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资源服务区域经济体系框架构建

2016-05-03周伟谭振江于晓鹏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云计算

周伟 谭振江 于晓鹏

摘 要:本文阐述了云计算的定义,分析了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资源在服务区域经济中的优势。同时,深入探讨了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资源服务区域经济框架及相关硬件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信息资源;体系框架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095-2163(2016)02-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s information resource service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Zhou Wei Tan Zhenjiang Yu Xiaopeng

(Computer colleg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Jinlin 136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university inform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in the service area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it discusses the regional economic framework and related hardware configuration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which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Cloud computing;university information resources;system framework

0引言

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的应用也渐趋全面、广泛;而高校信息资源又是一笔突出的宝贵财富,因而可以在云平台上将以上二者有机的结合,并构建成实用的体系框架,从而为区域经济服务。

1. 云化的高校信息资源服务区域经济的优势[1]

将以云计算为基础的高校信息资源整合为一个平台,在该平台上存储了高校所在区域的需求资源,如此则不仅提升了高校信息资源利用率,而且有效实现了高校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增值,最终为区域经济提供先进的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现对其实施优势展开分析,重点内容如下。

1.1 共享性

从信息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各个高校的信息资源服务对象主要以本校的师生为主,而且有的高校还要求资源的访问要在一定的IP范围之内。但是,施以云计算的处理加工后,位于整合平台上的高校、政府、企业等任何对象都可以对这些资源做到优良共享,实现互补通用。

1.2 学术性

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学术资源占据着重要位置与关键用例,而经过云计算的关联设计后,这些资源的学术性得到了显著提升,而这也正是本文以高校信息资源为根基构建研究体系框架的榜首性能优势。在充分利用高校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切实保证了服务区域经济体系框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1.3 延续性

随着各个高校的信息资源的渐次更新,经过云计算整合后的体系框架中的资源云也随即进行了实时同步更新,从而保证了资源的连续利用和延续使用。延续性的优势在体系框架的实际运行中尤为重要,就如同产品的售后保障一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优化延展作用。

2.信息资源整合云的可行性

多年以来,高校大多是相对独立地建设专属的信息资源,在信息资源的共享、转换等方面也必然存在着相应问题;同时,信息资源的分布也极不均衡,多向知名、重点院校倾斜,很多偏远地区的高校信息资源拓展有限,难以现实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更遑论提及服务区域经济了。本文中,针对信息资源整合云的可行性论证可做如下阐述。

2.1 以云技术为支撑条件,提高了信息资源管理水平[2]

信息资源整合云以云计算技术作为基础支撑条件,提供对区域外网的跨平台、多样化支持,区域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访问整合云,为信息资源的建设助力添翼。另外,云计算系统通过虚拟化、分布式等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存储和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

2.2 立足省重点大学,涵盖区域专业院校[3]

本文整合云中的信息资源主要来自吉林师范大学,这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学缘结构合理,大学中拥有的信息资源较为全面。同时,在整合云中,吉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平职业大学的信息资源在各自涵盖的领域中,也都标志有明确的专业性背景特色。经过云技术整合后,上述信息资源基本已能够满足政府、企业等部门的信息需求。

3体系框架构建及硬件配置

经过前期的调研与分析,笔者利用网络、存储和虚拟化技术,将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平职业大学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组成一个规范统一的资源整合云,并以服务四平经济为目标构建了体系框架。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资源服务区域经济框架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优化资源、集中管理、面向需求、注重实用的建设原则[4],确保安全高效地使用四平地区的各个高校信息资源。该体系框架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下面,即对框架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实现给出完整、综合论述。

3.1防火墙功能

首先,扫描流经体系框架的信息,过滤掉认为会构成威胁的信息,以防止威胁信息在计算机上获得通过及执行。其次,防火墙还可以约束特定端口的通信、封锁木马病毒等,必要时可关闭特定关口。最后,防火墙可以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例如病毒破坏、黑客攻击、系统瘫痪、员工失误和恶意破坏、商业间谍等,从而防止入侵通信,杜绝威胁体系框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隐患,保护体系框架的内部网络安全。在硬件配置方面,研究中使用的是迪普FW-1000-TA-N,超百兆性能,高密度万兆接口,具有较高性价比。

3.2服务中心功能

对经由认证中心发送通行的外界用户提供访问界面,这是体系框架内外之间实现连接的技术通道。硬件配置使用的是联想塔式服务器ThinkServer TS240。

3.3认证中心

认证中心是体系框架的重要环节质疑,为服务中心提供验证功能,对进入体系框架的用户身份进行鉴别,是获取信任并极具权威性的体系构成[5]。研究使用的是radius认证方法, 分别设置了框架体系内网和外网,采用域账户认证方式登陆,外网则仍是采用MAC+密码方式,而且还需要一个数据库来存储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时会将认证信息和数据库提交匹配,一致就通过认证,否则就拒绝访问;此外,也可以设置不同级别的用户权限。

3.4资源整合云

资源整合云是体系框架的中心环节,对四平地区的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平职业大学3所高校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过滤去重、剔除与服务区域经济无关的信息,重点是计算各种术科资源,使之以云的形式存储和利用,并与四平地区的经济方针政策、改革措施等有机结合,指导和推动相关技术,特别是专利技术等的发展和实践。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行建立本地云;其次可以领用网络云端。在本文研究体系框架中,笔者所在的科研开发团队拟用两台云主机等实体构建云平台建立资源整合云。其下,给出各硬件实现配置。

3.4.1单台云主机配置

处理器基于INTEL X86架构的至强系列CPU,主频2.1GHZ,6核; 96GB ECC DDR内存; 600G 15K SAS硬盘; 480GB SSD固态硬盘; 4个千兆网口的网卡;

3.4.2云主机尺寸

520mm*445mm*89mm(长宽高),整体置于网络机柜,简化网络架构。

3.4.3技术要求

采用桌面虚拟化技术(VDI),所有计算和存储都在服务器端,虚拟桌面使用服务器CPU,内存,硬盘资源,不使用本地资源,并且资源可动态调配;采用B/S架构,单一简洁的全图形化管理界面,平台上可以完成主机、桌面、模板、终端、用户等所有对象的管理工作;桌面虚拟化功能实现一次性安装完成,动态迁移,负载均衡无需另外增加组件;支持远程开启、关闭、重启、暂停、恢复,查看虚拟桌面。也可以使用云存储磁盘阵列作为资源整合云的主件[6]。

3.5各高校信息资源

吉林师范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吉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平职业大学是地方、连同专业类高校,这些高校的信息资源数据可靠、使用安全,无论是包库形式、还是镜像形式的资源都与数据源同步更新,是资源整合云的规模基础,也是体系框架的支撑资源。因为可以直接访问这部分资源,所以不需要配设其他的硬件设备。

3.6数据备份

对3所高校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备份,对进入系统框架的信息资源直接备份,而对进入资源整合云的信息资源进行隔离备份。这个环节使用了备份服务器,如ReadyDATA 5200[7]。

4.体系架构的合理性分析

纵观上述对体系框架构建及硬件配置的详细阐述,其合理性显而易见。具体阐释分析如下。

4.1 架构稳定

体系框架中的硬件设备都是品牌产品,研发技术成熟、售后保障及时。如果出现一般性常见问题,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即能自行解决;如果出现障碍性技术问题,设备厂家的技术人员则能排除故障,或者更换新设备等,所以体系框架具有了显著突出的稳定性。

4.2 通用性强

体系框架中,客户端用户不需要进行升级、下载APP等繁琐操作就可以自由利用整合云中的各种信息资源;只要有网络支持,使用大众化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IPAD、PC机等即可接入整合云;体系框架的强大通用性也大大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使用率[8]。

5 结束语

在时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需求推动下,笔者以云计算为技术支撑,以四平地区为服务对象,以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平大学三所高校的信息资源为基础构建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信息化资源服务区域经济框架,并计划在调试运行成功之后向诸如吉林省甚至是东北地区普及开来,在广阔范围内拟为加速区域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张 莉,王凤领.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模式与机制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2):104,106.

[2]李洪民.基于云计算高校数据中心建设[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9):213-214.

[3]史国川,陈冠宇,史斌浩,等. 基于云计算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与安全性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3(10),21-23,27.

[4]杨智明,陈静锐.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在高校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3(8):93-94,100.

[5]谢小可,唐守廉. 信息资源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14(4):71-76,108.

[6]王桂平,石宝军. 依托高校信息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J].衡水学院学报,2012,14(6):58-59,65.

[7]袁豪杰.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区域经济信息资源共享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28(2):24-27,52.

[8]MEI L,CHAN W K,TSE TH.A tale of Clouds: Paradigm comparisons and some thoughts on research issues[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EEE Asia-Pacific Services Computing Conference (APSCC 2008).Yilan, Taiwan:IEEE, 2008:464-469.

猜你喜欢

云计算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技术的应用探讨
谈云计算与信息资源共享管理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云计算与虚拟化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ERP教学改革分析
基于MapReduce的故障诊断方法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