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与收入视角的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分析

2016-05-03周端明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安徽省

胡 琦,周端明(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基于就业与收入视角的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分析

胡 琦,周端明
(安徽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女性的经济地位对于提高其在社会上的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基于第三期安徽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对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的现状做出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女性在家庭性别分工中仍处于不利地位,虽然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和男性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经济收入偏少,职位层次偏低。女性经济地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就业与收入;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

一、引言

女性经济地位指的是以经济水平为基础,看女性在社会、社区以及家庭中对物质资本的财富和社会资本所拥有的权利和控制,简单来说,就是指女性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层次和地位[1]。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经济地位差异主要是由他们在社会、家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话语权决定的。这种男女经济地位上的差异,往往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经济发达的地区会更多地关注女性发展,从而女性能够享受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的机会;相反,经济落后地区则较少地关注女性发展,女性拥有更少的资源和发展机会。女性的经济地位,一方面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是该地区性别平等程度的反映。因此,对女性经济地位的研究和分析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安徽省历来将女性工作视为工作重点之一,女性在经济方面的参与获得了显著进步,经济地位也明显提高。本文基于第三期安徽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1)和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对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

二、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的总体状况

(一)女性的自我评价

女性对其经济地位自我感觉的良好程度是女性自信程度和其在家庭、社会所处地位的重要反映,它包含了很多女性的个人亲身经历、体验以及在所处的现状中对自身经济地位的渴望与期待。虽然自我评价在表面上看来主观性很强,但是这种评价毕竟是能够通过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比如说:女性的就业率、职业类型和层次、收入水平等。

在被调查的女性中,其中17% 承认“她们比男人差”,八成以上还是肯定女性的能力的。86.5%的女性相信自己具有独立性,接近一半的女性对男女社会地位平等程度的现状持不满态度。女性的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增强,和她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也息息相关。据调查,安徽省女性的受教育年限与男性之间的差距缩小,从2000年(第二期安徽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的1.86年下降到2010年的0.54年。

(二)实际状况

安徽省是农民工大省,有农村留守妇女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妇女的担子很重,但是她们受到的关注却很少,她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留守妇女在她家庭中的地位是由她们的经济收入、个人能力和价值观念等因素决定的,而与她们所承担责任多少的相关性不大[2]。所以,在家庭中,她们的经济地位虽然随经济的发展有所改观,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丈夫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她们依然处于从属地位。

第三期安徽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显示,同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相比,这10年间,安徽省女性的经济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从调查情况来看,客观地说,和男性相比,女性的总体经济地位还是与男性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想实现男女之间在经济地位上的完全平等,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需要一步一步地努力。

三、性别分工

在传统家庭中,其性别分工往往是这样的,即:男性养家糊口,和社会发生关系;女性生儿育女,和家庭发生关系。对女性来说,这种家庭的性别分工带来的是,她们要借助男性与社会公共领域产生关系,而不是自身与社会产生关系;女性一生中充当过女儿、妻子、儿媳妇、母亲等角色,她们得到的是:和家人的情感,关心爱护子女、体贴丈夫等能力,虽然这些很有价值,但这些导致的后果是:女性无法得到经济收入,也就是她们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无偿的,没有任何价格可言[3]。这种性别的分工,男性成了家庭生活来源的主要提供者,从而男性对家庭拥有话语权和决定权;相反,女性成了家庭主妇,失去了经济上的独立,从而在家庭地位中也处于支配地位,自然而然,她们的经济地位也比较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女性“走出家庭”,参加有工资报酬的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改变,女性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从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转变为女性也逐渐走出家庭、“主外”。独立的工资收入使得部分女性获得经济地位上的提升。尽管如此,这种性别分工的模式还没有完全改变,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女性成为家庭主妇,没有独立的收入。调查显示,有53.6%的女性认为“挣钱养家应该是男人的事情”,而男性对此观点的认同率比女性高8.5个百分点,全省女性中有40.6%的女性因为家庭而放弃过自己的事业。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字,足以反映了安徽省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女性在家庭性别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就业与收入

女性的就业状况以及经济收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性经济地位的高低,提高女性就业率和收入是改善女性经济地位现状的重要途径。下面主要从女性的就业率、职业地位、收入水平三个方面,对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的现状做出较为系统的分析。

(一)就业率

总的来说,安徽省女性有较强的“事业心”。据调查,2010年我省18岁-64岁女性中有74.3%的女性在业,其中城市女性的在业率为64.3%,和2000年相比上升了2%。

图1 安徽省女性失业人数(数据来源: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

总体而言,同2009年相比较,我省女性的失业人数有所减少(见图1),就业情况有所改观,但是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仍然存在,和男性相比,女性就业仍然处于劣势。当劳动力资源重组时,女性的就业压力明显大于男性;国企下岗女性工人再就业困难,一方面受到年龄的限制,一方面受到性别的歧视。另外,我省有一大批农民工群体,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农村留守妇女,她们不仅要照顾子女,还要赡养老人,负担很重,这就决定了她们处于失业状态或者只能从事一些低技术含量的手工活,面临的就业、生活压力都很大。

(二)职业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明细化,行业种类日趋多样化,各行业对员工的素质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此产生了社会职业的不同层次。这种职业层次划分会对人们的社会影响力、经济地位、经济收入产生影响。若把女性的就业率看成衡量女性经济参与程度的数量指标,那么女性的职业构成则是衡量女性经济参与程度的质量指标[4]。

调查数据显示,安徽省在业女性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依次占53.2%、30.5%、45.6%;未就职的女性中,有68.2%的女性从事家务劳动。女性从多种渠道获得职业,其中38.8%是从劳动力市场得到,和2000年相比上升了23.1%;女性的就业形式也日趋多样,有超过七成的女性在个体、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就职。从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来看,2010年我省从事脑力劳动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占10.6%,比男性高1.2%(男性为9.4%),实现了女性比男性高的超越。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从事脑力劳动的女性负责人、办事人员比例还是明显低于男性,分别低了3.6和2.4个百分点(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比较(2010年)单位:%

从行业结构来看,2010年安徽省数据显示,集中在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卫生、社会保障部门的在岗女性比重较大,超过男性,分别占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59.8%和56.5%;其次是集中在金融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的在岗女性,分别占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49.6%和48.2%;在采矿业和建筑业中,女性占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低,分别占11.9%和12.9%(见图2)。

图2 城镇非私营单位分行业在岗女性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2010)(数据来源: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

总体看来,安徽省女性的职业构成有所改善,职业层次有所提升,但是和男性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仍然存在着针对女性设置的一种无形的障碍,比如“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女性就业机会未能和男性完全平等,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性别歧视,这层障碍目前还没有被打破。

(三)收入水平

经济收入是女性自强自立的前提条件,如果女性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靠家中男性的收入作为自己的物质生活来源,女性就可能无法摆脱被动局面,在家庭大小事务上就没有话语权,社会地位就更无从谈起。所以,男女在收入上的平等被视为性别平等的中心。由于女性无论在就业比例还是就业结构上都比男性处于劣势,自然在工资收入上也存在差别,女性所得到的工资收入和报酬自然会比男性少。

根据调查,安徽省2010年女性年平均收入为11549元,只占到了男性该年平均收入的62.53%。女性的就业收入普遍提高,但是女性和男性的收入仍然存在较显著的差距,收入的性别差异仍然存在,男性高收入、女性低收入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对两性的不同教育投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收入性别差异,一般情况下,受教育的年限和工资收入呈正相关,教育上的两性差距会加剧收入上的不平等程度[5]。数据显示,安徽省2010年女性文盲人口数是男性文盲人口数的十倍,文盲人口比重超出男性近10个百分点(见表2)。

表2 按性别分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2010年)

再者,我省2010年各类学校女学生和女教师数也能反映女性教育现状,除了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中女学生所占比重(56.44%)超过男生外,在其余各类学校中,女学生占比都比男生低;各类学校中女教师所占比重全都低于男性教师,且低于10个百分点左右(见图3)。

图3 安徽省各级学校女学生和女教师数(2010)(数据来源:2011年安徽统计年鉴)

根据研究,男女收入产生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女性受教育程度通常比男性低;二是传统性别观念成为女性更好发展的障碍;三是在劳动力市场,多多少少地存在着男女歧视现象,就业制度不够完善。

五、研究结论和策略措施

上述分析反映了安徽省女性经济地位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对以上分析做出总结,并提出策略措施。

(一)主要结论

第一,全省女性中存在相当数量的女性在家庭分工中处在不利位置,“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仍没有改变。

第二,同2009年比较,女性的失业人数下降;从在业人口的职业构成来看,从事脑力劳动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于男性,反映了女性就业层次提升,但和男性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各类负责人、企业管理者比例较低。

第三,女性的就业收入普遍提高,但是女性和男性的收入仍然存在较显著的差距,收入的性别差异仍然存在,男性高收入、女性低收入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第四,教育上的两性差距会加剧收入上的不平等程度,而女性文盲人口数高出男性文盲人口数的十倍。这是女性比男性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策略措施

1.加强对女性经济方面权利的法律保护

完善让女性平等参与经济事务的相关条例,使女性和男性同等地获取经济资源。消除就业上的性别歧视,促进两性就业平等。任何单位聘用员工时不能以性别为借口将女性拒之门外,或变相将女性的聘用标准变得苛刻。

2.提高女性的就业率,改善女性的就业结构

加快安徽省的城镇化步伐,为女性就业发展扫清制度上的障碍。促进女性科研人才的发掘,对技能型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和奖励政策。增加针对女性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各级女性技能劳动者的人数和比重有所上升。

3.拓宽女性就业渠道,支持女性自主创业

加快第三产业尤其是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多适合女性的就业岗位。支持女性自主创业,给予女性创业政策上的扶持,采取减税、小额信贷、资金支持等措施,帮助女性实现更多形式的自主创业。

4.实现男女同工同酬,增加女性的经济收入

构建良好的收入分配格局,致力于推进女性收入增长同经济发展、男性收入增长同步。鼓励农村女性参加合作社,提高农产品的规模和收益。促成各类银行机构同妇女组织的合作,针对农村女性进行金融方面的培训,尽可能地增加女性的经济收入。

注释:

(1)第三期安徽省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于2010年12月1日至12月30日进行,调查对象为安徽省境内居住在家庭户内18岁至64岁的女性和男性公民,调查对象的获取,采用多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最终在全省范围内获得了3000个省级调查样本。调查收回有效省级问卷2973份,合格率为99.1%。在调查对象中,男性1437人,占48.3%,女性为1536人,占51.7%。

参考文献:

[1]骆晓戈.女性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137-138.

[2]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B/OL].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南京师范大学,2006.

[3]王利.谚语中的中国古代女性文化透视[J].兰州学刊,2006(12).

[4]徐延辉.社会保障与女性成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

[5]熊广勤,张卫东.教育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农村的经验研究[J].统计研究,2010(11).

Women's Economic Status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Employment and Income

HU Qi,ZHOU Duan-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241000,Anhui)

Abstract:Women's economic status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ir status in the society.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third phase of the survey data of women's social status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data of Anhui statistical yearbook.After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omen's economic status in Anhui province,it can be seen that women are still at a disadvantage position in sex division of labor,the employment rate has increased,but compared to men,there is still a large gap,economic income and job level are low.Women's economic status has made great progress,but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The paper finally comes up with some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employment and income; Anhui Province; female economic status

作者简介:胡琦(1992-),女,安徽黄山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女性赋权与经济发展;周端明(1973-),男,安徽太湖人,安徽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2015cxsj032);安徽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首批重大项目(FRZD201302)。

收稿日期:2015-11-17

DOI:10.14096/j.cnki.cn34-1044/c.2016.01.024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310(2016)01-0122-05

猜你喜欢

安徽省
2022年“安徽省最美护士”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送你一盆小多肉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