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的分析探究
2016-05-04偏初
偏初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课改活动的逐步推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的发展,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步。为了实现其更好地发展,进而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与教学作用。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其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就其的发展影响因素来作为分析对象,以此来完成其进一步发展的方案制定,切实地解决其发展的困境,促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 品德与社会 创新发展
就小学品德与社会门课程来说,其作为小学生品德与价值观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它的实际发展状况需要社会各界以及相关教育机构的重视,才能实现其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了促进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能够做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将对其进行具体且详细的分析探讨。
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
在学生的发展不同阶段中,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生活的感知与体验对其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当生活中的体验是细腻且深刻的时候,学生对其的认可与认知也就相应地更加深入与到位。所以,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开展需要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结合,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基础,提高教学课程的实践价值,做到课堂理论课程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对课堂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借助于社会实践调查。参观活动以及社会服务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可以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真实的实践体验中,做到自身社会生活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
2 品德与社会的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1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为明显,教学活动开展面临诸多阻碍。在我国,目前普遍推行的是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的发展由来已久,同时,在短期内想要实现质地变化也较难做到,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程需要实现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其受到的应试教育消极影响还是难以较快清除的。就其实际的影响表现来说,指的是:许多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做到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转变与设计,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以及如何切实地实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同时,在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开展中,还存在其开展课时被占用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教学任务对考试成绩的片面追求,而未能做到对学生自身品德有效培养,造成了这样的教学“尴尬”屡见不鲜。
2.2 教师职业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开展。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其日常的课程开展需要的是大量高素质专业教师的参与,而就品德与社会来说,从事于这一课程的教师,由于缺乏相关从业资格的认证,因此对其的教学要求也就无法做到。久而久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会因缺乏专业教师而丧失了基本的发展基础。同时,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还存在着极大的流动性,长期的课程开展需要的是稳定的教师的队伍,这样的发展环境自然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也会因为这样的职业需求,缺乏对自身进行提高的意识,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进一步实现。
3 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处
3.1 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当随着社会本身的发展,而做到不断的推陈出新,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开展也应当如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其一方面需要实现对传统教学方式与观念进行创新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一味地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了课程本身的开展,在许多地区的教育部门,因为过于注重文化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存在巨大隐患的。
3.2 学习管理,教育活动的规章制度存在缺陷,进而使得教学目标的设定存在不合理之处。针对于这样的问题存在,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发展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做到有效的开展,因为对考试活动的需求而减少其课时,甚至出现停开此门课程的现象,导致了的学生的培养体系出现失误,对此应当着重避免。就小学教学活动来说。学校的管理制度需要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帮助学生可以在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进而更好地去适应当今教育活动的开展目标。
4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策略
4.1 提高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开展地位。
在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做到对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德育比技能培养更加重要。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未来,在对其进行培养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关注于加强其文化课成绩,而未能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与社会认知,将会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难以实现对自我的有效认知,对社会的发展贡献也就更加无从谈起,教育活动的开展价值也就成了无稽之谈。
4.2 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培训。
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在这个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需要积极地去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活动,促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同时,借助于培训活动的开展,还能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教师可以做到互相学习与取长补短,并且也能促使教学资源可以做到共享。就其培训形式,可以是组织开展公开课、讲评课,也可以是借助于相关讲座与理论探讨会,来帮助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发展。
4.3 完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机制。
在对学生进行评级活动的时候,需要注重对相关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凸显出“全面性”这一特征,进而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就其内容来说,即包括:教师的观察、描述性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以及个案的分析等。通过这样的综合评价活动,来促使学生可以在有效的激励中实现全面发展。
5 结语
总的来说,通过对我国目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来看,我们能够发现这门课程的开展需要来自于多方的支持,同时,也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加强其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此为基础,完成对其发展对策的有效制定。
【参考文献】
[1] 曹晓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文理导航(下旬),2015,(2):95-96
[2] 吴盛华.试论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2):130-131
[3] 张惠芳.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3,(11):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