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快乐课堂”是使音乐教学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那么,怎样构建小学音乐教学的“快乐课堂”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是美的课堂,而怎样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堂之美呢?就要让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去享受美,而让学生参与课堂之中就要让学生有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课中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因此,一个好的情境设计,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很快地融入到课堂之中,整堂课都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学习。精彩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异亲切的感觉。如在上《拍皮球》这课时,我用充满神秘的语调做好开场白:“同学们,大象伯伯给老师打电话要邀请你们参加森林运动会,你们想不想参加?”“想。”可是,大象伯伯说:“想参加的同学,要会拍皮球”,同学们开始模仿起拍皮球的动作。 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烘托出我运动、我快乐的氛围。

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思考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只有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人才会变得“越来越聪明”,才会拥有更多的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在欣赏《铁匠波尔卡》时,作了这样的尝试:1.在学生初听全曲后,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能用动作告诉大家吗?学生一边用动作表现了铁匠拎起铁锤打铁的样子,一边模仿叮叮当当的锤声。音乐表现的是怎样的小铁匠?生:活泼的小铁匠、开心的小铁匠、勤劳的小铁匠等。2.当学生初听主题A、学唱主题旋律时,我又问:听,大锤什么声音呢?这时几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表演了大锤的动作和大锤当当的声音。小锤什么声音呢?小锤叮叮当。 师:听懂了小铁匠的歌了吗?我们把小手当锤子,小锤子出现的地方你们“叮叮当”,旋律线条出现的的地方由老师唱。3.聆听主题旋律在第一部分出现的次数,师:我考考同学们的耳朵,小铁匠的歌的这段旋律在音乐中的第一部分出现了几次?有变化吗?听的时候轻声唱并用敲铁锤的动作表示出来。4.听主题片段B。师:这段小铁匠用力打铁的音乐中,铁锤发出的声音有什么规律?乐曲的音量有变化吗?生:打铁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师:你发现敲击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生:越来越快,小铁匠干得很有劲。师: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拍就开始很快地敲起来? 师:因为他在做准备,先对准再敲,其实这样重音在弱拍也是波尔卡音乐的特点之一。让我们也做个勤劳的小铁匠,用你的拍手或者其他的方式一起随着音乐敲起来。……这样的提问有效地利用了学生好奇心,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景中,激起了他们的聆听揭秘兴趣。

三、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多样化才能满足学生的天性发展。音乐学习活动要在保留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美化”、“趣化”。要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作品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培养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下面谈谈我的经验:①角色表演。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当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我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段、手势、表情、眼神等肢体进行自我表演、边唱边舞。在《剪羊毛》中,同学们的表演,让我感到了绵羊们的温顺,人们沉浸在剪羊毛的愉快劳动中。在即兴表演过程中,不但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深刻的体验。①自由创编。音乐教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音乐创造,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开挖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他们进行口头创作、自编歌词,在学习《打花巴掌》时,引导学生通过节奏、强弱、歌词的变化使这段话读起来更有情趣、更加丰富。③图画、舞蹈表现音乐。在学习《金孔雀轻轻跳》时启发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情景,同学们积极讨论、热情参与,为这首歌曲加上了舞蹈,学生不仅体会了创新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合作的精神。④打击乐器的应用。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在教学中,我根据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运用简单乐器。如在学习《我是草原小牧民》时运用打击乐器木鱼和响板,模仿骏马奔跑时的节奏。在学习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运用锣、鼓、镲,表现锣鼓经。

四、做好学科整合

学科整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的关键。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电教视听手段的声色俱佳、形象逼真,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动情的审美。例如:在学习《银杯》一课时,我先放了一段有关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的生活片断,让学生感受到草原之辽阔和蒙古人民热情爽朗的性格,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中音、画结合来学唱这首歌曲。这样,通过利用电教媒体,化平面为立体,学生有了对歌曲的情感体验,所以演唱起来格外动情,学生都被吸引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小学生的教育教学过分“成人化”,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问题,也是应试教育遗留下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小学生就该有小学生的样子,小学教育就该有小学教育的样子,所以,在笔者看来,小学音乐课堂只有回归“快乐课堂”,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才能是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基本策略快乐课堂音乐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激活英语课堂
关于合理运用小游戏促进快乐课堂构建的调查与研究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探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