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5-04于晓岩吴善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间歇插管鼻塞

于晓岩 吴善斌

【摘要】 目的 分析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nSIMV) 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行nSIMV治疗, 对照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 h, 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氧分数(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气管插管上机率、CO2潴留率、低氧血症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SIMV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 缩短呼吸支持时间, 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衰竭;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 比较研究nSIMV技术与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 月~2014年12 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6 例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金汉珍等[1]主编的《实用新生儿学》中新生儿Ⅰ型或Ⅱ型呼吸衰竭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畸形患儿, 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告知研究事项, 且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1例, 女25例;孕周31~36周, 平均孕周(33.01±1.58)周, 出生体重1230~1985 g, 平均体重(1265.10±19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3例。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给予固尔苏 100~200 mg/kg气道内滴入。

观察组患儿使用nSIMV 装置进行呼吸支持, 采用德国Stephan SIMV 呼吸机, 连接万用无创机械通气鼻塞。调节好呼吸机参数后进行呼吸支持治疗, 首先设置呼吸(R) 40次/min, 峰吸气压力(PIP) 20 cm H2O(1cm H2O=0.098 kPa),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5 cm H2O, FiO2 0.21~0.60。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病情, 根据患儿临床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 以维持PaO2 60~80 mm Hg(1 mm Hg=0.133 kPa), PaCO2 40~50 mm Hg, 经皮血氧饱和度(TcSaO2) 88%~92%。当R< 15 次/min, Pmean< 8 cm H2O, FiO2 < 0.4 时可撤机。

对照组使用Infant Flow System装置。初调参数Flow 8~10 L /min, 持续正压通气(CPAP) 4~8 cm H2O, FiO2 0.21~0.40, 维持PaO2 60~80 mm Hg, PaCO2 40~50 mm Hg, TcSaO2 88%~92%。nCPAP呼吸支持治疗后如CPAP<3 cm H2O, FiO2<0.4 时可撤机。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气指标、呼吸支持时间、治疗效果。血气指标包括PaO2、PaCO2、FiO2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6 h, 观察组患儿PaO2高于对照组, PaCO2、Fi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气管插管上机率、CO2潴留率、低氧血症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善通气, 纠正CO2潴留及缺氧状态。由于新生儿呼吸道系统发育不完善, nCPAP的应用能克服经气管插管的常规机械通气(CMV)产生的容量伤和气压伤造成的患儿呼吸机肺损伤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为有自主呼吸的患儿提供呼吸正压, 有利于气道扩张, 防止肺泡萎陷, 改善通气血流及氧合状态[2]。但nCPAP治疗时患儿常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导致严重CO2潴留, 需改行气管插管继续通气。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是在SIMV 治疗的基础上改良而成, 在患儿存在自主呼吸的前提下给予同步正压通气, 由患儿的自主呼吸触发呼吸机, 使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相结合, 能提高通气效率[3]。潘广贵等[4]研究指出, nSIMV 模式在有效呼吸支持的同时能减少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提高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 nSIMV治疗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血氧代谢, 缩短呼吸支持时间,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21-465.

[2] 汤勤丽, 高薇薇, 黄晓睿, 等.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32):5071-5072.

[3] 朱红利, 郑国方, 丁素芳, 等.比例辅助通气叠加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观察.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3, 33(10): 634-636.

[4] 潘广贵, 莫坤梅, 王志丹.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 2011, 31(8):726-729.

[收稿日期:2015-12-17]

猜你喜欢

间歇插管鼻塞
如何提高ICU气管插管患者的安全性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间歇锻炼健身更有效
间歇训练法在提高青少年耐力素质方面的应用
冠心病患者出现窦性停搏1例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
可视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在急诊的应用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