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摄影师”焦冬子:为西部贫困家庭拍全家福传递团圆梦

2016-05-03大海

妇女生活 2016年4期
关键词:西海固妮妮全家福

大海

8年前,她在宁夏西海固采风时,发现那里的人们极少拍照,更不要说照张全家福了,有的老人甚至没有一张遗像。作为一名摄影师,她萌生出给西部边远地区的人们送张全家福、给老人们拍张照片的想法。为了实施“我们在一起”的公益计划,她辞职后一连4年奔走在荒凉贫困的西部地区,为那里的人们拍下一张张带着温度的照片。没想到,她的这些照片传播开来后,引发了人们对西部边远地区献爱心的热潮……

启动公益拍照计划

焦冬子第一次知道西海固是在2006年。那年暑假,在辽宁一所大学读大二的她,通过广播听到了《马燕日记》,15岁的马燕的故乡就在西海固。

西海固是宁夏黄土丘陵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泾原、隆德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马燕在日记里讲她特别喜欢上学,但因家贫随时面临失学的可能,平时,她不但要帮爸妈干农活,还要帮着带两个弟弟。焦冬子来自河南的一个偏僻乡村,家里也很困难,她在学校里勤工俭学养活自己。《马燕日记》让焦冬子知道,自己的情况并不算太差。从那时起,她就一直关注西海固。

2008年冬天,即将大学毕业的焦冬子要做毕业设计,其中一组是纪实类摄影作品。当时学校发给她一笔5000元奖学金,放假回家过完小年,她不顾家人的阻拦,背着一部佳能相机从河南出发,坐了火车换汽车,用了两天时间赶到宁夏固原。

焦冬子先是去一个回族村庄蹲点,在当地支教的几名网友带着她挨家挨户串门聊天,熟悉村里的情况。焦冬子拜访一户人家时,炕上躺着一位老奶奶,病得奄奄一息。男主人看焦冬子背着相机,就问能不能给他母亲拍张照,老人一辈子没有照过相,有个照片也能留个念想。焦冬子欣然应允。拍照时,家人把老奶奶从炕上扶起来,让她靠着被子坐着,老人昏沉沉的,家人喊了半天,她的眼睛才睁大了点儿。焦冬子按动快门,拍了好多张,才拍到一张老人睁开眼睛的照片。后来,焦冬子把照片洗好后寄了过去,而那位患病的老奶奶的相貌却长时间停留在焦冬子的脑海里。

大学毕业后,焦冬子成了北京一家网站的摄影记者。有一次,她到青海出差,一连走了许多贫困村庄,她发现,当地结婚20多年的夫妇,很少有人拥有一张属于他们的生活照,放羊的孩子们更未有过城里孩子一样的满月照、百日照、周岁纪念照。有的老人甚至没有一张遗像,一旦人走了,就再没有任何影像方面的纪念。

在青海泽库县草原,年轻的牧民妈妈兴奋地把儿子拽到小牦牛身上,让焦冬子给孩子拍照,妈妈说这是儿子第一次拍照。拍完照,小男孩很好奇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但那时焦冬子用的是胶片相机,没办法直接看,她说只能回到北京后把相片洗出来寄给他们。牧民妈妈失望地说:“冬夏草场不在一处,我们很快就要换草场,可能收不到照片了。”看到年轻妈妈失望的表情,再想到此前在固原所拍到的病危时的老奶奶,焦冬子突然生出了为西部的贫困乡亲做些事情的想法。她没有多余的钱捐给他们,也没有好的资源扶持他们,力所能及的就是给他们拍一些照片,为他们保留岁月的痕迹,让他们在想念亲人或者被亲人想念的时候,能有一些慰藉。

2012年6月,焦冬子决定辞职,她想带上全套设备走进西部,为那里的人们拍张全家福或给没拍过照的人拍张照片。按最初的拍摄计划,焦冬子要去西海固下辖的同心、西吉、隆德、泾源、彭阳、海原6个县的农村,时间为两个月,为西海固的300个家庭拍全家福照片。她初步计算了一下,购置设备的费用以及路费等大概需要几万元,已经超出了她的承受能力。一个朋友给她出主意,说可以到网站众筹。焦冬子为自己的公益行动取名为“我们在一起”,然后发布在众筹平台上。众筹目标是2.5万元,最后她却仅筹到1.1万元。

当焦冬子正为资金短缺发愁时,有位热心朋友建议她参加公益大赛,说获奖后有奖金。朋友看焦冬子有些犹豫,就鼓励她说:“参加公益大赛有无希望不知道,但不参加就一定没有希望!”这句话打动了她。焦冬子开始按流程参加公益大赛,项目表提交后,她也没抱什么希望。没想到的是,7月初,她接到了主办方的电话,说她的公益项目入选了银奖,要去现场角逐金奖。

参加决赛那天,焦冬子抱着一台打印机和一个以前拍过的全家福照片上了台。现场有个才艺表演的环节,焦冬子啥都不会,就灵机一动,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什么力量,能够留住旧日美好时光/如果有一张照片,让一瞬间凝成永恒/在我想你的时候,可以看你/可以看我们在一起时的模样,那该多好……没想到,这首诗获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最后,焦冬子如愿夺得了本次大赛的金奖,获得了“我们在一起”公益项目所需的资金。

为贫困家庭拍“全家福”

2012年8月,焦冬子再次来到了西海固。这一次,她不但带了全套摄影设备,还带上了打印机、耗材和画框等,目的是现场拍照后打印出来赠送给拍照者。

然而,焦冬子拍照的过程并不顺利。尽管她在西海固走了很多地方,可当她到了陌生的村庄,提出要免费给村民们拍全家福时,村民们却流露出警惕的目光。有人告诉焦冬子,这几年常有一些不法分子进村行骗,村民们对免费拍照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敢相信了。可是焦冬子啃着馒头咬牙坚持着。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先说服一两户村民拍照,村民拍照时,围观的人很多,当看到拍照的人果真没有交钱后,村民们终于相信了焦冬子拍照不要钱的话。就这样,局面慢慢打开了。

这次来西海固,焦冬子还有个特殊的任务。当初,她在网站发布“我们在一起”公益拍照行动众筹计划时,第一个资助者是杭州的吕先生。吕先生同时也是隆德县女孩妮妮的资助者,在他的资助下,妮妮上了大学,他一直都想看看妮妮的样子,但妮妮从未有过一张属于自己的生活照。于是,吕先生在众筹平台上资助了焦冬子1000元钱,请求她为妮妮拍张照片寄给他。

趁学校还未开学,焦冬子来到了隆德县一个叫太联的小山村,妮妮就生活在这里。太联村距离最近的联财镇也有几十里的山路。焦冬子找到妮妮时,这个脸庞黝黑的女孩正和家人在胡麻地里忙活。焦冬子说明来意,妮妮既欣喜又有些羞怯。焦冬子为妮妮拍摄了在田里劳作和做家务时的多张生活照,还为她的家人拍了全家福。此后,在妮妮的引领下,焦冬子为太联村的多户村民拍摄了全家福。当她把现场打印出来的照片装上框送给村民时,村民们都十分开心,虽然他们不善表达,但都不约而同地感叹道:“拍得真清楚啊!”老人们用手摩挲着照片,专注地凝视着照片上的自己,高兴得喜泪横流。这样的情景让焦冬子深深感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有意义。

在海原县,焦冬子遇到一个叫马志英的老人,她瘫痪多年,双目几近失明,只能爬着走。焦冬子陪着她聊天,说出想给她和老伴拍张合影的想法。老人想了想,说:“明天再拍吧!”焦冬子猜测,老人可能想拍张体面点儿的照片。

第二天一早,焦冬子就来到马志英家,老人不在家。邻居说,她到儿子家去了,她儿子家里可能有事。下午,焦冬子又过来找马志英,马志英回来了,她的老伴却又出去放羊了。焦冬子征得老人的同意,按她说的方位去找她的老伴。在村外的山坡上,马志英的老伴正坐在一块石头上,边看着羊儿吃草,边哼着听不懂的民谣。焦冬子说明来意,老人爽快地同意了,焦冬子帮着他把羊赶了回来。

在马志英的指挥下,老伴翻箱倒柜,找出了两人最好看的衣服穿上,然后来到院子外面的草地上。老两口坐在草地上,焦冬子逗他们笑,没想到两位老人笑得挺开心。照片打印出来后,马志英对装上相框的夫妻合影照爱不释手,像捧着个宝贝一样开心。老人的神情让焦冬子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

姬文渊老人的家在西海固彭阳县,他常年生病,老两口和一个没结婚的儿子生活在一起。焦冬子去拍照时,他们的儿子刚刚生病住院,所以全家福没有拍成。焦冬子灵机一动,在两位老人中间加了把椅子,象征着一家三口的团圆。照片出来后,老人捧在手上,久久不舍得放下。

这次西海固之行,焦冬子按计划走遍了6个县、数十个村庄,送出683张照片,其中有300多张全家福。焦冬子觉得,一张全家福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团圆梦,每张全家福对每个家庭成员来说,都是一种精神寄托。让焦冬子遗憾的是,因为经费有限,加之又是第一次做公益,有些细节考虑不周。比如,她去的时候带的是国产墨盒,给乡亲们打印的相片不到一年就掉颜色了。第二年,焦冬子再进行公益拍照时,所使用的都是原装墨盒,而且还会给照片过塑,再加上一层保护膜。

照片传播后引发爱心潮

从西海固回来后,焦冬子无法停止自己做公益的脚步,她把在宁夏拍摄的照片以画册的形式作为成果展示,同时制作出与之相关的笔记本和明信片放到网上售卖,来筹集下一期的活动资金。

经过精心准备,焦冬子背着大包小包又出发了。随后的3年,她走遍了青海、贵州、四川和内蒙古等边远贫困地区。走的地方多了,她发现,地域不同,民俗也有差异。在内蒙古的一些村子,60多岁的老人对拍个人照片有些忌讳,他们觉得不需要这么早拍遗像,还有就是不拍大照片,按他们的说法,上了年纪的人拍这么大的照片,就是遗像。70岁以上的老人则乐意要大照片,一些想得开又头脑清醒的老人,还专门交代焦冬子,要拍那种大头的半身的大照片,有的子女也会特别交代,就按遗像的要求去拍。

在西部,焦冬子还经常往敬老院跑,陪老人们聊天,给他们拍照。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大多终身未娶,有的娶过后又离异。焦冬子问他们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什么,有一个老人想了半天,说没有什么遗憾。因为聊得特别开心,焦冬子就逗他说:“没有老婆算不算最大的遗憾?”老人嘿嘿笑着说:“就是!就是!”

敬老院里的老人大都没出过远门,焦冬子问他们喜欢去哪儿,很多老人说想去北京天安门。焦冬子所携带的笔记本电脑里恰巧有个软件,可以直接给照片换背景。于是,她就想给老人们拍一组照片,他们想要什么背景就P上去。挑选照片背景的场面很有趣,有的老人挑选天安门为背景,有想和领导人合影的,也有要和明星合影的。老汉们选的女明星大多是赵薇和董卿,老太太们选的明星大都是刘德华。有的老人见过世面,说想去华盛顿,还有个老人说想去南极考察站,有人说想去巴黎。有个爱逗乐的老汉说想和奥巴马合影,于是,焦冬子给他拍了张摸着正在办公的奥巴马的头的照片,摆的姿势特别逗。大家看到照片吓唬他说:“你敢摸人家美国总统的头,小心他看到了打你。”那个老汉有些害怕了,问焦冬子:“奥巴马会不会打我?”焦冬子说:“你要听话,乖乖的,他就不会来打你了。”那个老汉才放了心。

焦冬子发现,在她所拍摄的老人中,虽然每个人经历不同,但他们的记忆中有人性、有历史、有民间技艺,每一个人都是一座宝库。当焦冬子把所拍的照片送给他们后,老人们大都把照片摆放在屋子里最显眼的地方,可见照片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在西部奔走了3年,焦冬子有时是和同伴一起,大多数时间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因为预算有限,她把吃住的标准降到了最低。走在荒凉的村庄,有时她会被群狗围追堵截。有时饿极了,她和同伴就在河边烤土豆,吃着随身带的煎饼。尽管生活艰苦,但她心里的公益梦从未动摇。

2014年夏,焦冬子在青海做公益,很多地方的班车都是一天一趟,而她大都在傍晚干完活,常常赶不上去下一个地方的班车,只能尝试着搭顺风车赶路。一天傍晚,她要从玛多县花石峡镇回县城,十几辆车从她身边疾驶而过,却没有一辆停下来。眼看天越来越黑,终于有一辆车停了下来,车上坐着两男一女,她想都没想就上了车。上车后,听说这些人是要到玉树的,焦冬子一想,反正自己在玛多县也只停一天就要去玉树,还不如直接和他们去玉树呢。就这样,他们一行四人直奔玉树。

路上走了没多久,天就开始下雪,后来又变成了下雨,与她同行的人有些晕车,车子只能走走停停,凌晨1点多才到玉树。这样的事情在焦冬子的采风过程中数不胜数。庆幸焦冬子遇到的都是好人,有些人不仅让她搭车,到了目的地后还帮她找住的地方……

让焦冬子欣慰的是,她所拍的照片广泛传播后,竟引起了巨大反响。当深圳电视台主持人邓璐、杭州爱心人士昕晨以及更多的人找到她,想要为她拍过照的老人和孩子捐款时,焦冬子才意识到自己拍的照片还可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更让她高兴的是,很多老人和孩子真的收到了捐赠,瘫痪多年的马志英老人也有了自己的轮椅,再也不用爬着走路了。这样的好消息让焦冬子感到特别幸福。

2016年,已经是一个孩子妈妈的焦冬子,最大的心愿是,除了继续自己的公益项目外,再找一份工作,之前辞职更多的是为了不违背内心的想法和对理想的追求,而现在,有过人生历练的她愈加成熟,她要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那样,才能更好地去实现自己的公益梦。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西海固妮妮全家福
过年全家福
妮妮猪
全家福
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与汉族的中医体质分析
关于西海固 我们一直了解得太少
全家福
妮妮猪
妮妮猪
行走在西海固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