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婆媳到底是什么关系

2016-05-03李月亮

晚报文萃 2016年3期
关键词:婆媳关系婆媳母女

李月亮

闺密小腿上有条挺长的疤。

是她两年前有次在厨房做饭,不小心把菜刀碰掉了,下意识用腿去挡,结果就被结结实实砍了一刀。受伤时,婆婆就在她旁边,大概因为对她有点小意见,刀哐啷落下接着她—声惨叫之后,婆婆居然没有任何反应。闺密龇牙咧嘴地一只脚跳着到客厅处理伤口,婆婆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做饭。

闺密说,她一直对婆婆的无动于衷耿耿于怀。试想,要是她亲妈在场看到,得多心疼。或者,如果是大姑子被砍这么一刀,婆婆可能眼泪都下来了。而她也是喊婆婆一声“妈”的,婆婆也口口声声说拿她当亲女儿待,而遇到情况,婆婆就是这么待她的。

闺密较真儿,坚持认为在这种紧急突发状况下,才能看出别人对自己的真实心态,所以,那以后尽管表面上还跟婆婆维持着基本的和气,但心里与她疏远了。

奇怪的是,尽管疏远了,她们的关系却和谐了许多。

闺密和婆婆都话多,以前没事老一起叨叨。言多必失,说得多了,不是她惹了婆婆就是婆婆惹到她。受伤事件后,她失去了跟婆婆说话的兴趣,不聊了,也就太平了。另外,以前婆婆每每偏心儿子,她都要不甘心地争一争。现在总算认清,婆婆再怎么表面上一碗水端平,心里当然是向着儿子的,争什么争。慢慢地,她和婆婆的关系就基本找到了平衡,和平共处,敬而远之。

这事儿挺有启示作用的。

婆媳关系存在很多天然矛盾,而激化这些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婆媳如母女”的错误定位。很多单纯的媳妇进了老公家门,喊婆婆一声“妈”,就真的以为彼此都要像亲母女一样相处,自己勉为其难地做,更要求别人一样做到——你怎么对你闺女,就该怎么对我;我妈怎么对我,你就该怎么对我。而婆婆的心里,也会暗暗期待儿媳像女儿一样体贴、孝顺。

但这不科学啊。本质上,婆婆和儿媳之间其实是“亲人的配偶”或“配偶的亲人”这种关系,类似舅妈姨夫、婶子大娘,跟“母女”差着好几层呢。非至亲却要假装至亲,怎么可能顺畅?

很多婆媳关系的问题,就是出在关系的既定模式上。

五千年来,我们形成了婆媳如母女的假想定位,硬生生把两个没有血缘关系、没有男女之情、存在天然利益冲突、甚至有些敌意的女人,定位在最亲密的关系上。这种自欺欺人的“母女”假象,会迷惑人的思想,使婆媳双方都在心里给对方设定了一个极高的标准,形成不合理的期待,继而带来不恰当的行为。

儿媳会觉得,你是我妈啊,你得疼我爱我纵容我才是,怎么能我晚点起床就摆臭脸,还在外面说三道四毁我形象,太过分了。婆婆会认为,你自私自我、不体贴不懂事,家务活都甩给我,还花钱如水,作为你妈我就有资格有义务教育你,作为女儿你也必须顺从接受。

在这种心态下朝夕相处,不出事儿才怪。

“让婆媳像母女一样相亲相爱”,这愿望是美好的,但人还得实事求是,不是妈就不是妈,不是女儿就不是女儿,不是母女千万别硬充母女。如果社会能对婆媳关系宽容一点,别一上来就把两人紧紧捆在一起,让双方都从一个低起点开始,摆好位置,把握好分寸,媳妇就拿婆婆当个婶子大娘,该尊敬要尊敬,该孝顺要孝顺,但别有太高期待。

而婆婆就当儿媳是个外甥闺女,或者儿子的好伙伴,喜欢就多聊聊,不喜欢就离远点。彼此都把对方看淡点,保持点距离,肯定会舒服很多。时间长了,没准还真就能处得跟亲母女一样了。

很多东西是要顺其自然的,你一旦太刻意地去追求,反而就得不到了。

婆媳关系应该也是这么个道理,千万别强求,欲速则不达。

(何雅摘自《今日女報》2015年12月1日)

猜你喜欢

婆媳关系婆媳母女
모녀(母女)간의 어두운 물결
搞笑母女档
婆媳关系,一道穿越千年的难题
卖水果的母女(外二首)
母女小剧场
你家的婆媳关系,还好吗?
处好婆媳关系的两大技巧
爱的方程式
婆媳冲突性话语中回应策略的语用分析
电视类型的话语生成与运作:以婆媳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