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遮掩掩改名潮
2016-05-04童孟侯
童孟侯
摄影家陈丹路是我哥们儿,可我给他寄贺卡时老把他的名字错写成“陈丹露”。他数次警告无效,给我回寄贺卡时,便把我的名字统统加上反犬:猛——猴!我真个啼笑皆非,凶猛的猴子不就是大猩猩嘛,挨得上吗?后来,我给小朋友写童话的时候,干脆用了“猛猴”这个笔名,孩子们倒也觉得这个猴哥挺好玩儿。
1982年,我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说的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船员劳务出租到外国老板的远洋轮上当劳工的事儿,书名叫《无魂航线》。我的意思是中国船员虽然赚了几千美金高高兴兴回国了,但是把魂丢了,他们受到的是心灵上的奴役,这是新的海上劳工。
出版社三审通过,同意出版。然而,长篇上架之后,书名却被改为《一个吧女和七个水手》。我的天哪!为什么成了如此低俗的书名?编辑在电话里回话:书容易卖嘛。
对此我一直闷闷不乐,直到有一天得知《水浒传》被外国人翻译后,书名改成《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我的心潮即刻平静了,连中国名著都被数字化了,更改我的书名,那是瞧得起我!
上海人把山寨版的东西称作“大卡”。然而同样读作“daka”,眼下这个“大卡”已经改了一个字,叫“大咖”,那就不是假货的意思了,而是指某方面的达人、很厉害的高手。
数月前我到爱尔兰的都柏林旅游,车子开过詹姆斯门大街的一家啤酒工厂,忽地瞧见上边儿写着硕大的“GUINNESS”。好生眼熟啊,吉尼斯世界纪录不就是“GUINNESS”吗?你的啤酒是世界第一?
坐在我旁边的驴友证实说:最早的吉尼斯就是爱尔兰这个黑啤的名字,后来这家啤酒公司觉得好玩儿,就出版了一本仅有一百多页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没想到创“世界纪录”是很对西方人胃口的,从此,洋人们千方百计创造各种离奇古怪的纪录,以列入这本大全为荣。后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名气完全盖过了“吉尼斯黑啤”。
商机来了,上海有人就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经营组织创各种世界纪录的竞赛,收集、申报、审核、确认……搞得热热闹闹,数年搞下来,渐渐也就有了知名度。那么它也叫“吉尼斯”吗?不,只改了一个字,叫基尼斯。据说这个基尼斯好像和吉尼斯有过合作,后来分道扬镳了。但不了解内情的人,怎么分得清楚,还以为译法不同而已,哪晓得“基尼斯”是大卡的吉尼斯?读起来完全一样,貌一看也差不多。
如果说大世界基尼斯做事还算一本正经,那么改名这件事到了文艺界就是一件很随意的事儿了,分分秒秒就给改了:李美林改成李玟,王靖雯改成王菲,刘福荣改成刘德华,陈港生改为成龙,萧雅之改为萧亚轩,蔡宜凌改成蔡依林,汪建刚改成汪涵,尤智勇改成尤勇,李桂珍改成白玉霜,连76岁的唐杰忠也把自己的“心”去掉,改成唐杰中……
明星的名字可以变,电影电视的名字更可以随意改:《雪狼》改成《悬崖第二部》,《宫》改成《甄嬛前传》,《深白》改成《结婚进行曲》,《姹紫嫣红开遍》改成《攻心》。更有甚者,《天道人道》摇身三变,改成《菊子》《被欺凌的女人》和《地主家的女人们》……反正拍摄是一个名儿,播出是一个名儿;地面频道是一个名儿,卫视上星是一个名儿;原著一个名儿,剧集是另外一个名儿。
中国人喜欢改名,外国人也一样:索尼(SONY)原来的名字叫东京通信工业公司,埃克森(EXXON)原来叫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实践证明,改名对于他们来说是成功的。
当然,有些个名儿是改不得的,不信查一查票务网站,世界上有多少个剧团都在演《白雪公主》,票房都很好,并且持续的、连年的好。倘若改一个字叫《黑雪公主》,或者叫《白血公主》,估计一张票都卖不掉。
(摘自《上海采风月刊》 图/李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