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大军“炒鸡蛋”震惊全球
2016-05-04
本报特约记者 王晓雄 本报记者 倪浩
自3月份以来,中国期货市场变得异常火爆。令人惊讶的是,这轮热潮并不局限于螺纹钢、铁矿石等工业品种,甚至还扩散到鸡蛋这种平日并不显眼的农产品。《华尔街日报》和摩根士丹利都表示,是投机性炒作推高了中国期货价格。
期货价格大涨未必影响蛋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国。3月初至今,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合约从3015元/吨大幅拉升至4月29日的4029元/吨,涨幅超过30%。4月份的交易量同比大增19%。
但事实上,现货市场的鸡蛋价格比一年前有所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无论与3月初相比还是与去年同期相比,鸡蛋现货价格都在下降。
东证期货高级顾问方世圣3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随着利率的不断降低,货币供应量加大,资金在寻找更为有效的投资管道,“鸡蛋期货价格大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或者基本面的支撑,有些资金看到了这一品种里蕴含的市场机会。”
期货专家方世圣认为,鸡蛋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构成中的比重非常小,并不会影响CPI。《纽约时报》分析认为,通常,期货价格变动需要几个月才能传导到农贸市场。如果大宗商品热潮退去,那么农贸市场的鸡蛋价格可能不会受到影响。
钢铁棉花刚刚冷却
据路透社3日报道,中国的钢铁和铁矿石期货价格周二下跌4%。而在此之前,螺纹钢、铁矿石、大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今年以来,铁矿石和焦煤期货价格上涨40%。4月21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共成交2.23亿吨,超过中国全年的螺纹钢产量。
“中国最新一波投机性炒作推高价格行为震惊全球市场”,彭博社援引市场分析师的话如是说。上周,上海、大连和郑州的交易所纷纷上调手续费或向投资者发布风险警示,以冷却这股涌向大宗商品的热潮。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恢复平缓。
投机性资金或是推手
《纽约时报》援引全球最大金属和石油贸易商托克首席经济学家萨德·拉希姆的话称,中国一季度新增的流动性规模空前,其中的一些变成了投机性投资。中国央行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新增人民币信贷4.61万亿元,同比增加25.3%。英国标准人寿投资公司新兴市场经济学家亚历克斯·沃尔夫的评价则更加直接,“中国商品价格失控、交易量飙升,只不过是非理性繁荣。”
彭博社评论称,在大宗商品需求出现回暖迹象、中国股市跌幅位列全球之首和企业债收益率即将创下一年多来最大单月涨幅的情况下,中国投资者大军一窝蜂似的涌入原材料市场。
中国期货专家方世圣也认为,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市场上资金充裕,但是投资渠道太过有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