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04杨丽梅李青萌
杨丽梅++李青萌
摘 要: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大学城新校区由于缺乏历史文化积淀,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遇到了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切身感受、观察和思考,对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学校环境文化;学校设施文化
随着大学扩招,原来位于市中心的云南大学校本部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学子,学校空间发展亦极其有限,因此在云南省政府扩建大学城的统一规划下,原云南大学洋浦校区整体于2010年7月搬迁入位于昆明市呈贡县大学城片区内的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该校区位于关山水库东面,又是在平缓的小山坡上,是典型的“山水校园”。
一、校园文化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内涵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以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1]由此可见,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或者是否有意识地去构建,它都在变化与发展着,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员工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在高校的各项活动中共同培育和营造,并通过理想信念、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所蕴含、表达或体现出来的,得到高校师生共同认可的,具有趋同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2]但由于“制度文化提供了观察和理解人类行为和活动的钥匙或模式”,所以我们把“行为文化”理解为在制度文化层面下的具体的行动。[3]因此,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指学生在校园各种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主观因素。制度文化是在办学理念引导下,学校成员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是将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行为的物化过程,包括人际关系、行为准则以及规范化的学校制度和文化传统。物质文化是指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物质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充分表现了校园个性文化。[4]
“大学物质文化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的总体活动和布局、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具有教育含义的教育和教学场所以及校园环境卫生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实践基地、校园网、办公设备和后勤保障设施等。三是人力资本文化,主要指一批高水平、结构合理的课程和学科专业,一支具有人格魅力、学术造诣深和善于治学育人的教授队伍”。[5]
二、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学校环境文化问题分析
云大呈贡新校区依山傍水,校道整洁,不同功能的楼房高低错落,植物配置上力求将植物与地形相互融合,利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鲜花盛开,丰富多彩的四季景观呈现给师生的是大自然的变化无穷与多姿多彩。尽管云大呈贡校区环境优美,但在学校环境文化建设方面,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
1.历史文化积淀的缺乏导致师生归属感不强
“学校校园环境的规划布局、人文景点、标志性建筑、文体设施等是积淀了学校历史传统的物质文化载体,凝结着全校师生员工的传统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它们不仅反映了一种文化氛围,也使学校师生员工的情感得到启迪和升华。”[6]但由于新校区一般是建在很少有人文背景和文化遗产的城郊,而且建成时间不长,新校区师生普遍感到缺少人文环境的熏陶,对新校区的文化归属感并不强。
2.对有深刻内涵的道路或建筑名称缺乏解释和宣传,导致某些精神文化无法有效传承
校园内各种想依托老校区历史文化名人所命名的道路和建筑名称,例如“庆来西路”、“文典广场”、“中山邦翰楼”等等,学校只是将其刻在交叉路口的标牌上告知大家地点名称,而没有作任何宣传工作,很大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从外省外校考进来的学生只知其名而不知其内涵,更难以感受其中的文化底蕴。学生在没有受到其他激励的情况下甚少会主动去了解云大的历史和文化,这就仅仅是起着路牌指示的作用,远远达不到想移植老校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效果。
3.学校纪念馆常年关闭,无法发挥其教育与宣传功能
云大历史文化深厚,而校内建校90周年纪念馆却常年大门关闭,未能对师生起到普及学校历史、弘扬校园文化的作用。新生入学培训对学校的简介也只是一笔带过;学校图书馆虽有介绍云大的书籍,但区区几本,且每本数量有限,需要专门借阅并不方便。纪念馆不开放,难以发挥宣传本校历史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学校设施文化问题分析
呈贡校区在教学设备方面比较完善,具备各种电教化教室和电子阅览室以及学生会堂等,特别是2014年11月25日正式开放使用的号称“中国最美的十座大学图书馆”之一的呈贡图书馆,环境优雅,设施先进。但是,在其它设施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完善,体现在:
1.学校体育娱乐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城处于郊区,周边娱乐设施甚少。学校除在桦院附近有个较大的足球场,校医院附近有个篮球场和楠院附近有几个并不十分美观的体育室外,基本无其他的娱乐设施。除了学习,大多数学生常宅在宿舍上网,活动单一,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太阳能热水供应设备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
学校太阳能热水供应设备未能较好地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体现在大晴天热水储备供应量有限,而阴天则谈不上有热水可用。具体体现在:晴天时学校采取定时放热水,导致其它时间段有空的学生无法使用到热水;虽然在宿舍楼层另设有热水供应点,但是分时段并且每次限量接水,造成排长龙现象,不仅浪费学生大量的宝贵时间,而且由于资源稀缺容易导致发生争夺热水资源的不和谐现象出现;梓苑食堂附近设有澡堂,但因路程较远且需刷卡消费,极少有学生到此洗澡洗头。总而言之,尽管学校有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这个问题,但是笔者认为还是很不到位的,并不能切实地解决学生的生活之需,也让学生对学校难以产生归属感。
(三)学校人力资本文化问题分析
1.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课程比例偏低
研究生课程结构不合理,公共课程占的比例大大高出专业课程。以云南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例,2014年秋季学期公共课程四门,专业课只有一门;2015年春季学期公共课程四门,专业课程四门,在四门专业课程当中有三门属于管理大类的课程,而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则只有一门,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
2.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足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211的云南大学,师资力量却未能被充分利用起来。由于云大教师往返于本部和呈贡两个校区上课,很多时间都花费在路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十分有限,而学生平常也极少会通过邮件或者电话与老师交流,导致教师的学术知识和精神难以传给学生。主要由时间和空间造成的不同校区学生之间、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甚少,这或许是目前所有大学城普遍面临的令人担忧的问题。
三、完善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相关对策:
(一)学校环境文化方面第一,针对校园历史文化缺失的现象,应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学习和消化。首先,教师在入职之前应接受云南大学历史文化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校园历史文化培训不应只是局限于一个讲座,而应该进行全面的、深入的专业教育和系统培训,甚至要对被培训者进行考核。其次,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校园历史与文化。具体做法包括定期开展校园历史与文化的知识竞赛、开设校园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相关课程,等等。
第二,针对校园的道路与建筑物名称的内涵,应进行解释和宣传。首先,在发放给新生的《学生手册》后面附上解释校园道路与建筑物名称由来和意涵的小册子,提醒新生入学了解。其次,在道路或建筑物的旁边加一个简单的解释,或附上微信二维码,让感兴趣的人通过扫描微信浏览更多的知识。
第三,针对建校90周年纪念馆,应派专职人员管理,让它充当一个文化展览馆,设置固定时间开放,让所有想参观的人凭有效证件(如身份证、学生证等)免费入内参观。
(二)学校设施文化方面
第一,针对学校体育娱乐设施少的问题,学校应当合理规划空间,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完善体育设施,增加娱乐园地。比如,利用校园里有大片草坪和斜坡的地方建造一个高尔夫球场;在研究生宿舍附近腾出一个室内作为桌球馆。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像高尔夫、桌球这类活动,可能更能吸引他们。考虑到成本和管理问题,学校对这类活动可以适当收费。
第二,针对太阳能热水供应设备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问题,学校应当增设电热水器,实行刷卡计时收费。有热水时使用太阳能设备,无热水时换用电热水器,这样可避免“靠天吃饭”这种差强人意的生活方式,能较大地满足学生的日常之需。
(三)学校人力资本文化方面
第一,针对专业课程偏少问题,学校应当合理编排课程,分配好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尤其应当增加专业相关的课程,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学习有所区别,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针对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足问题,应当从原因入手,通过以下办法来解决:(1)相关编排课程部门要注意错开一个教师在两个校区的上课时间,不但要避免上课时间重叠,还应尽量避免课程时间紧凑,防止因交通堵塞造成教师迟到和得不到休息,从而影响教学质量;(2)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与自已进行沟通,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3)学生应当学会“厚脸皮”地与老师打交道,不要因为和老师关系不亲近或导师太忙而不敢打扰。如果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学生又怎能传承导师的学术知识和精神呢?(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明骏.加强文化融合与交流.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J].职业教育,2015(2):40.
[2] 杨高.从文化内涵与文化结构视角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39-40.
[3] 董云川,张建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云南大学个案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313.
[4] 王晨飞,李亚.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建设——以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9):256.
[5] 董云川,张建新.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云南大学个案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310.
[6] 赵玺,苟世祥,陆婧.论高校多校区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