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原本是“酥州”
2016-05-04沈宏非
沈宏非
听苏州人吵架,吃苏州菜,一个外地人会获得相近的感受——“浓不鞔胃,淡不槁舌”。这一苏州菜的口感标准,同样适用于苏州人吵架时的“口感”和旁观者的听觉,既不像川菜那么“猛”,又没有粤菜那么“生”。浓郁止于“浓到化得开”,清淡又不至于淡出鸟来。孔子的中庸哲学体现到口感上,就是苏帮菜的这种完整和圆满——说到完整和圆满,苏帮菜的最后一个技术标准“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无疑在“形而下”起到了关键作用,代表作见“母油船鸭”(又名“母油整鸭”)或“松鼠鳜鱼”。
但是苏州菜的甜,对于外地人来说,绝对也算是一种刺激。苏州菜为什么甜?多方对此聚讼不休,苏州人自己也莫衷一是。有人说此乃历史上受到“重甜”的宋代中原士族南下的影响,也有人觉得其实苏州菜并不甜,甜的只有那几道,偏偏那几道名气太大,游客又爱,遂有“苏帮菜等于甜”之误。事实上,苏州菜里的甜味集中在红烧及糖醋部分,糖的加入,目的无非是为了厚其味,润其色。咸甜味型的,必须保持“甜出头,咸收口”,如“樱桃肉”;糖醋类的,酸甜必须保持绝对的平衡,任何一方都不可“出头”,比如“松鼠鳜鱼”。
不过,我个人倾向于采信“石家饭店”毕师傅的解释,即苏帮菜里许多名菜都出自“堂子菜”,又名“书寓菜”。这些红尘中一二等风流富贵之地,酒菜一向精益求精,客人又多因吸食鸦片而导致味觉迟钝,堂子里的私厨于是在口味上加重刺激来讨好。
或问:抽大烟不独苏州,旧中国烟馆堂子之盛,一如今日之网吧,何以京、沪等地的堂子菜就不甜?我想到的可能性是,京、沪本身口味偏重,要迎合烟客,再加重就是。苏帮菜本来清淡,于是剑走偏锋,向甜的方向突围。
对于一道经典的苏州菜来说,“甜”“软”“糯”这三个字缺一不可,整合在嘴里就是一个“酥”字,苏州原本是“酥州”。我的建议是,一箸苏州菜入口之前,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味觉期待和口感分析调整到喝葡萄酒的状态,就不至于被“甜”所淹没,事实上,苏州菜里经常用到的红曲之类,往往甜得虚无缥缈而且变化多端,如果不用心捕捉并耐心“审问”,转瞬间便逃之夭夭,一顿饭吃下来除了一“甜”到底,投箸四顾茫然,不知所云。理想的“甜蜜蜜”,带来的应该是“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一时想不起”式的荡气回肠和怅然若失,而绝非“是腻,是腻,梦见的就是腻”!
说到底,糖以及糖分在菜肴里的多寡,是权力与富足的象征。同为川菜,但盆地的成都菜却比山地的重庆菜更加油腻,也是同样的道理。味觉上的遗传基因很难发生突变,不管你爱与不爱,都是历史的尘埃。
(摘自《苏州杂志》 图/陈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