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代京剧名优血案之谜

2016-05-03胡根喜

上海故事 2016年4期
关键词:常春上海滩

胡根喜

1927年秋,发生了一件震惊上海滩京剧界的凶杀案:当红名角、文武老生常春恒,午夜被人枪杀在汕头路!这件扑朔迷离的血案在京剧界、在民间,口口相传至今,已整整八十八年了。

常春恒当时在位于浙江路、大新街(今湖北路)间,面朝南京路的“老天蟾舞台”坐班演出。

斯年之秋,因为有了麒麟童周信芳加盟“老天蟾舞台”,并在后台经理夏月奎的协调下,从京城请来了名老生马连良与麒麟童同台上演《借东风》、《群英会》、《华容道》,票房一下子就起了“蓬头”。一时间,麒、马二人成为名动上海滩的响档绝配。这一来,原本挂了头牌的文武老生、名角儿常春恒就渐渐地落了单,退居二线。

一天午夜,刚演完戏的常春恒从后台打下手的小伙计手里接过小茶壶饮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便匆匆忙忙地走了。

家住得不远,他走着习惯了。况且,中秋的夜,小风习习,这对于刚演完了一场大戏的他来说,漫步散心,极为松惬……

小步慢行中,他不由地想起一件令他不愉快的事:前一阵子与剧场老板顾竹轩(上海滩青帮“江淮兴武四”传人、“崇德堂”堂主,江湖人称“江北大亨”),因包银的事儿,产生了摩擦。作为曾名动上海滩京剧界的一代名优,常春恒有过大好的时光,拿着优厚的“包银”,也就是酬金。然而,一代青帮大亨的顾竹轩,也是相当精明的:谁给我带来票房,我就给谁优厚的包银;反之,则等而下之。现在你常老板落了单了,包银当然就得减!

压低包银,这不啻就是对常春恒的一大污辱!

一向被剧场老板及观众宠坏了的常老板,岂能容忍?尤其是一向脾气暴的常春恒哪肯妥协退让?

是啊!他们常氏四兄弟,即常云恒、常春恒、常立恒、常兴恒,文武兼备,各有千秋。自闯荡上海滩京剧界以来,凭着出色的演艺,赚得了人气,素有“常家班”之美誉。要晓得,能让欣赏口味极高的上海观众认可,那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如今,他常春恒凭一己之艺,在上海滩赚得极高的人气,岂能因麒麟童的闯入,就身价自跌?

那好!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子就他妈的“猪八戒摔耙子,不伺猴(候)”了!

于是,常春恒遂暗中操作:与近在咫尺的“丹桂第一台(位于今福州路、湖北路口)”进行接洽,准备“跳浜(沪语,跳槽)”。进而,再与“老天蟾”打擂台。他不信会输给破锣嗓子的麒麟童……

想到有了好的退路,常春恒心境便松快了。

当他走到汕头路,拐向云南路时,突然从黑地里冲出个人来。有着一身好武功的常春恒觉得不对劲,正想摆出架势以防不测,就听得“呯、呯、呯!”三声枪响。常春恒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倒在了血泊中……

著名文武老生、独霸上海京戏舞台十年之久、有着众多“恒粉”的常春恒被人枪杀,惨死在上海滩闹市之夜的街头!

常春恒之死,在上海各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震动:是谁下这么狠的手?常春恒到底得罪了谁?一时间,猜测、推断,莫衷一是……

最大的嫌疑人,非顾竹轩莫属。

此前,就有传言,说是顾、常二位因包银意见不合,发生过龃龉;况且,风闻常春恒欲跳槽去“丹桂”,令心狠手辣的顾大亨很没面子。种种迹象表明,常春恒、顾竹轩已势不两立。而素有“杀人魔王”之称、且手下又有号称“顾门三虎”悍将及万余众徒子徒孙的顾竹轩,极有可能下此毒手!

“四爷!大事不好啦……”老闸捕房捕快、顾竹轩先前的同事浦庆元一头扑进了迎春坊顾竹轩新居,就慌作一团地说。

“庆元啊!你也是久经沙场的公事人了,什么事,值得你这么乱急慌忙?”顾竹轩撇了撇嘴说。

“有人向我们巡捕房密告,说,说是你杀了常春恒!”浦庆元定了定神,说着。

“我?我杀了常老板?……嘿嘿!”顾竹轩一听,便冷笑了,说:“我跟常家的交情不是一眼眼……我杀他?……笑话。”

“人家说得有鼻子有眼,说你乘着夜黑,向他连开三枪……”

“妈了个×的!”顾竹轩火了,爆了一句粗口,说:“庆元啊,我现在做的是正当生意,有必要再去杀人,弄一身血腥气?”

“四爷,你的话,句句我都信……可是,有人把你告了,终归不是件好事。你,你可要留个心眼噢!”浦庆元好心地提醒。

浦庆元送来的消息令顾竹轩既感慨,又困惑:常春恒啊,常老板!好好地唱你的戏,怎就弄出这一出?话虽如此,他还是着人四处去打听有关常春恒被枪杀的背景与实情。

不几天工夫,“顾门三虎”之一、绰号“小钢炮”的王兴高就兴匆匆地奔进了门。他边走边喜滋滋地狂喊着:“四爹爹呐,四爹爹呐……”

“小高子。你是上茅厕屙屎拾着了金元宝了,还是又弄上哪个相好的女人?”看着喜形于色的王兴高,顾竹轩夫人张凤仙揶揄着问。

对于“顾门三虎”,张凤仙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嘴甜得如同抹了四两蜜的王兴高。是咯!除了斗狠好勇,小高子为人处事,也蛮讨人欢喜的。

“女人,算个球啊……师娘哎,我得到消息,是一等一的大好事哎!”

“卖什么关子……快说。”张凤仙催促着。

王兴高探得的消息,确实让张凤仙兴奋不已:常春恒之死,有了新的说法。

常春恒,死于情杀!

在上海滩演艺界,历来就有追星捧角儿的传统。但凡是出了点名的、且卖相又俊的演员,不论男女,都会有“追星一族”围着他们转,用当下的话来说,叫做“粉丝”。这些“粉丝”的追星之狂,有时,简直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女性,则更甚!

常春恒是京剧明星,自然也就有围着他的一帮“恒粉”。平素,只要有他的演出,送花篮的、往戏台上扔银洋的,甚是热闹。更有的,还做了成套的“行头”送上后台的。即便遇上他开码头去了外地演出,仍有一帮女戏迷乘火车、搭轮船地跟着去捧他的场……

然而,这些戏迷、“恒粉”的迷恋,还只是常规行为,属“小儿科”。因为,还有一个女人、堪称“骨灰级恒粉”的举止,让所有的“恒粉”都黯然失色!

那是一次在杭州的演出。家居杭州城的富翁爱妾,非但是个京戏迷,还是个票友;隔三岔五,都要去“票房”过过戏瘾。那天,常春恒所饰的“梁王”登台一亮相,就令她怦然心动:嗬!好扮相……常春恒那一段张弛有度、舒中带锋的“二黄”唱腔,听得这位戏迷富婆心旌摇荡,目迷神倒。

此等色艺双全的角儿,真是打灯笼都难寻噢!

于是,但凡有常春恒的戏,她必然到场。送花篮、抛银洋,常春恒下了场,她必要去后台探望。当然,在嘘寒问暖之后,整封的银元是定规要拍进常老板手心里的。

一回生,二回熟,也就惹出事端来了。

盖因为这位富婆也是一个美人坯子,加上又颇懂风月,这种送上门来的美色,常春恒怎能不动心?

凡夫俗子的常春恒当然不会放过这种良机。于是,他们就将演员与戏迷的关系,发展到了床上……

男欢女爱之后,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了这对野鸳鸯的面前:这种片刻之欢,尽管刺激,也极销魂,但露水之情,终究不是个事儿。况且,每次到旅舍里去偷情,也怕“刮三(沪语,暴露)”。尤其是常春恒这样的名演员,是很容易被无聊记者、刁钻侦探,当然还有“恒迷”们盯梢!

为此而退避三舍,或是就此罢手?

不能,绝对不能:堕入情网的男女,早就将这种种厉害关系,抛却九霄云外……

于是,那富婆不惜投入巨资,在西子湖畔六吊桥附近买下一幢别墅,取名“常庄”,送与心中的“白马王子”常春恒。当然,也为二人幽会提供了一处私密而舒适的场所。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富婆与常春恒偷情的事,以及爱妾动用了巨资私购别墅的事,便传进了富翁的耳朵里。在诘问之下,富婆对动用巨资的事,不能自圆其说。于是,富翁便起了杀心……

是啊!那富翁虽说性力不济,但财力却充足;他虽不能让爱妾性爽,但猎杀奸夫的心劲,却还是坚挺的。于是,他花重金雇用了江湖杀手赶到上海,趁着夜黑将常春恒三枪毙命……

这种说法充满了想象力,也是一个世俗常见的、令人扼腕而凄美的爱情故事,既时尚,又契合了时人的欣赏角度。对于这种从众心理的说辞,读者诸君不妨姑妄而信之。

不过,社会上还风传另一个版本!

顾竹轩与常春恒为包银的事闹得不欢而散之后,常春恒与“丹桂第一台”老板便达成了转台协议。

这事儿,顾竹轩原本也不当回事。为啥?“老天蟾”的“市口”,也即地段闹猛,剧场设备又好,不愁没有好角儿来惠顾。况且,眼下的麒麟童就是一棵摇钱树。他的态度是:有你常春恒,我不嫌多;少你一个,我也无碍大局。

然而,事态的发展,并非顾竹轩所料。

“四爹爹。我,我有事要告诉你哩!”晚饭时,王兴高一头闯进了顾宅,脱口就说。

顾竹轩放下手里的碗,问:“什么事,这么急地要告诉我?”

“常春恒到处放风,造谣,说我们的坏话哩!”王兴高急切地说。

“忘恩负义的小怂!”顾竹轩拍着餐桌,愤怒谴责着:“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屁股一拍就另投山门……他还算个人吗?”

“他说他的,反正没人会相信的……”张凤仙却并不放在心上,说:“问问他大哥云恒好了……我们有哪点亏待了他?”

常云恒,“天蟾舞台”的后台经理。

“我的四爹爹,四奶奶哎!不光光是他哎……”王兴高补充说,“丹桂老板也放出话,为常春恒打抱不平哩!”

“挖了我的墙角,我还没跟他算账,他倒还为那个没良心的小怂,打起抱不平来了?”顾竹轩忿然了,算孔里哼了一声,呵斥着:“哼!我看他是屙屎,把胆子屙脱了!”

“老四哎。你说得没错……唱了这些年的戏,进他腰包的大洋还少啊……常春恒那怂,真不是个东西!”张凤仙也火了。

“四爹爹。依我看,不给他一点颜色,那就不晓得马王爷三只眼哎!”王兴高挥起拳头喊道。

“小高子说得没错。”张凤仙也应和着,说:“不识相,就叫他吃辣伙酱!”

顾竹轩好生气哟!

作为竞争对手,你“丹桂第一台”有本事就请更好、更大牌的“角儿”来压过我“老天蟾”。倘若那样,我倒也佩服你是条汉子,用上海人的话来说,是个“模子”……可你太阴毒了。妈了个巴子!你在背后,放阴话,煽鬼火,说我顾竹轩杀鸡取卵,卸磨杀驴,狠压艺人包银,是个贪心的主儿……还说名角常春恒是被我逼得走投无路,无奈之下才想出走“天蟾”……怪不得,近来周信芳等几个艺人也跟着起哄,几次向我提出要求增加包银和津贴费……

妈的!老子什么时候被人这么欺负过?难道我真的老了?真的就没有血性了,真的不敢宰了你……

是啊!戏班与剧场,在包银问题上,历来是相互友好协商的。这也是梨园行的规矩及通常做法。他与常春恒间谈包银的事,也很正常。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嘛!行,则好;不行,则另说。可是,怎就弄出他用威吓手段打压艺人包银的事?……这事若是传疯了,今后他又怎能去请到更好的戏班,更好的角儿?

师父有心事,不开心,明明白白地挂在脸上。这让他的三个爱徒心忧如焚。晚饭后,“顾门三虎”乔耀山、郑长春、王兴高,不约而同地来到了“顾家花园”聚齐。

“哟!今儿个是什么日子,你们三个人怎都来了?”张凤仙笑着说。

对于这三个懂事又孝顺,且办事得力的爱徒,张凤仙是怜爱有加。

顾竹轩却一言未发,只是向他们摆了摆手示意入座。

“四爹爹。您的心事,我们都懂……”乔耀山率先开口,说:“您老放心。这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一定给您老出这口恶气!”

“对!不宰了常春恒,别人就会学他的样。今后这戏馆还怎么开?”郑长春接过话,说:“大哥。你跟师父的时间久,这些年,鞍前马后出了不少力,也立了许多功,这回该让我‘四把斧露露脸了。”

“不不!我是做大哥的,这种事怎能往后缩?”乔耀山摇了摇手,说:“我的身手,难道你们还不放心?”

“大哥。你就让我出回风头,好不好……”郑长春抱起双拳,说:“求你了,大哥!”

二人正争执着,王兴高站了起来,说:“你们都莫争了。这一回还非我不可。大和尚,你家有老母要孝敬,老人家也担不起这个惊吓……毕竟是杀人嘛!二哥,你也莫争了。这种事,又不是去打群架……你用斧头劈,一是慢性;二是那怂会拳脚,弄不好,反而会坏事……当然,二哥的斧头功,我是相信的。可是,哪有我的手枪快,且干净利落。不是我吹,只要我二拇指头一勾,他立马就‘嘎咕落地灯(苏北方言,即死亡)!”

三个爱徒争相去实施他“除常计划”,谁都不退,谁也不让,这让顾竹轩打心眼里高兴。当初他为什么要开香堂收门徒,不就是指望“顾门”后继有人,遇事有人敢于挺身而出吗?

“那就让小高子去吧。”顾竹轩一言定了乾坤。

王兴高趁着月黑,踩准了时间,悄然埋伏在汕头路暗处。当常春恒一露面,他拔枪而击:三枪三弹,弹无虚发,枪枪击中要害。(注:关于“杀常案”,有人说杀手系顾竹轩门徒、阜宁人刘玉贵,此系误传。)

常春恒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也没哼一声,就一命呜乎……

这就是“杀常案”的第二个版本!

这两个版本,孰信孰疑?一时间,江湖纷传,沸沸扬扬,不一而足!

两种版本,各有侧重,各有道理,但巡捕房却对第一种说法,不予采信。却认为第二种说法,在维护社会治安上更有价值。理由其实也简单:斯时,租界各种帮派势力鱼龙混杂,刑事案件屡发不止。为了扭转乾坤,为了维护租界治安,就必须要找一条大鱼,放在租界警方的大锅里去煮一煮,以儆效尤。

眼下,顾竹轩正好撞在枪口上。而且,这是一条真正的青帮“大鱼”。

捉“大鱼”,让不知上海滩江湖的水有多深的中央捕房总巡,异常兴奋!

傍晚时分,公共租界中央捕房总巡亲自带队,开着警车,领着一队印度巡捕冲进了“天蟾舞台”。不等问明情况,那总巡便出示了一纸拘捕令,将顾竹轩铐上,带走了……

怎么办?顾竹轩的得力助手、管家冯三和专程去了海宁路虞府,将此事原原本本地叙述后,虞洽卿便拍着胸脯说:“三和。别人的事情,我不敢打包票,但关于枪杀常春恒这件事,我早有耳闻,心里是有几分数的……侬放心,我一定会帮伊淌平(沪语,摆平、处理好)!”

当晚,他就以工部局华董的身份紧急约见工部局警务处长:一是,愿以自家的身份担保顾竹轩决非此案的杀人凶手,还劝说英国佬宁可相信常春恒外遇被情杀的说辞,这样可以以无头案息事宁人。不然的话,事态就会复杂化。他明白无误地对那位留着两撇翘胡子的警务处首脑说:倘若这么草率地拘了顾竹轩,不出今晚,顾门上千徒子徒孙就会闹得租界鸡犬不宁,弄不好,还会出更大的乱子。到那时,你们警务处“湿手沾面粉,想甩也甩勿脱”,局面就很难收拾。请你三思,最好立即放人,以免夜长梦多……

这时,只听得警务处门外人声鼎沸,间或还有枪声响起,好端端的街市乱成了一团。一个警员上来报告,说:顾竹轩的家人、亲友与门徒将警务处围得水泄不通,还有人在暗中放枪……这种场面,怎么处置?

对于此案,警务处一众官员也觉得办得有点操之过急。“杀常案”,不论是第一种说法,还是第二种版本,都不好处理。众探员、巡捕都不愿意接手深究此案。理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按第一种说法,那富翁系浙江杭州人士,上海方面立案侦查,有越界侵犯地方法务的嫌疑。况且,那富翁决非等闲之辈,既敢花钱买凶,就不计后果。万一将他惹急了,铤而走险,危及办案警员生命安全,也不是不可能的……倘若以第二种版本办案,那就更棘手。上海滩谁人不知:顾门子弟,杀手如麻,弄不好,一代枭雄“顾四鼻子(顾竹轩的绰号)”一光火,明里暗里杀几个探目、警员,岂非是如同割草除芥般容易。这些警务人员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半点闪失……

警务处上下意见一致:此案宁可办成“常氏偷人爱妾,死于情杀”,也不能办成“顾竹轩因演出包银之争而杀常”!

总巡大人撩开窗帘一角,看着影影憧憧的人海,听着时不时传来的鸣枪声,想想可能会发生的后果,不由地惊出了一身冷汗。今儿个,他总算将听闻变为现实,真正领教了青帮江湖聚众闹事的厉害……

一个警官走到了他的身边,再度请示:这事到底该怎么处置?

怎么处置?四个字:立、即、放、人!

顾竹轩被捕前后不到五个小时,就踱着方步,平安无事地出了中央捕房的大门。这时,门外便响起了一阵欢呼……

哈!原本是杀人疑犯的顾竹轩,立时就像一位凯旋的凯撒大帝,数千门徒夹道迎接。就此,一代京剧名优常春恒被凶杀一案,不了了之……

(责编/方红艳)

猜你喜欢

常春上海滩
C band microwav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pseudomorphic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
《花样年华》里23套旗袍没有夸张,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就是这样
Potential aspect of rice husk biomass in Australia for nanocrystalline cellulose production
中医药堂传奇 第二十一回 雷大升建业雷允上 雷子纯转战上海滩
书法中的常春
朝夕之间,得“道”完全数
Kinetics of Glucose Ethanolysis Catalyzed by Extremely Low Sulfuric Acid in Ethanol Medium*
寿 酒
Kinetic Studies on Wheat Straw Hydrolysis to Levulinic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