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醉茶香

2016-05-04湖南柳笛

金秋 2016年22期
关键词:柳笛幽香甘醇

◎文/湖南·柳笛

沉醉茶香

◎文/湖南·柳笛

一直对范仲淹关于茶的美句印象很深:“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人有贤惠,茶分等级,范翁定是遇上了好茶才如此赞赏的。何谓好茶?色、形、味俱佳者乃好茶。这样对好茶定论大概是毋庸置疑的标准了,范仲淹这两句诗赞美的是前二者,大约他当时是远远地在看,还没有开始品尝茶汤,所以他只描绘了茶的“绿尘飞”和“翠涛起”。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喜欢上了“绿尘飞”和“翠涛起”。

有道是山青而茶绿,水秀而茶清,花艳而茶香,可见美好环境是出名茶的基本前提。试想,采茶女们于半山间采茶,纤手伸缩之间,那雀舌那秀芽如春雨蹁跹纷纷飘进茶笼。不禁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写采茶的诗句:“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诗人因为懂茶,所以也欣赏采茶的人。他笔下嫩如绿云的春茶和优雅姿态的采茶女,无疑是茶山美景。

曾有幸参观过一次茶艺表演,表演在一个山庄的大厅举行。观众坐定,两朵白云从幕后飘飘而出,那是身着侧边扣宋服的两位茶仙,一袭素装上点缀着星点嫩绿,轻携着一缕茶的芳香,嘴微抿,步略轻,仿佛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伴随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声,她们的纤纤玉手动作优雅,净心洗尘,轻移茶具,缓缓温杯,匀匀量茶,将玉壶壶嘴儿贴近明净若空气的水晶茶杯,倾沸水入杯,又将壶上提而水不断,再将壶嘴下移注水,然后提壶上移。如此往复三次,但见那杯水中,或雀舌,或秀芽或翠剑,绿云翻滚,景态万千,若群鹤之舞于中天,似翠虾之沉于沧海。看得人们屏住了呼吸,惊呆了眼眸。稍倾,茶香缥缈,芳气袭人。美轮美奂的茶艺表演,为我们当代人再现了历史古韵。想当年,范翁在欣赏精彩斗茶时亦有感叹:“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范翁已经提到茶之味茶之香了,可是我们还只是远观着茶艺,未曾近处欣赏,更不要说那茶中的兰芷之香了。我正思想着,茶仙翩翩来到面前,给我们分别呈上一杯刚刚冲泡好的滴翠。我细看杯中尤物,多为雀舌,尖尖细影,纤毫显露,色泽绿润,纷至沓来,仿佛友朋相邀远涉而至……

一缕茶香入鼻、进喉,浸润了五脏六腑,浓郁而又幽香。我迫不及待地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认真呡尝,细细感味,清涩中带甘醇,甘醇间含暗香,馥郁持久,回味无穷。再呡一口,感觉额头处有一瞬间的清新和透亮。

再注沸水入壶,水晶杯里那纤细的茶叶落定,只见茶汤翠中略黄,透明如染。饮一口,香味醇和馥郁,悠远绵长,袅袅婷婷散布在空气中,远远地都能闻到些许的幽香。

之后,我便离不开茶,只要有空,便会撮几许雀舌到青瓷茶壶里,开汤注之,坐下慢斟细饮。那翠绿的汤色,那醇厚的韵味,仿佛自己沉浸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刻,久久不愿起身离去。

猜你喜欢

柳笛幽香甘醇
固体杂质对天然气脱水用三甘醇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天然气脱水过程中影响三甘醇性质因素分析*
柳笛
一缕幽香
剑客
幽香的女人
吹柳笛
测定聚酯中二甘醇含量的色谱参数探讨
故乡
你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