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朔:老媒体人的互联网新征程

2016-05-04博与

当代工人 2016年6期
关键词:南风窗传统媒体生命

博与

“创业的感觉真好。”坐在张江创业园暂时借用的办公室中,秦朔在电脑上敲下这样一句话。

这位中国传媒行业的标杆、在体制内做过18年总编辑的资深媒体人,在2015年末一脚踏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创业浪潮。对于这个满是90后的新世界,他有些新鲜、有些无措、磕磕碰碰又满怀希望地实践着。

秦老师还是秦老师

创业后,坐在张江创业园暂时借用的办公室中,60后的秦朔仍然喜欢被他那群85后、90后同事称作“秦老师”。在文化事业单位中,老师是一个“万金油”似的称呼,前辈、领导、上级,或者只比自己多一点点年资的同事,都可以老师代之。如果从一路走过的历程看,他配得起这个称呼。

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就读时,秦朔是班上的学霸,拿了4年一等奖学金,原本可以保送研究生,却为了爱情投向南方。据说那一年学校的分配情况并不理想,他毅然前往广州,任职于当时尚名不见经传的小杂志社《南风窗》,是社里招收的第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6年后,28岁的秦朔成了《南风窗》总编。

1998年3月,政府换届。也许是新闻人的敏感,秦朔拍板决定把新任总理朱[铁] [容]基的照片刊登在新一期杂志封面上。杂志一上摊,立刻脱销,印刷厂加印,送到编辑部的样刊全被拉去应急。之后,秦朔策划了“告别GDP崇拜”等一系列关注社会重大问题的深度报道和专题,杂志发行量猛增,那正是媒体的黄金时刻,南风浩荡,意气风发。

秦朔经历了传统媒体由弱到强的14年,也见证了它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

2004年,他北上创办《第一财经日报》并出任总编辑。他在报纸上写过很多文章,但很少署名,据说不少官员学者喜欢《一财日日谈》,但并不知道这专栏出自总编辑之手。2015年6月,阿里巴巴以2亿美元注资“一财”,而秦朔在谈完这个商业合作案后宣布辞职。好友吴晓波发布《最后一个“看门狗”也走了》,说的就是这件事。从传统媒体转身,秦朔一脚踏入新媒体圈。

老师傅新问题

“乱拳打倒老师傅”,这是秦朔在新媒体圈试水后的亲身感受。在这个平等、开放、张扬个性的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世界,这位前媒体领袖常有哭笑不得的时刻。创业以来,每天都有“culture shock(文化冲撞)”,没有一件事是按他预想的来。

10月16日,脱口秀“秦朔朋友圈”正式上线。“创刊词”他要亲自操刀。和团队商量时,这群由85后和90后组成的小伙伴们向他提议了一个标题——《从“看门狗”到“张江男”》。

“他们说这个标题好,绝对能刷屏。”落差感、戏剧性,还有借势营销。但是,在电脑上敲出这一行字后,秦朔越看越不顺眼,把它们一个字一个字抹去,起了一个“文艺兮兮、很60后的标题”——《用希望连接生命与生命》。

这立刻在团队里激起一片反对声。“他们说生命就好了,啥叫生命与生命?你写这都是什么?”

20年来积累起来的经验和自信,不断地被质疑和挑战。这位爱写学术论文、有着博士头衔、每写一次研究报告都会被高频率引用的前总编辑,动不动被一帮比他小20岁的年轻人不客气地批评——“太正儿八经”“太端着”“可以不可以别这么高大上” 。

新媒体营销期,团队费尽心力,要为新公司“弄一点声响”。“他们不能容忍你这么低调,他们说你搞这么低调算什么?你不是认识了很多商业领袖吗?你就让他们来为你祝贺。”秦朔说。于是,他扭扭捏捏地给各路精英发了一封电邮。

10月16日的夜晚,在最富有上海情调的黄浦江畔,花旗大厦的大屏幕上打出“秦朔朋友圈”上线的广告,接着闪过柳传志、马明哲、陈东升、董明珠、雷军、李开复、马云、张瑞敏等五六十位商业大佬发来的祝贺内容。

“秦朔朋友圈”主推两类产品:一类是秦朔和他的团队为微信公众号撰写的文章;一类是他个人的视频、音频产品,将分别在一家视频网站和一家网络电台播出。起初,为了跟上互联网节奏,他虚心向业内人士讨教,咨询了一帮金牌节目制作人。他们为秦朔设计了一个绝对能火的“真人秀”节目模式:搭配一个“白富美”。“白富美”开着车,把秦老师先接上,两人一起见商界大佬;访谈过程中,让“白美富”向大佬提一些傻傻的、萌萌的、听上去很不专业的问题。“你说,这些叔叔、爷爷辈的大佬们是回答呢,还是不回答呢?他会很尴尬,尴尬就是卖点!”

“我相信他们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后来我说算了,我都47岁了,还去做这种调调儿的节目,那我为什么还要创业呢?”秦朔无可奈何地说。最终,他还是决定做一档自己的商业脱口秀,以客观、中立的立场,通过认真研究和实地调研,对中国企业家群体进行新视角的挖掘,最后落脚到企业家精神和商业文化等一些深层次的思考。“这是我从《南风窗》到《第一财经》一直在追求的东西,譬如真善美、社会责任感。”

时代需要情怀

得知他创业的消息,早几年下海的老友们都说:“你来晚了。”

但秦朔不这样认为。这个48岁的中年男人始终坚信,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还是需要一些情怀、态度、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中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互联网上资讯这样庞杂庞大,我觉得,恰恰这个时候还是需要这样一些东西。”

“秦朔朋友圈”微信公众号上线后做的第一个粉丝福利活动,就是“向传统媒体致敬”。他联合自己在业内的媒体资源,向粉丝们赠阅线下的主流报刊,包括《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中国国家地理》《一财日报》《南风窗》等。“怎么割得断呢?传统媒体对我有哺育之恩。我的信心都是来自于在传统媒体的积累和培养。”他热爱着那一股油墨纸的“书香”。

他坚持在“秦朔朋友圈”里进行“商业文明研究”。他把自己的目标受众定位为“社会中坚力量和创新、创业人群”。按他那个“用希望连接生命与生命”的标题看,他希望能把粉丝群和自己所熟悉的社会精英、专家学者、企业家们连接起来。

就连最新一版的Logo设计中,“秦朔朋友圈”的字样也被它的英文名“Chin@Moment”压住,“感觉就不那么招摇了。”秦朔说,“在新的互联网时代,我个人融入中国的国家命运中。这才像话嘛。”工

猜你喜欢

南风窗传统媒体生命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来信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
《南风窗》 强化教育公平
《南风窗》等
从一扇窗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