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永不老 赤心胜晚霞
——记陕西省渭南市老年大学民乐团
2016-05-04武茵茵
◎文/武茵茵
音乐永不老 赤心胜晚霞
——记陕西省渭南市老年大学民乐团
◎文/武茵茵
在陕西渭南,有这样一群人,怀着对音乐的挚爱,用一生的热情追逐着音律的和谐优美;有这样一群民间艺术家,不计得失不求名利,只为了和热爱音乐的人分享美妙的旋律;有这样一个大家庭,浓浓的亲情把每个人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近渭南老年大学民乐团,就走进了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中。
在渭南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中,“老年大学民族乐团”是一个频频被提到的名字——
“一炮而红”的首场演出:2008年12月30日在市人民剧院,刚刚正式成立的民族乐团为市上四套领导班子汇报演出,高水平的演奏让人耳目一新;
2015年多次为市委政法委、市委老干局、市财政社区、群众文化艺术大舞台等组织的“四进”和美丽乡村建设及文化惠民工程下基层汇演,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2016年渭南市春节晚会上,一曲《火红夕阳乐新春》又赢得了满堂彩……
成立八年来,渭南老年大学民族乐团以不断提高的演奏水平,逐渐丰富的节目内容,日臻完善的表演风格,在秦东大地及全省老年大学艺术团体中,树起了自己独特的“金字招牌”。
自乐班长成民乐团
由2008年成立时的二十多人,发展到现在八十余人,不仅有一定演奏水平的中老年音乐爱好者,还有部分青年音乐工作者;由单一的乐器演奏,到涵盖秦腔、舞蹈、歌唱多种表演形式;由表演时的单声部到多声部……民族乐团演出阵容一天天强大,到目前已先后排演了六十余首传统名曲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经典优秀曲目,在渭南地区已具有独特影响力。
“乐团的良好发展,总结起来就是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民族乐团现任团长康勇说。
“天时就是国家对老龄事业的高度重视,市领导对乐团的大力支持,有了这些重视和支持,乐团才能由小到大,由一个小小的民乐班发展成自乐班,再到现在的民乐团。”康勇说,在乐团排练场地、时间和经费等问题上,学校一直大开“绿灯”,努力把民族乐团作为老年大学的特色品牌重点打造与推出,弘扬民族文化,服务广大市民。
还有,更重要的是人和。这一点,许多老团员感受颇深。
“大家加入这个团体,最根本的还是因为个人对音乐的执着爱好,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到现在。”民乐团二胡演奏员、原渭南日报社社长兼总编李宝群说。他自幼喜爱音乐,中学时就吹笛子,上了师范以后又开始学二胡,并坚持多年不间断。他觉得,民乐团给每一个热爱音乐又有一技之长的人提供了一个展示、提高的平台,大家在这里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提高,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专业技能,精神上的愉悦无可替代。
乐团的发展壮大,最根本的落脚点还在于多出精品,广纳人才是必由之路。从民乐团的首任团长白润峰到现任团长康勇、副团长张怀远,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乐团好多人都是某个领域的“顶尖高手”,他们有的是慕名而来,还有的是团领导四处寻访、三顾茅庐请来的,比如采访中大家反复提到的徐老师——徐忠臣。他是渭南群众艺术馆的老师,今年已经72岁了,多年来一直承担渭南市少儿春晚的总导演。多才多艺的他,不仅会演奏打击乐,还是一个很棒的大合唱指挥。周致民是乐团的大提琴手,年轻时在部队文工团就是专业演奏员,转业后回到地方,组建了韩城矿务局文工团,1991年调中国神华集团文工团担任业务团长,后又到中央音乐学院教育系进修,多年来创作了80多首曲目。退休后,他打算为一生都在从事着的文艺工作划个句号。他回到渭南,把老母亲接到身边,准备颐养天年,但和民乐团的领导接触后,他被团领导的真诚和热情感动,又一次回到了乐队中,拉起了大提琴。
陈长太是笛子演奏员。早年间他曾在部队军乐团吹长笛,转业到畜牧兽医站后,闲暇时间也经常一个人吹奏,退休后到了民乐团,学会了和大家的配合,每当完成一首乐曲的合奏,真是非常开心。尤其是随乐团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更让他体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亲情友情热情
“乐团就像一个大家庭,两位团长就像家长一样,拿每位团员当亲人,浓浓的亲情,让人来了就舍不得离开。”谈起在乐团的感受,打击乐演奏员张兰香激动了。“小时候过生日,我妈总会特意给我煮两个鸡蛋,那感觉真幸福!后来进入社会,忙事业忙家庭,基本上把这事忘了。没想到,进了民乐团,每个生日,都会收到真诚的祝福……”
团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团员生日联谊会”,当月过生日的团员,会收到温馨的生日贺卡和祝福,大家一起庆祝,合影留影,共同“珍藏过去,享受现在,迎接未来”。
“和在单位上班时不同,在这里,更多的是情感上的自觉自愿。”周致民说,这些年,不管哪个团员家里遇到儿女婚嫁、老人去世等大事,团领导都会带团员前去帮忙。2015年,乐团就在三个团员孩子的婚礼上演奏助兴,效果非常好。
张兰香的爱人也在乐团,担任秦腔演唱。前两年,儿子生病,他们还要腾出精力照顾孙子。在最困难的时候,团领导代表大家去探望,鼓励他们打起精神渡过难关,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大家一起想办法。现在,只要乐团有演出,他们都会推掉所有事情,风雨无阻地前来。
爱需要回应,感动是互相的。在团长康勇的印象里,每次演出时,团员都一起行动,打扫卫生、搬乐器、布置舞台……每次排练,几位女团员还会早早烧好开水,给大家添上。在一起排练演出,大家的相处是和谐的,心情是愉快的。作为一个组织者、服务者,他更多的是感谢大家的配合和理解,这么多年的相处,虽不是家人却胜似家人。
而让副团长张怀远难忘的是2015年的一场风波。当时他去北京看孙子,康团长做手术,还有几个骨干碰巧都有病住院了,此时,一位副团长却带走了十几位团员,另外成立了一个乐队……民乐团似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刚做完手术的康勇,打电话从北京叫回了他,又联系了几位骨干团员,大家连夜开会,最终统一了思想:坚定不移地走群众文艺路线,做最接地气的文艺团体。同时联系各方面,组织了几次大型演出,提振了乐团士气,重树了大家信心。
这种贴心的、细节上的关怀,让团员们找到了自信和归属感。
薛春友是乐团的笙演奏员,小时候就喜欢吹拉弹唱,十几岁时一入伍就是文艺兵,1990年从海政歌舞团转业到地方,从事着和音乐无关的工作,那些爱好就渐渐搁置起来。退休后,他又把那些“宝贝”翻拣出来,有空就到公园吹奏。被乐团的竹笛演奏员高宝堂发现,积极向团里推荐,请他加入民族乐团。最初老薛信心不足,但乐团的每个人都很努力,有一种良好的互学互帮氛围,也促使他每天加紧练习,很快就找回了状态。2013年,他的笙独奏《傣乡风情》在全省老年大学艺术展演中获二等奖。现在,他每天晚上都要练习一两个小时,吃饭香睡得好,若是一两个礼拜不排练,心里就空荡荡的。
田泽民是二胡演奏员,一直在单位的工会工作,本来就有很浓厚的“文艺气质”。退休后,团领导拉着他的手,带他走进了民乐团,他不仅再次找到了发挥特长的平台,身体和精神状态也更好了。因为他对电脑和摄影比较精通,自然而然又担负起了团里的宣传工作。团里的演出活动,基本上都是他整理资料和图片。采访时,记者需要一些以前演出的照片,这位快七十岁的老人自信地说:“没问题!我那里都有,你留个QQ,我给你传。”
让民乐之花大放异彩
“这是一群不计得失不计名利的老艺术家。”渭南老年大学校长张文龙说。乐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个性,但在集体活动中,总能从大局出发,配合默契,一次又一次完成学校或市上的演出任务。这些演出,基本上都是公益的、免费的,最多就是管大家吃一顿饭。有些大型活动中,民乐团会被邀请担任一些单位的大合唱伴奏,人家会给一点报酬,这些钱就成为团里的活动经费。“在当下,虽然各种文艺演出很多,但基本上都是‘没钱免谈’,相比之下,民乐团的这些同志真的是高风亮节高素质。”渭南老年大学教务长左亚鹏也深有感触。
团员们至今难忘去年赴澄城县和潼关县的两次“文化下乡”活动。大家带着乐器车马劳顿,都有些疲惫。家里没人看孩子,参加演出的张兰香和老伴把小孙子也带上了,孩子晕车,吐得一塌糊涂……但到了演出地点,稍事休息,大家依然精神抖擞地完成了演出,当地群众反响热烈,纷纷表示以前从没有现场看过这种演出,感觉“美得很”!这也让团员们信心大增,决心将“为群众演出”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