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历课程:在道法自然中丰盈生命

2016-05-04王晓波

中国德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马兰野菜青菜

儿童,是一颗蕴涵生命力的饱满种子。

课程,是一方滋养生命的土壤。

教室,是一间为生命而存在的空间。

当儿童与课程在教室相遇,空间便有了生命的气息和生长的意义。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一名自然(科学)老师,笔者始终认为: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自然也是教育最高的境界。我们的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敏锐地感受着物候的变化,遵循着天地法则繁衍生息,创造了一种独属于中国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方式。

2016年立春,在一间叫做“猫国”的教室里,一门叫做“在农历的天空下”的课程拉开了序幕。一年里,我们将以农历时间为线索,根据四季的变化,以24节气为线索,和大自然对话,学习诗歌,了解习俗,和千年前的古人一同呼吸,回归一种古典的生活方式。一年里,我们将穿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穿越华夏民族的历史。在穿越的过程中,去慢慢了解我们的先人是怎样憩息劳作的,是怎样与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这学期,我们共同穿越了“惊蛰”“春分”“清明”三个节气。

惊蛰:微雨众卉新,耕种从此起

惊蛰,是古时春耕的开始。在这个节气里,“猫国”里的孩子们提前采购好了花种、菜种。综合实践课上,大家一起翻土、松土,然后,郑重地将种子种到花盆里,静静地等待着它们破土而出。孩子们开始记自然笔记,并像农夫一样给种子松土、浇水。

一周后,有个小组的盆里开始透出密密的嫩黄色的芽。孩子们按耐不住兴奋:“这盆里种的是什么呀?为什么只有他们组发芽了?其他组一点动静都没有呢?”“我请教过奶奶,这个季节最容易发芽的就是小青菜了。所以,我们组就种了青菜。”小组长得意地说。“我妈妈说,如果想让种子快速发芽,最好在盆子上方盖上一层薄膜,这样既保湿又保暖。”“猫国”园艺师补充了一句,她的话总是那么专业。其他组一边懊悔着没种青菜,一边也在为沉默的种子们加油呐喊。

又过了大约一周多的时间,孩子们惊讶地发现,最先发芽的那盆青菜似乎生长缓慢,而其他盆里零星的青菜虽然出芽晚,却长势旺盛,个头明显超过最先发芽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又议论开了:“怎么回事啊?明明是最先发芽的,怎么越长越小了呢?”“不会是你们种得太密集了?营养跟不上吧?”孩子比较了一下其他组的青菜,若有所思:“有可能。其他组的菜种得比较稀疏,营养充足,个头大。”“那就拔掉点呗!”有同学开始起哄。“好不容易长这么大,还这么好看,我们舍不得。”第二天,这个小组因为回家请教了种菜专业户,非常果断地要“间苗”,因为心疼那些拔下来的小苗,拔的时候特别轻柔,舍不得伤及它们的根,还把这些小苗赠送给老师和其他班级的同学回家种。送的时候,都不忘交代一句:“种的时候注意间隔距离不能太密集啊。”

教育不是老师在教室里的说教,而是生活里一场极其自然普通的对话。教室门口一盆盆青菜、黄瓜、土豆、韭菜、番茄……自然生长,它们却成了孩子们成长最好的教材。经由观察、思考、实践,他们懂得了如何选择,懂得了“舍就是得”的道理。看到那些晚几周发芽的苗一个个茁壮有力,他们明白了“厚积薄发”的意思。第一批青菜收获的时候,我们把青菜和着面粉、鸡蛋做成了饼一起分享,孩子们品味着自然的味道,纷纷发出了对食物的礼赞:“太好吃了!”“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因为这里有我们的付出和爱。”“等我们的韭菜长大,等着吃我们的韭菜馄饨吧。”“哈哈,还有我们的小番茄呢。”孩子们理解了“有机”,理解了“绿色环保”。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一种真实的成长环境。孩子对生命成长的理解,对环境的理解,是在生命体验中完成的。”教育即生活,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教育,也是体验,是一种自然的体验。

春分: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正当时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也是踏青的开始。在民间,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野外挑野菜。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写道: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对孩子们而言,能够走进自然,挑野菜,可不止是辨识几种野菜增长见识的乐趣,更多的是亲近大自然,自由撒欢。然后,在家人的指导下,用野菜做一盆美味,和家人一起品尝春天的美味,增长的可不止是生活的技能,还有亲情。

实践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到操场挑野菜。“什么样的野菜才能吃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问。老师挖了两株野菜给大家看,告诉大家一株叫马兰、另一株叫荠菜,并让大家记住它们的外形然后到操场挑。“马兰的茎是红色的。”“马兰的味道闻上去有些清凉,像中药。”“马兰的确可以入药,多吃马兰可以达到清肝明目的效果呢。”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思路说下去。很显然,一节课时间挑到的野菜还不足以做一盘菜,于是,周末,孩子们和家人一起,到小区里,到乡下田间去找野菜,找完后又在家人的指导下完成一个马兰菜品。宋阳妈妈说:“从不认识马兰到做成凉拌马兰,用了足足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俩都是第一次玩这个,真长见识了。”严涵妈妈说:“这次用马兰做菜,看到他一板一眼地忙着择菜、洗菜,虽然动作不怎么熟练,但仍尽量做得有模有样。他炒菜时刚下锅的油溅到手上时扔了铲子,可并没有退缩,继续坚持完成炒菜,炒完后,他很有成就感。”

认识自然,从舌头开始。“不是所有的野菜都能吃的。”“我知道那些红茎的都是野生马兰,那些白茎的都是人工种植的。”“我奶奶说,清明前后要吃满三次马兰,眼睛就能保持明亮了。”很多东西是教室里教不会的,必须在生活中习得,这才是教育。

清明: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放假前一天,老师带领孩子们诵读了杜牧的《清明》,了解了清明习俗。大课间活动时,其他孩子都去跳绳了,冰冰和几个孩子却围在一棵海棠树下。老师好奇地走近一看,发现她们正用石子、树枝给几天前“葬下”的蜜蜂又新筑了一个坟茔,添了新土,插了海棠枝。冰冰一阵忙碌,跑去桂花树下,采摘了些桂花的果实,堆放在蜜蜂的坟前。“蜜蜂喜欢吃这个吗?”老师问。“哦,对哦,蜜蜂是吃花蜜的呢。”冰冰若有所思地走开了,再回来时,手里多了一捧桃花,担心老师批评她随意采花,还不忘加一句:“我是在桃树下捡来的。”于是,她把这些花撒在蜜蜂坟冢周围。这个过程不就是老师上午讲的清明祭扫仪式吗?

农历课程开设至今,已经走过五个节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对自然愈发敏感,对周遭的事物多了悲悯,对生命多了尊重与懂得。他们发现受伤的青虫,会回家喂养,直至它羽化成蝶。他们会救起路边的一条蚯蚓,放进自己的菜地。他们会为一只死去的蜜蜂难过,并郑重地为它举行一个葬礼。他们常常会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笔者以为,无论这个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革,科技创造什么样的奇迹,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永远不会改变。老师希望,关注自然,与自然对话能够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我们生命的终点系着自然。

朱永新教授说:“教室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教师的意义,就在于把儿童放在正中央,还儿童以生命,让教室与课程浑然一体,引领教室里的每个生命,穿越课程与岁月,一天天丰盈,一天天成长。

【王晓波,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黄蜀红

猜你喜欢

马兰野菜青菜
寻找野菜香
野菜烹饪中的注意事项
迟到的贺卡
我帮爷爷放绵羊
我终于不讨厌吃青菜了
饿狼
青菜爷爷
爱吃青菜的大公鸡
采野菜
又见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