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016-05-04牛树禹
牛树禹
【摘要】中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道德观念,理想信念的重要阶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历史教学 树立 人生观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学正是一个人形成道德观念,理想信念的重要阶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这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个人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以史为鉴,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是人生幸福、快乐的主要源泉。
在追求人生幸福和快乐的过程中,宽容是一种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教师教会学生的,除了积极的人生观以外,更应该教会学生懂得宽容。宽容了别人,等于善待了自己,它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轻松,快乐。
在学习七年级历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时,课本中有吴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在学过这个故事后,请学生谈自己在这个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学生通过讨论会得出结论:有志者事竟成。我再进一步追问:你赞成勾践吗?学生们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赞成!我会说:我不太赞成。学生们会充满疑惑,我解释说:如果从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实现自己的理想来看,我是赞赏的,但是,做为一个人,他卧薪尝胆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爪还爪,以牙还牙” 报复他人,这种建立在复仇基础上的奋斗是不可取的,是狭隘的。我们的奋斗应该是建立在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为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奉献自己力量的基础之上,只想到自己的仇恨、想到自己的人,是自私的、偏执的、狭隘的,做人应该心胸广阔,应该能够宽容他人。
我们应该学会宽容他人,还要能宽容自己的敌人。有人曾经批评美国总统林肯对待政敌的态度:“你为什么试图让他们变成朋友呢?你应该想办法打击他们,消灭他们才对。”“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政敌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这就是林肯总统消灭政敌的方法——宽容敌人,将敌人变成朋友,而不是对敌人曾经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念念不忘。
二、树立崇高的理想,开阔心胸
理想是什么到达成功彼岸的灯塔。崇高的理想是激励人们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个人具备开阔的心胸的内在基础。一个人失去了理想,就失去了精神依托;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失去了理想,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们都在追逐名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眼中只有自己的得失,目光变得越来越短浅,心胸变越来越狭隘。学生是社会的个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在成长的过程中道德逐渐扭曲,心灵逐渐的迷失。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在教学过程中,要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开阔学生的心胸。教师要引导学生起心动念不要总是想到自己,要推己及人,再到社会,国家甚至人类。
学习《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我会提问:毛泽东、华盛顿、爱因斯坦、牛顿这些人中,你认为哪一个对历史的发展贡献大?学生们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在听取了学生们的观点之后,我会说:大家看法很好,也很有道理,但我认为,看一件事情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认为爱因斯坦、牛顿这些科学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更大。政治家解放了一个地区的人民,而科学家解放的是全人类!科学家创造的科技成就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而是改变了世界、造福了全人类,对整个人类的发展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对人类的解放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崇高的理想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有了这“浩然之气”人就会“至大至刚”,才能达到禅宗六祖慧能所说的: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能“阔”才能“容”,才能抛开小我的自私自利,个人的荣辱得失,逐步形成宽广的胸怀。
三、心怀天下,勇于担当
人,应该是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甚至于人类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为他人的服务中,实现自己的的人生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同时,也只有心怀天下,才能深刻理解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唯有勇于担当,才能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学完《戊戌变法》一课后,我的结束语是:总有一些人,他心怀天下,勇于担当,当国家和民族面临困境之际,他们抛开个人得失,把自己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生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翻开史书,有一种精神在照亮着历史前进的方向,那便是心怀天下,勇于担当。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实现理想而东奔西走孔子;为了富国强兵,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现实的商鞅;新文化运动中,为了唤醒沉睡的中国人的鲁迅……这种气度叫做胸怀天下,这种信念叫做勇于担当!
面对当今这个人生观、价值观混乱、世俗的社会,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少年强则国强”,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学生开阔心胸,习善成性,学会理解,学会宽容的为人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心怀天下,勇于担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