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黄金周外交示好中俄

2016-05-03

环球时报 2016-05-03
关键词:外相中日关系日方

●本报驻日本、韩国特约记者 蓝雅歌 王伟 ●本报记者 崔杰通●冯国川 柳玉鹏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五一”期间访华,在日本媒体眼中,他不但与中国外长王毅进行了包括午餐在内“大约4个半小时的会谈”,还见到了国务委员杨洁篪以及“很少在假期期间会见外宾”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因此有评论认为,“中日关系转暖的速度有点惊人”。但刚离开北京,岸田就在访问泰国时提出东盟应在南海一致对抗中国的建议,令人感叹日本外相“翻脸比翻书还快”。而日本媒体在对日中改善关系表示“欢迎”的同时,又对“中国外长尚未回访,我们外相又去访华”感到委屈。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高洪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此次确实对岸田文雄给予了超规格的接待,展示出中国政府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姿态和愿望,王毅外长也提出了中国政府的希望和要求,向日方传递了明确的信息,“当然,两国关系能否真正改善,将取决于日本政府能否正确认识历史,能否以正常心态看待中国崛起。”

日媒既兴奋又委屈

“五一”是日本的黄金周,日本媒体照常上班,报道的热点是岸田外相访问中国,很多电视台还请专家现场点评。朝日电视台5月1日晚长达两个小时的电视专题,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讨论日中关系。

《日本经济新闻》1日发表社论称,岸田时隔1年半再访中国,也是日本外相近4年半以来首次对华正式访问(不是利用国际会议的机会),而王毅外长自上任以来就没有访问过日本。“这是日中改善关系迈出的又一步,我们表示欢迎”。社论还说,日中外长的会谈包括午餐在内进行了4个半小时,李克强总理会见岸田时说希望中日关系恢复到正常轨道,对包括民间在内的日中交流态度积极,这令人看到中国对日姿态“发出变化的新芽”。社论称,今年预定在日本举行的日中韩三国首脑会晤,有必要实现中国首脑时隔很久的对日访问,而9月在中国举行的G20会议上,希望能实现安倍和习主席的会谈。社论还强调,日中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必须避开非建设性的手法”。

《朝日新闻》社论称,目前的日中关系“一直找不到方向感”。日中两国之间一直存在的没有改变的摩擦,是历史问题和围绕东海钓鱼岛以及资源开发问题。“上述两个难题的表面化最近有所抑制,但新的南海问题又变得表面化了。”文章称,外交常常是“合作和对立同在的”,“但现在两国政府求同存异的努力痕迹几乎看不到,相反让很少的对立影响到了整体关系。”社论还指责中国由于南海问题对日本不满就延迟对话,“不能说是大国的态度。”

《西日本新闻》评论称,本来按照惯例,“应该是中国外长回访日本的时候”,但岸田却不顾外交惯例去中国访问,并在会谈后自豪地表示,这次访问促进了日中关系齿轮的旋转。南海问题在5月即将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成为议题是确定的,中方的反对也不可避免,因此岸田此次访华的意义仍然不确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所研究员刘军红2日向《环球时报》记者证实,2011年日本外相访华,从逻辑上后续是中国外长回访,但中国外长自2009年后就没有再访日本,“岸田这次访华是日方主动的,可以说是迫不及待。”刘军红说,日本这么急至少有3个原因,一是日本需要在5月的G7峰会上展示其领导力,二是7月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三是美国在汇率政策上对日本的公开施压。这些都需要日本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当下,日本经济疲弱,已经推出负利率,“日本政府是有求于中国的,希望借中国化解其即将到来的国债风险,应对美国汇率政策压力,改善经济留住日本选民对自民党的选票。”

“翻脸比翻书还快”

岸田文雄4月30日结束中国之行,自称是迈开了“新时代日中关系的第一步”,而当他5月1日在泰国访问时又对泰国外长表示,针对中国在南海等海洋进出问题,东盟各国“有必要统一予以对应”,并希望泰国“发挥积极作用”。访泰结束后,3日起岸田还将前往最近刚刚更换了领导层的缅甸、老挝、越南访问。韩国《首尔新闻》2日称,岸田访问东南亚显然是为了南海问题。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日报道,日本很快将租借给菲律宾5架TC90飞机,该机的巡逻半径可以涵盖南海大部分争议水域。

对此,日本《新华侨报》总编蒋丰2日评论称:“不说日本翻脸比翻书还快,只说日本既然希望和平解决南海纠纷,为什么自身又是派军舰出访小菲小越,又是卖武器给小菲小越,显然是一种火上浇油推助战争的行为啊!日本,应该对此有更深刻的体悟。”

与亚洲外交几乎同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日抵达意大利开始其欧洲访问行程,此行将访问西欧5个主要国家,并将重头戏放在最后一站俄罗斯。《首尔新闻》2日称,日本首相和外相同时外访实属罕见。据NHK电视台报道,1日在和意大利总理会谈时,除了世界经济、防恐、难民问题等,安倍也表达了“对中国在南海活跃化的担心”。《朝日新闻》称,这次安倍访欧,将要求5国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支持日本的对中立场,此行的目的就是G7峰会的成功举行和牵制中国。而据韩国纽西斯通讯社2日报道,中方正在对日方希望借此次峰会强化批评中国的企图加以牵制。

香港《成报》分析称,日本插手南海的种种举动及态度都令中国不满。正如王毅此次对来访的岸田所言,希望两国关系“建立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之上;建立在恪守承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合作而不是对抗的基础之上”。如果希望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只是哈腰说欢迎,暗地里却又搞小动作,以虚伪的礼数来往,是不容易成功的。

中日关系转暖了吗

“中方给予岸田充分的外交礼遇”,韩国《国民日报》2日的报道称,中日关系正在出现回暖迹象,如果没有特别意外的情况,未来中日首脑会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则报道称,“中日关系转暖的速度有点惊人”。一日之内,不但中国外长王毅、国务委员杨洁篪、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与来访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会谈,而且强调中国要的是与日本合作,而非对抗。

法新社称,中日关系开始缓和,但同时指出,领土之争、历史问题争论使两国关系这些年变坏。王毅在回应岸田时称:“中国有一句谚语,空口无凭,要看行动”。王毅还明确要求日方:“不再散布或附和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经济衰退论’”。路透社的报道则认为,“双方都表现出改善紧张关系的意愿”,报道称,岸田访华期间对王毅表示,日方将放松对中国留学生和旅游者的签证要求,“但挑战依然存在”。

“美国之音”表示,中方高规格接待岸田,或暗示中方“将中日关系放在同中美关系同样的高度来对待”,尽管双方在南海和东海有领土争议。

据共同社2日报道,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石兼公博1日在北京与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举行了会谈,“双方就继续密切合作应对朝鲜达成了一致”。1日,共同社还报道称,日本防卫相中谷元正寻求今夏访华,并与中国国防部长常万全举行会谈。

香港《南华早报》称,中日年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双方都对“保持高层对话”十分感兴趣。澳大利亚智库学者赫斯科维奇表示,两国冷淡的关系不会“变得太快”。“习安会”或将在9月举行,此次两国关系的破冰正是峰会的铺垫之举。但由于两国间仍存在一些重大问题,所以交流会“伴随着不信任和怀疑”。

高洪对《环球时报》说,不能仅从一次活动就判断中日关系的“冷暖”,“5月在伊势志摩举行的G7峰会将是重要的试金石,观察日方是否有改善中日关系的真诚意愿,日方是不是把中国的意愿听进去了,是不是考虑到了中国的要求”。

安倍访俄能创造历史?

据俄罗斯“专家”网5月1日报道,6日,普京总统将在索契会见日本首相安倍,但两国领导人的会谈预计“将是十分困难的”,主要难题在于签署和平条约和北方领土命运。日方坚持将归还领土与提供投资、商业合同及政治合作联系在一起。安倍之所以不顾美国的反对访俄,主要是由于“日本比俄罗斯更需要两国关系正常化”。日本对俄中密切接近表现出不安。日俄一直无法实现关系正常化,一是日本不得不跟随美国对俄实施制裁;二是日本希望俄归还北方领土,而俄在此问题上不做让步。因此专家认为,安倍此次访俄,在改善两国关系及领土问题上不会取得大的突破。

《朝日新闻》称,这是安倍自2012年末担任首相以来,和普京举行的第10次会谈。安倍4月28日在国会表示,希望和普京的会谈能够“努力创造历史”。报道称,普京自2009年访问日本后,“一直没有再来”,这次安倍访俄,能否找到让普京年内访日的方向也颇受瞩目。

对于安倍访俄,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特列宁近日在接受俄《商业咨询日报》采访时表示,当前俄罗斯战略转向东方,主要是面向中国,由于俄在对日外交上缺乏战略和明确的目标,因此安倍访俄可能会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但未必会取得具体成果。▲

猜你喜欢

外相中日关系日方
我国防部:日方这个“摄影师”不要也罢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