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虬髯客传》的版本流传与作者问题

2016-05-04罗立群陈灵心

文学与文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李靖流传

罗立群陈灵心

《虬髯客传》的版本流传与作者问题

罗立群陈灵心

《虬髯客专》是唐传奇名篇,其版本问题没有引起研究界的关注。本文在对《虬髯客传》重要版本比对、梳理之后,发现后世流传且影响较大的版本《太平广记》本和《说郛》本存在较大差别,应该分属两个不同系统。关于《虬髯客传》的作者,目前学术界有杜光庭、张说、裴铏三种说法。本文结合版本流传、作者署名与文献著录作综合考察,认为《虬髯客传》最初是单行本流传,没有作者署名。后世流传的署名,应该是删改本的作者。

《虬髯客传》版本 作者署名

《虬髯客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兴趣。以往研究大都从历史背景着眼,探讨此篇的创作题旨与作者问题,虽然研究取得了相当进展,但由于史料的缺乏和研究方法的单一,致使研究者在某些问题上争论不休,无法达成共识。本文试图从《虬髯客传》的版本入手,通过比对分析,对这篇小说的版本流传及相关问题作一次深入性的研究,以期拓展、深化《虬髯客传》的研究领域。

一 《虬髯客传》的版本异同分析

《虬髯客传》的版本多而杂,现存较早的具代表性的版本有以下几种:(1)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卷四(存《道藏》洞玄部传记类,又见《云笈七签》卷一一二),(2)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一九三,(3)宋王谠《唐语林》卷五,(4)元陶宗仪《说郛》卷三四(涵芬楼本,又见宛委山堂本《重编说郛》卷一一二),(5)明顾元庆《顾氏文房小说本》本,(6)明刊本《剑侠传》四卷本,(7)明陆采《虞初志》本。上述各本均刊刻于明代以前,而清代以后的版本刊刻时间较晚,又都基本沿袭《说郛》本的文字,故不予讨论。

为了明了版本的演变情况以及各本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上述版本的文字作了一番认真的梳理,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差别处列表进行分析。因为《道藏》本与《云笈七签》本的文字基本相同,《说郛》本与《重编说郛》本的文字也基本一致,因此只列举其中一本。

《道藏》本 《太平广记》本 《唐语林》本 涵芬楼《说郛》本《顾氏文房小说》本 《剑侠传》四卷本 《虞初志》本称呼李靖为“靖”。称呼李靖为“靖”。称呼李靖为“靖”。称呼李靖为“公”。称呼李靖为“公”。称呼李靖为“公”。称呼李靖为“公”。虬须客道兄者,不知名氏。缺此句。 虬须客,姓张氏,赤发而虬须。缺此句。 缺此句。 缺此句。 缺此句。缺此句。 缺此句。 缺此句。 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缺此句。 而拂妓临轩指吏问曰:“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吏具以对。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无复知所负荷,有扶危持颠之心。缺此句。 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张熟观其面,妓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靖,令勿怒。张氏熟视其面,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令勿怒。张氏熟视其面,一手映身摇示靖,令勿怒。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公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张熟视其面,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缺此句。 讫,乘驴而其行若飞,回顾已远。靖与张氏且惊惧。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失。公与张氏且惊且惧。张熟视其面,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张熟视其面,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张熟视其面,一手映身摇示公,令勿怒。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失。公与张氏且惊且喜。文靖素奇其人,方议匡辅,遽致酒迎之。文静素奇其人,方议论匡辅,一旦闻客有知人者,其心可知,遽致酒延焉。文静素奇其人,方议匡辅,一旦闻客有知人者,其心可知,遽致酒延之。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失。公与张氏且惊且喜。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失。公与张氏且惊且喜。言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回顾已失。公与张氏且惊且喜。文静素奇其人,一旦闻有客善相,遽迎致之。贞观中,东南夷奏:贞观中,靖位至仆射。东南蛮夷奏曰:贞观十年,靖以左仆射同平章事。东南蛮奏:文静素奇其人,一旦闻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文静素慕其人,一旦闻有客善相,遽遣使迎之。文静素奇其人,一旦闻有客善相,遽致使迎之。贞观十年,公以左仆射平章事。果南蛮入奏曰:乃知真人之兴,乃天授也。岂庸庸之徒可以造次思乱者哉!乃知真人之兴,非英雄所冀,况非英雄乎?人臣之谬思乱,乃螳螂之拒走轮耳!是知真人之兴,非英雄所觊,况非英雄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扼辙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言哉!贞观十年,公以左仆射平章事。适南蛮入奏曰:贞观中,公以左仆射平章事。适南蛮奏曰:贞观十年,公以左仆射平章事。适南蛮入奏曰:乃知真人之兴也,由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业,岂偶然哉!乃知真人之兴也,由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乃知真人之兴,由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乃知真人之兴也,由英雄所冀,况非英雄者乎?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说郛》本、《顾氏文房小说》本、《剑侠传》本和《虞初志》本四个版本的文字几乎相同,应属于一个版本系统。《道藏》本、《太平广记》本、《唐语林》本的情况较为复杂。《道藏》本文字简洁,不加修饰,而《太平广记》本则踵事增华,细腻生动,但其某些相同处揭示出两个本子之间的独特关系。两个版本都称呼李靖为“靖”,不作“公”;也没有“我皇家垂福万叶,岂虚然哉”的句子。在灵石旅舍,虬髯客卧看红拂梳头,李靖怒,红拂“一手握发,一手映身摇示”,诸本均无“一手握发”四字,唯《道藏》本与《太平广记》本共有。又如李靖、虬髯客试图通过刘文静拜见李世民,诈称虬髯客懂面相,刘文静“素奇其人,方议匡辅”,立刻促成此事。《说郛》、《顾氏》等本都缺“方议匡辅”四字,而《道藏》本与《太平广记》本有之。再如虬髯客入主扶桑国的时间,各本皆作“贞观十年”,《道藏》本、《太平广记》本作“贞观中”。另外,李靖谒见杨素后,《太平广记》本:“而拂妓临轩指吏问曰:‘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吏具以对。”《说郛》诸本作:“而执拂者临轩指吏曰:‘问去者处士第几?住何处?’公具以对。”《太平广记》本是红拂妓问吏,吏回答。而《说郛》诸本则是红拂妓指使吏去问个明白,所以不是吏回答,而是“公具以对”。这些证据说明《太平广记》本与《道藏》本关系独特,可能有共同的祖本,而与其他版本存在较大差异。

《唐语林》本比较特殊。与《道藏》本、《太平广记》本一样,这个本子通篇(只有一处除外)称“靖”,不作“公”。此本略去李靖见杨素的情节,而以“虬须客,姓张氏,赤发而虬须”一句开篇,这种首句点明主人公的写法和《道藏》本相同(《道藏》本开篇云:“虬须客道兄者,不知名氏”)。此本和《太平广记》本也有相同处。虬髯客与李靖夫妇第一次分别,乘驴而去,其行若飞,李靖夫妇“且惊且惧”,《太平广记》本作“且惊惧”,《说郛》诸本则作“且惊且喜”。又,刘文静乍闻虬髯客要给李世民看相,“文静素奇其人,方议匡辅,一旦闻客有知人者,其心可知,遽致酒延之”。此处文字与《太平广记》本几乎完全相同,只有一字之差,而与《说郛》各本文字差别很大。除了与《道藏》本、《太平广记》本有诸多相同之外,《唐语林》本与《说郛》本、《顾氏文房小说》本、《剑侠传》本、《虞初志》本也有着相同点,我们可以从表格的比对中明显地看出来。《唐语林》本的这些特点,说明它与各本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它的祖本应该与《道藏》本、《太平广记》本的祖本相同或很接近。此外,它与《说郛》本及其他明刊本也有着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唐语林》本有些文字与各个版本都不一样,如李靖与红拂逃奔太原途中,入住“灵桥驿”,别本均作“灵石旅舍”①《道藏》本与《云笈七签》本作“灵石店”,《说郛》本为“灵石旅舍”,《剑侠传》本作“灵石旅邸”,《顾氏文房小说》本、《虞初志》本作“灵右旅舍”,此处“灵右”应是“灵石”的笔误。另,清代各刊本如《唐人说荟》本、《龙威秘书本》等均作“灵石旅舍”。。又如虬髯客临去海外之前,对李靖夫妇说:“非一妹不能识李郎,亦不能存李郎,非李郎不能遇一妹,亦不能荣一妹。”文字较其他各本都华丽,很明显做了修饰。再如对人臣思乱之比喻“乃螳臂扼轮耳”,别本均作“乃螳臂之拒走轮耳”。这些不同的文字,是原本如此,还是编辑者做了修改,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唐苏鹗《苏氏演义》云:“近代学者著《张虬须传》,颇行于世。乃云隋末丧乱,李靖与张虬须同诣太原寻天子气,及谒见太宗,知是真主。”②[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中华书局,2012年,第38页。从此篇小说的内容介绍来看,《张虬须传》当是《虬须客传》的别名。王运熙先生考证:“唐、宋所谓近代,均指比较接近的前代而非当代。”③王运熙:《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光明日报》1958年3月2日。苏鹗是晚唐人,光启年间进士。根据这一文献材料,可以认为,在中唐以前《虬髯客传》这篇小说已经流传于世,只是篇名有所不同,文字可能也与现存的版本有着差异。从版本分析来看,小说流传至晚唐(也可能更早)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杜光庭对其中的一个版本进行删改后,取名《虬须客传》。《宋史·艺文志》著录:“杜光庭《虬须客传》一卷。”④《宋史·艺文志》,《二十五史》(7),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第650页。《崇文总目》著录:“《虬须客传》一卷。”⑤《崇文总目》“传记类”,中华书局,1985年,第108页。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二“王珪李靖”条也提及“有杜光庭《虬须客传》”。指的都是这个版本。从苏鹗记述的《张虬须传》到杜光庭《虬须客传》,都是单篇小说,《太平广记》“豪侠类”收录的《虬髯客传》,注明出处是“出《虬髯传》”,也是单篇,可见这篇小说早期是以单本的形式流传。依据上面表格列举的版本文字的异同来分析,杜光庭删改本(即《道藏》本)所依据的原本与《太平广记》本十分接近,应该属于同一版本系统。

至宋代,有人将这篇小说编入文言小说集《豪异秘纂》,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卷十一著录:“《豪异秘纂》一卷,无名氏。所录五事,其《扶余国王》一则,即所谓《虬须客》者也。”⑥[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4页。案:《豪异秘纂》今存于《说郛》卷三四,此篇题名为《扶余国主》,不是《扶余国王》,与杜光庭删改本《虬须客》也不是一个版本,陈振孙叙述有误。元末明初,陶宗仪编辑《说郛》丛书,将《豪异秘纂》收录,注明“又名《传记杂编》,一卷载五事”。陶宗仪这篇小说题名为“扶余国主”,作者张说。陶珽重编《说郛》亦收录此篇,题名《虬髯客传》,作者“唐张说”。此后明清刊本大都采用《说郛》版本,篇名和作者也都沿袭这一说法。

综上所述,《虬髯客传》在中唐以前是以单本形式流传,至晚唐可能不止一个版本。杜光庭对其中之一进行删改,题名“虬须客传”(即《道藏》本)。宋代《太平广记》收录的版本,与杜光庭删改本依据的原本,可能有着同一个祖本。宋代《唐语林》本与《太平广记》本、《道藏》本关系密切,它们应该属于同一版本流传系统,但在流传过程中产生出各自的差异性。其中《道藏》本、《唐语林》本不大流传,《太平广记》本对后世影响较大。宋代《豪异秘纂》本与《道藏》本、《唐语林》本和《太平广记》本三个版本有较大差别,应属不同的版本流传系统。元末明初,《说郛》丛书收录了此本,对后世颇有影响,明清刊本几乎都采用这个版本。经过对各种版本的比对分析,可以看出,后世流行且影响较大的版本是《太平广记》本和《说郛》本,它们分属不同的版本系统。

二 《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

《虬髯客传》的作者是谁?这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说法有三种:一为杜光庭,一为张说,一为裴铏。我们先看现存的早期版本中的作者署名:

作者版本杜光庭 张说 裴铏 无名氏无名氏《唐语林》 无名氏《说郛》 张说《重编说郛》 张说《顾氏文房小说》 杜光庭《剑侠传》无名氏《虞初志》 张说《道藏》 杜光庭《云笈七签》 杜光庭《太平广记》

再看有关文献对这篇小说作者的著录:

杜光庭 裴铏 无名氏《苏氏演义》 近代学者著《张虬须传》《容斋随笔》 有杜光庭《虬须客传》《宋史·艺文志》 杜光庭《虬须客传》一卷《崇文总目》不题作者《通志·艺文略》 不题作者《绀珠集》 引《传奇·红拂妓》《晁氏宝文堂书目》不题作者作者文献

从现存版本的署名来看,“杜光庭”的说法最早。《道藏》本、《云笈七签》本收录的杜光庭作品《神仙感遇传》中有《虬须客》这篇小说,与《虬髯客传》相比,《虬须客》文字、情节都简略很多,应该是杜光庭删节后的版本。《顾氏文房小说》将《虬髯客传》署名“唐杜光庭撰”,是没有分清两个不同的版本,在署名上出了错。

《太平广记》收录的版本注明“出《虬髯传》”,当是早期流传的的单本,而且没有作者署名,它与杜光庭《虬须客传》有较大区别。《唐语林》是宋代王谠综采五十种图书的材料分门别类编辑而成的。《永乐大典》保存的《唐语林》“原序目”,仅标出四十八种原书名,遗失两种。《四库全书》馆臣认为,遗失的两种原书名,一为《封氏闻见记》,一为《虬髯客传》。这样看来,《唐语林》收录的版本也应该是早期流传的单本,当然是没有作者署名的。不过,王谠编纂前人作品时往往加以增损、润色,《唐语林》本的文字也就与其他版本表现出较多的差异。《剑侠传》本之所以不署名,是因为此书收录的作品皆不署名,完全出于编辑体例的考虑,与早期流传的单本没有关系。如果从版本角度来看,《剑侠传》本与《说郛》本是基本相同的。

最早署名“张说”的版本,是元末明初陶宗仪编纂的丛书《说郛》收录的《扶余国主》。此后,《重编说郛》、《虞初志》以及清代编辑的丛书《唐人说荟》、《龙威秘书》、《异苑捃华》等皆从《说郛》。《说郛》本署名“张说”不知何据。当代学者王运熙、卞孝萱从政治背景入手,阐述张说创作此篇小说是为唐玄宗主政造势,并以张说喜写小说、好记轶闻为证。王、卞二位先生的观点,只是指出一种可能性,尚缺乏有力的证据。①参阅王运熙《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光明日报》1958年3月2日),卞孝萱《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且张说在唐代是名人,为何唐宋文献及宋代以前的版本均不见记录,而今存《张燕公集》也没有收录此篇,无论如何都是说不通的。

宋代朱胜非《绀珠集》收录小说《红拂妓》情节梗概,注明归属《传奇》。《传奇》为晚唐裴铏撰,所以李宗为、李剑国两位先生主张作者是裴铏②参阅李宗为《唐人传奇》(中华书局1985年版),李剑国《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但诚如卞孝萱先生所言:“《绀珠集》是类书,其引用书名难免错误。”③卞孝萱:《论〈虬髯客传〉的作者、作年及政治背景》,《东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且《绀珠集》节引篇幅有限,“文字过简,不足据以考索”④周勋初:《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427页。。何况《绀珠集》引条为《红拂妓》,与《张虬须传》、《虬须客传》、《虬髯客传》、《扶余国主》等篇名相比,主人公似乎有所变化。如此看来,即使《绀珠集》引文出自《传奇》,也是裴铏对流传于世的小说进行改写,至于裴铏改写所依据的版本则无从考察了。

如果认真分析一下上述两个表格,不难发现,作者为“无名氏”的提法最早。《苏氏演义》称“近代学者著”,说明最早流传的本子是没有署作者姓名的。其时在社会上流传的也许不止一个版本,如范公偁《过庭录》就记载了小说《黄须传》:

旧家多藏异书,兵火之后,无复片纸,尚记有一《黄须传》云:李靖微时,甚穷,寓于北郡一富家。一日,靖窃其家女而遁,行至暮,投一旅舍。饭罢,濯足于门,见一黄须老翁坐于侧,且熟视,神色非常。靖恐富家捕己者,欲避之。顷于身皮箧中,取一人头切食,甚闲暇。靖异之,乃亲就问焉。翁曰:“今天下大乱,汝当平天下,然有一人在汝上,若其人亡,则汝当为王。汝可从我寻之。”靖随翁数程,至汴州,见一大第中数人弈。翁同竚立,云:“不见其人矣!”顷有一披衣从中出视弈者,盖太宗也。翁惊曰:“即此人当之,汝善佐其事。”遂别饯留连久之。语靖云:“此去四十五年,东夷中有一黄须翁,杀其君而自立者,即我也。”靖既佐唐平乱。贞观中,东夷果奏一黄须翁杀其君而自立。异哉!异哉!⑤[宋]范公偁:《过庭录》(《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第25~26页。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黄须翁传即李靖、虬髯客事,而称为已佚之异书,则偶误记耳。”①[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一,子部小说家类二《过庭录》,中华书局,1965年,第1197页。王运熙先生也认为:此篇“所记情节与《虬髯客传》略有出入,当是凭记忆所记而误”②王运熙:《虬髯客传的作者问题》,《光明日报》1958年3月2日。。但细细比较《黄须传》与《虬髯客传》,两者差异甚大,尤其黄须翁劝李靖平定天下,自立为王,更是关键的区别。这篇佚失的《黄须传》应是虬髯客故事早期流传的多种版本的其中之一,它与现存版本都有所不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者与王运熙先生都忽略了虬髯客故事的版本流传情况,所以才没有分清《黄须传》与《虬髯客传》的差异。虬髯客故事的早期版本在流传过程中,有的遗失了,有的被删节,有的被加工而趋于成熟。在对各种现存版本的比对、梳理中,我们看到了因版本流传而遗留的痕迹,即便是已经成熟的版本(如《太平广记》本和《说郛》本)也存在文字的差别。而作者的署名,也因版本的流传变化出现了不同的说法。

Versions of Biography of Qiuranke And The Author

Luo Liqun Chen Lingxin

Biography of Qiuranke is one of the famous legendary stories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its versions are less concerned by the critics.After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important versions of Biography of Qiuranke, this article finds that the versions in Taiping Guangji and Shuofu are quite different, belonging to two different systems.As far as the author is concerned, there are three opinions in the academic world, which take Du Guangting, zhangshuo and Pei Xing as the author respectively.After comprehensive study, taking in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versions, authors' signatures and literature catalogues, this article maintains that Biography of Qiuranke was first offprinted, without the author's signature.The signatures on the different versions in the later years might be the authors who made some modifications.

Biography of Qiuranke; Version; Author’s Signature

(罗立群,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灵心,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

猜你喜欢

李靖流传
新语
李靖见微知著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高祥杰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Staff development:an essential segment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硕宝成长语录(二十一)
李靖的气度
李靖的气度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