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收购比港启示
2016-05-03胥苗苗
本刊记者 胥苗苗
中远海运收购比港不仅是中远多年来实施海外发展战略的很好体现,更是为其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和启示。
2016年4月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希腊共和国发展基金正式签署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股权转让协议和股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以3.685亿欧元收购比港管理局67%的股权。标志着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收购比雷埃夫斯港(比港)67%股权项目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作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经典案例,此次收购不仅是中远多年来实施海外发展战略的很好体现,更是为其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和启示。
过程:一波三折
中国选择欧洲、选择希腊绝非偶然。欧洲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稳定合作伙伴,有着传统的合作友谊。希腊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之一,与中国拥有传统友谊,是欧洲国家中与中国保持稳固友谊和互相支持的重要国家。与此同时,希腊是中国在欧洲的一个重要投资点,可以辐射周边国家;希腊也是中国重要的地缘政治据点,中国海运到地中海的线路在未来必将更加频繁,是中国走向地中海的标志。
中远集团将海外投资的着眼点定位于中欧政治和经贸发展战略的大局,在宏观层面上占据了制高点的位置,并且得到中欧双方政府积极有力的支持。同时,中远集团的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赋予其广阔的发展空间,“走出去”战略不仅仅是传统海运商船的远航,走向陆地、拓展码头业务也成为中远集团近些年来支撑主业的重要效益来源。在这样的“大战略”指引下,中远集团发挥航运企业独特的国际化视野,寻找欧洲合作机会,最后把“棋子”落在欧洲地中海核心地带的希腊比雷埃夫斯码头,既给了深陷金融危机泥潭的希腊码头以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强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与希腊政府包括码头方面深度合作的机会。
2008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希腊经济受到严重冲击。据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研究中心主任赵楠介绍,希腊为了缓和经济危机对国家经济带来的影响,开始实施私有化方案,包括公共资产私有化、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变卖大量公共资产和政府持股等。上海海事大学城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所原所长徐剑华教授表示,希腊政府私有化的意图在于拉升经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缩小南北差距、贫富差距,提升港口竞争力等。经济危机爆发后,欧盟逼债,希腊的还债压力很大。比雷埃夫斯港的私有化,为中远太平洋投资比雷埃夫斯港提供了机会。
可以说,中远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具有天时、地利的条件。2006年,中远集团与希腊政府在海运及港口领域就合作达成共识后,中远集团旗下的码头专业公司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12日成功中标,获得了该港2号和3号集装箱码头东侧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中远集团与比雷埃夫斯港务局(PPA)于2008年11月25日在希腊雅典正式签署了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特许经营权协议。
然而,收购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希腊大选的原因,比雷埃夫斯港私有化的约束力竞标被推迟过三次。自2009年末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到2015年新政府上台,希腊政府两次更迭,历经了五任总理。2015年1月,希腊激进左翼联盟甫一上台就表示将停止出售该国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67%股权计划。直至5月中旬重启,长达一年的推迟惹恼了潜在投资者和其国际债权人。美国港口集团(Ports America)和英国的Utilico Emerging Markets相继退出了竞标。希腊债务危机最终迫使新一届政府妥协。不过,相比之前的招标方案,重启的出售方案细节有所不同。比如希腊方面原先确定的5个竞标者最终只剩下3家。港口所售股份也由67%变为51%,只有满足一定条件后,投资者才能将所持股份由51%增加至67%。直至今年4月8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在希腊与希腊共和国发展基金正式签署比雷埃夫斯港口管理局股权的转让协议和股东协议,才可以说基本尘埃落定。
对此,赵楠表示,海外港口投资具有初期投资建设资金规模大,资金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且海外港口投资将受到投资区域经济、政治、港口经营管理模式、投资区域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而具有极大的风险。正是这些风险构成了中远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口项目一波三折的外在因素,包括收购初期希腊民众对于公共资产私有化的抵触、希腊政治方面的变化(2015年希腊极左翼联盟政府上台,反对国有资产私有化项目,也因此冻结了比雷艾夫斯港的出售)、欧盟市场规则和法律方面的影响(包括项目是否会造成垄断、是否存在政府非法补助)等。另外,从内在原因来看,因为我国与欧洲的文化截然不同,港口的运营管理模式也存在着差别,因此收购后实现二者的融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例如,工人工会的问题,在中国运营港口对工人聘用采取公司直接聘用的方式,而在欧洲存在码头工人工会,通过工会对工人进行聘用,工人工作方式也与中国国内有所不同。随着中远收购比雷埃夫斯港项目的推进,工人会担心丢掉工作或改变他们原来的工作方式。因此而产生了工会对专营权的反对,也影响了收购的进程。
比港:必争之地
如今看来,收购比雷艾夫斯港可以说是中远海外投资战略的成功案例。之所以成功,精准的选择投资对象绝对是其重要原因。正如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选择比雷艾夫斯港的确独具慧眼。
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的最大港口,也是地中海中距离苏伊士—直布罗陀轴线最近的基本港之一。该港是船舶通过地中海前往大西洋、通过红海前往印度洋、通过马尔马拉海前往黑海,从而联接巴尔干半岛、南欧地区、黑海地区与西欧、中东欧地区、中东、非洲的良好中转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并且是个天然良港、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徐剑华教授表示,在众多港口中, 比港表现十分出色,连续几年的增长率都在百分之十几,增幅可以说是欧洲第一,把比港放在地中海港口群来看属于兵家必争之地。据统计,2014年全球100大港口中,进入100大港的地中海港口就有13个,包括北岸港口和南岸港口,北岸港口就是欧洲的港口,大量都集中在北方,北方港口占了9个,南方港口占了4个。从2014年的吞吐量来看,比雷艾夫斯港在地中海的排名第四位,比港的增幅表现是最好的,连续好几年都是欧洲第一。过去,中国运往中东欧的货物,大多从汉堡、鹿特丹上岸,然后海铁联运。现在,随着比雷埃夫斯港口吞吐能力的提高,货物可以在比雷埃夫斯港口上岸,再从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到达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捷克,这条新的航路可以缩短运输时间7至10天,能够节省非常可观的运输成本,从而使比雷埃夫斯港口的战略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和显现。
再来看中国“一带一路”在欧洲的布局,主要有两条线,北线和南线。北线是以欧亚大陆桥为主要通行线路,它从中国内陆省份和西部出发,途经新疆、中亚、俄罗斯到欧洲(大部分行经中东欧)的线路。南线是由中国南部沿海城市出发,经过海运线路到地中海至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比港是希腊最大港口,被称为“欧洲的南大门”。中国货轮可以直接穿过红海、苏伊士运河在比港卸货,经由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匈牙利铁路直接运送到欧洲腹地。目前比港已成为近两年中国决策层力推的欧洲“一带一路”建设工程。
中国政府也将在欧洲的“一带一路”布局重点放在希腊比港上。除了上述原因,中国政府还认为该条线路有助于深化中国同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尤其是对中欧关系发展,其价值不容低估。这一项目是中欧之间可以互相借力和双赢的项目,有利于推动中欧务实合作。同时,比港具有较好的延展性。2015年2月3日,斯洛伐克副总理兼外交与欧洲一体化事务部长米洛斯拉夫·莱恰克在演讲时就盛赞中欧陆海快线,并认为可以继续北延至斯洛伐克和波兰,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用。匈牙利近现代中国问题研究基金会主席、前匈牙利驻华大使叶桐认为,项目可以向北延伸到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打通中东欧的南北动脉。英国智库则认为,如果货运运输网络能够得到有效开发,比港有望成为跨国公司把产品运到中东欧、中东和非洲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推动其成为该区域重要的分拨中心。基于上述事实,比港占据了在中欧贸易运输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突出地位。
双赢:共同目标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远收购比雷埃夫斯港是成功的,且对促进中欧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希腊欧洲和国际关系基金会的拉布罗普洛斯教授曾说过,希腊可以成为中国进入欧洲的商业大门。中欧新贸易通道的建设不仅推动了新的互联互通,而且双方人民能够享受更加便捷、快速和有效的运输服务,是一个双方共赢的工程。
比港的吞吐量和效益因为中远的妥善经营而得到了大幅提升。据徐剑华教授介绍,在中远刚刚接管比港时,效益非常差,吞吐量是100万标箱以下,根本排不进百大港之列,效率也很低,每年的利润也仅在1000万美元左右。但中远从2008年开始接管比港2、3号码头并开始经营,尽管全球航运形势持续低迷、希腊整体经济环境持续恶化,但比港于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夺得了全球前100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增长率冠军。2014年仍然保持了近20% 左右的增长率,全年完成吞吐量300万TEU,中远2014的利润达到了3400万欧元,并保持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长势头,这样优异的业绩在全球集装箱码头业界赢得了普遍的认可。
与此同时,随着比港的规模扩大,截至2014年5月底,为希腊直接创造近1100个就业岗位,间接拉动航运、物流、仓储、机械加工、贸易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岗位需求。而希腊的全国人口仅为1081万,劳动力人口482.6万,比雷埃夫斯市仅18万人口,也就是说直接提升了希腊0.023% 的就业率,更是直接吸纳了当地0.6% 的人口在中远集团在希腊投资合作的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PCT)工作,对于总体失业率高达27.8% 的希腊而言,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正如荷兰智库Clingendael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假如中远能够获得比港67%的股权,它对比港的身份将从一个租赁者转换为所有者,这对希腊方面来说至少有三点好处:为希腊政府带来额外税收,作为成功投资案例帮助希腊吸引更多的直接外来投资,基于前面两点带来的经济复苏,将帮助雅典缓解与欧元区的紧张关系。希腊国家银行更认为,希腊比港私有化项目将使希腊GDP(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5%,并创造大约12.5万个就业机会。
中远集团的企业价值观开宗明义就是“全球发展,和谐共赢”。正是这样的理念带来了今天的成果。然而,长达8年收购过程的艰辛以及每个阶段面临的困境和风险也为其他的航企在“走出去”过程中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对此,赵楠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首先应充分评估投资区域可能会面临的各类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风险。尤其是文化风险,是属于对于海外投资进程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矛盾和影响。在走出去初期应充分做好应对策略,考虑采用如何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实现文化之间的融合。其次,要充分了解投资区域的市场规则和法律,避免投资后由于不符合市场规则和法律所产生的风险和损失。再次,我国许多企业国际化程度仍然不够,在“走出去”前期首先要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实现与国际规则的接轨,包括经营理念、经营团队、经营方式等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许多中国港口企业也积极探索“走出去”之路。赵楠强调,中远太平洋是具有船公司背景的码头运营企业,其在海外投资过程中有船公司货量的稳定支撑。而我国许多港口企业多为纯码头运营商,以提供港口服务为主要功能,因此在海外投资码头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缺少货源支撑的风险。且目前全球已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全球码头营运商,他们已掌握了良好的港口网络和货源网络,因此中国码头运营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国港口企业走出去合作要重点关注地区经济腹地发展情况、政治风险环境、地方法律法规、地方人文环境等内容,由于国际投资经验积累尚不充足,海外投资港口应采取稳健策略。加强与商务部、投资银行等的合作,寻找投资契机;并探索结盟组团走出去,分担投资风险;可强化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实现可持续投资;依托中国制造产业海外布局情况,审慎选择投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