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那么接近诺奖
2016-05-04徐昕
徐昕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番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可是转眼之间,已经11年过去了。
对于学习瑞典语言文化的人来说,诺贝尔奖是一个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话题。它就像一个“生物钟”:每年当第一个诺贝尔奖项的得主揭晓的时候(通常会在10月4日左右),我就知道十一黄金周已经过半了;而当诺奖得主们去斯德哥尔摩领奖的时候(12月10日),这一整年也快过去了。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前夕,媒体上的一条新闻勾起了我很久以前的一个回忆。那条新闻是这样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乌尔佳·布特纳教授说,物理学奖评委会每年都会向中国的大学发出邀请信,希望联系上物理学领域的教授,继而由他们向评委会推荐物理学奖候选人,但是多年来几乎未得到来自中国的回复。”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多年来错失了很多参评诺贝尔科学奖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大约是在2001、2002年左右,我曾经接到过一封这样的信,那是瑞典文学院寄来的,信里让我推荐心目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人选。那时候我才刚刚参加工作,瑞典这扇大门才刚刚向我开启,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跟这个国家有关的资讯向我涌来。对于这封信,我并没有予以太多的关注,以为它就是一个“民意调查”,或者是一个广告。我还记得当时我跟老教授聊起这事,老教授想了一想,说:“嗯,我觉得应该推荐一下巴金。”当然,聊天终归只是聊天,老教授的这个建议,我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就像信箱里无数的广告一样,这封信很快就被我忘到爪哇国去了。直到很多年后,有一天我给学生上国情课,讲到诺贝尔奖的时候,用了瑞典文学院的一篇材料,里面讲到:“为了刺激提名,诺贝尔委员会通常在每年秋季向600~700位符合推荐条件的收件人(个人或组织)寄去信函,邀请他们提名下一年度文学奖的候选人。”——这时我才猛然意识到,当年的我,很有可能就是那600~700位收件人之一。
接着往下读这份材料,我更有一种痛心疾首的感觉:“每年通常都会收到350个建议。”——呃,也就是说,有大约一半的收件人没有给瑞典文学院回信,而我显然就属于其中之一。从那一年以后,十多年了,我印象中再也没有收到过瑞典文学院的信件,我想,我可能已经被他们拉入黑名单了吧。
细想起来,因为所学专业“近水楼台”,所以我跟诺贝尔奖的“亲密接触”还真是不少。大约是在2001年,我还在读大学,有一天上文学课,上到一半教室里来了几个瑞典客人,其中有一位坐在轮椅上,是我们外教请来的著名作家。他在我们班里朗读了几首他写的诗,其实那时候我们都没听懂,也不知道怎么跟作家互动,半堂课就那么迷迷糊糊地过去了。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得奖的是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默,媒体上纷纷贴出了他诗集的中文版封面。我一看,我书架上就有一本啊!一想,不正是当年那位坐轮椅的作家送的吗?——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他就是特朗斯特罗默。
还有一次是在2004年,我去瑞典进修,11月的一天,一位同事兴奋地跑来告诉我,她收到了瑞典相关部门寄来的信,里面是一份邀请函,“我们”将受邀去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参加12月10日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彼时我正要出门,打算拎着个大箱子去周游瑞典,听到这个消息当然兴奋不已。那次旅行我拜访了很多瑞典朋友,每到一家都告诉他们我要去现场观看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了,朋友们都替我高兴,说身为瑞典人他们都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纷纷给我出主意,应该穿什么样的正装,还说到时候会在电视里找我的镜头。
旅行结束回到家,我这才顾得上打开信箱,可是里面空空如也!这是怎么回事?我赶紧给相关部门写了一封邮件,告诉他们我的同事收到了邀请函,而我那份似乎寄丢了,请他们再寄一遍给我。我很快就收到了答复,读那封邮件的时候,我简直汗如雨下。信里说:他们其实只有一张票,所以从上百位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中抽取了一位幸运者,我的同事被抽到了,而我并没有……
12月10日晚上,同事华丽丽地去参加了颁奖典礼,我则落寞地坐在电视机前看实况转播。我永远都记得,那一年的文学奖得主是耶利内克,她因为有“社交恐惧症”而没有去斯德哥尔摩领奖。时间过得真快啊,这番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可是转眼之间,已经11年过去了。
摘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