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动态

2016-05-03

珠江水运 2016年6期
关键词:保税水运湛江

广州拓展南沙现代航运服务功能

从“2016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新闻发布会获悉,未来五年,广州将着重优化城市布局,重点打造“三大战略枢纽”——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在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方面,2015年,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2亿吨,同比增长4%,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位、国际港口第六位,南沙港区三期码头6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基本完工。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广州全力推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关键一年。广州将加快南沙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开发建设,在加快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完善现代集疏运体系和现代航运服务体系。通过友好港交流、港口推介会,承办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会议和展会等手段,推进国际班轮航线开通,在巩固欧洲、非洲、东南亚航线的同时,重点拓展美洲航线,2016年确保新增8条,力争新增10条。

在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方面,广州在南沙组建了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重点开展航运交易、临港大宗商品交易、航运金融支付与结算、航运经纪以及航运信息等业务。今年广州将发展航运金融,以离岸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结算为突破口,积极培育航运产权、船舶、设备、航运电商的资金支付与结算,支持广州航运交易所发展航运金融业务,吸引区域航运金融结算中心落户南沙。同时将扩大航运交易市场,搭建航运交易平台,引入或成立2—3家专业航运经纪公司。(来源:中国水运报)

何建中副部长调研珠江水运

3月22日至23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带队到广西,就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进行调研。调研组到右江百色水利枢纽现场察看,了解珠江上游航道碍航情况及过船设施建设推进情况。部水运局局长李天碧、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王建华等陪同调研。

23日下午,何建中副部长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及广西右江水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同志进行座谈,了解珠三角和重要支流航运开发、港口资源整合、水运结构调整情况,西江干线航道、枢纽通航建筑物建设、养护和管理及中上游水运发展情况,龙滩、百色枢纽通航建筑物建设推进情况,并听取各方对水运发展需求、存在问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何建中强调,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珠江水运科学发展,在促进珠江流域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综合运输通道的作用,当好发展的先行官。他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快珠江水运发展、充分发挥水运比较优势、为流域经济提供支撑的紧迫性认识。从服务和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珠江水运发展现状,与流域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对水运发展梯度推进、畅通水运出海通道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二是要认真研究珠江水运发展在规划、航道等级、过船设施、综合运输通道以及中心城市集聚作用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三是要在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珠江水运发展的推进力度,科学确定航道等级,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和船型标准化,进一步完善法规标准等制度体系。(虞飞虎)

国务院出台指导意见,依托综合交通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日前,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促进内地九省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泛珠三角区域。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根据《意见》,泛珠三角区域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安全、低碳和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强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铁路方面,贯通海口经南宁经贵阳至兰州的铁路,打造南北新通道;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湛海铁路扩能工程;规划建设赣州至深圳等铁路项目。公路方面,加快国家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及升级改造,打通省际“断头路”、“瓶颈路”。水运方面,推进珠江主要干支流高等级航道建设,继续提升西江航运干线通航水平,加快右江等航道建设,稳步开展湘桂运河前期研究,畅通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建立完善珠江水运发展协调机制。民航方面,统筹泛珠三角区域空域资源管理使用,明确区域内各机场分工定位,实现机场群健康有序发展。

深化内地九省区与港澳合作十分重要。《意见》提出,加快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连接港澳与内地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建设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等项目,加强粤港澳轨道交通衔接;巩固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和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香港航运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期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近日发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的船舶、港口货物和集装箱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额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5.5%,至5600万吨。抵港货量下降26.9%至3340万吨,离港货量下降23.3%至2250万吨。与上年相比,香港2015年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额下降13.8%至2.566亿吨。抵港货量下降17%至1.528亿吨,离港货量下降8.6%至1.038亿吨。

香港船东会助理执行董事冯佳培认为,多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了香港港口货运吞吐量下滑,包括经济大环境影响,航运业周期性因素和香港航运业的转型升级等。不过,他表示,香港航运业的发展方向是向高端领域转型升级,在更侧重于涉及航运业的保险、融资、法律服务和人才培养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同时,传统领域相应收缩是可以理解。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执行总干事何立基表示,由于船公司联营、超大型货柜船,导致香港货运码头挤塞情况未见舒缓,进而使吞吐量下跌。比如,一艘普通货柜船只占码头一个泊位,超大型的却占一个半泊位,码头使用率因而下降。

对于2016年的走势,何立基表示不容乐观。“码头航运服务主要依靠贸易带动。”他认为,“如果贸易不改善,航运服务也难有起色,因此很需要新的投资市场和环境。”他表示,特区政府在增加货柜码头土地和物流设施方面已经下了功夫,预料可以带来帮助,但长远还要指望全球经济环境好转。(来源:中国船检)

湛江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

3月23日,粤西首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湛江保税物流中心顺利通过由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验收,即将封关运营。这是湛江海关继深化“三地七方”关港合作、“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之后,再次助力粤西外贸稳步增长。

据悉,进驻企业可享海关系列政策优惠。湛江海关关税处负责人介绍,保税物流中心是具备进口保税、出口退税等多项功能的海关保税监管场所。企业在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件管理;企业货物进入保税物流中心即视同出口,享受出口提前退税政策。此外,具有“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分销中心”作用的保税物流中心,也有利于企业采取更为灵活的物流运作方式。

近年来,顺应物流规律,推进环北部湾港口群合作发展的“三地七方”合作机制在湛江海关等多方努力下顺利建立,湛江港开通国际班轮直航航线陆续增多,港口相互延伸,湛江迫切需要更大发展空间,本次通过验收的湛江保税物流中心,恰好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

湛江保税物流中心于2014年10月经国家四部委批准设立以来,湛江市委、市政府和湛江海关等部门高度重视,将保税物流中心建成验收列入2015年湛江市督办挂牌的12项重点工作之一,统筹规划,多方联动,全力优化服务。

在保税物流中心建设过程中,湛江海关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成立项目建设小组,在各市、县举办30余场次政策宣讲会,协助湛江港开展招商引资和入驻企业政策宣传工作,并组织经营主体远赴上海、郑州、连云港等多家保税物流中心取经学习,研究适合湛江模式的海关监管办法等;并在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作后,继续提供政策支持和通关便利。

作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湛江具备大西南出海口,东盟最近桥头堡等独特区位优势。随着宝钢钢铁基地、中科炼化、晨鸣纸浆等大型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并开工建设,湛江地区工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湛江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运营后,将充分发挥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功能,整合物流资源,帮助企业拓展新业务,不断增强保税物流中心在粤西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在验收会议上表示,“适应新常态,湛江要继续扩大开放,打造"六大支点",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保持加快发展的节拍,进一步深化与东盟国家和地区合作,实现开放发展、共赢发展。”“接下来,湛江海关仍将一如既往支持粤西社会对外开放,特别是支持服务湛江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后的发展,不断创新保税监管服务,积极探索保税+新型贸易业态,把国家有关保税政策落实好,推进贸易便利化,使湛江保税物流中心成为服务粤西、辐射大西南、连接东盟的一个国际物流平台”,湛江海关关长陈小颖表示。(来源:国际商报)

广东外运整合资源,提升物流服务

在电子信息和物流装备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外运广东有限公司(简称广东外运)整合华南地区和网络资源,推出Smartrans和Easytrans两大物流产品,并于3月16日与多家国内外物流企业、船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据悉,广东外运与日本通运株式会社等多家国内外企业合作,未来将进一步整合华南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资源。Smartrans又称“智运达”,该产品利用其四大具体终端服务为大船公司和枢纽港提供集成本地电子化操作和可视化信息,目标成为华南地区口岸与大船公司的本地信息衔接平台;而Easytrans也叫“外运优速”,将打造本地进出口多式联运一站式服务平台,设计有关物流的多领域精准增值服务。

广东外运总裁李关鹏指出,这两大服务化产品是中国外运集装箱整箱业务的产品化举措,旨在实现“简单、快捷、高效”的物流服务目标。(来源:新快报)

广西北部湾港口完成行政管理资源整合

3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与北海市政府正式签署《实施沿海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框架协议》,标志着广西沿海三市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上收工作全部完成,北部湾港口行政管理资源整合工作全面完成。

据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局长周一农介绍,目前,正与沿海三市(北海、钦州、防城港)进行业务、人员、资产等一系列的交接工作,全面履行三个港域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责,实行对沿海三市港域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营的“四统一”模式。

根据广西北部湾港口管理局正在修编的《广西北部湾港口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北海将以商贸和旅游服务、临港工业为主,近期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形成以商贸和清洁型物资运输为主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港口;远期将发展成为内外贸物资运输结合、商贸和旅游及工业开发并重的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十三五”期,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取得显著进展,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现代化港口体系,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将明显提升;三个港域协同发展能力增强,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煤炭、原油、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基本形成。北部湾沿海港口年货物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集装箱5年总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箱,基本建成集装箱干线港。(郑燕)

广州南宁海关推进粤桂“港港联运”

广州海关与南宁海关日前签署《广州海关南宁海关深化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两地海关将共推关区通关便利化、共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发展、共同促进广州白云机场和南宁吴圩机场合作发展、共同促进两地开放型经济升级、共同防范打击两关区内走私和恐怖活动等5个方面深化合作,旨在贯彻落实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开放战略、国务院《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深化海关一体化改革,促进粤桂两地外贸合作发展新跨越。

据悉,两地海关将加强“一关通”合作,推动“西江黄金水道”互联互通。借助“泛珠”4省区域通关一体化平台,两关区企业实现任意口岸申报、任意口岸进出及验放。着力推动西江水道“中途监管站—广州关区口岸—南宁关区口岸”的物流安全及便利。大力推进以南沙海港、钦州保税港为母港辐射内陆腹地的“无水港”建设,扩大母港辐射带动作用。

根据《备忘录》,广州海关和南宁海关将共同推动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内设立综合保税区,促进两地政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和项目的招商引资。推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有关企业“一地注册,多地报关”,大力支持试验区与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建立“区区合作”,梧州港、贵港港与广州港实现“港港联运”,支持三地开设定期班轮和穿梭巴士,聚合西江上游沿江城市货物在梧州港、贵港港实现转运,为西江上游沿江企业提供便利。

此外,积极推动两地空港优势互补、协作发展,推动白云机场发挥国际物流产业辐射带动效应,带动南宁机场推进冷链物流、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业态发展,大力拓展由南宁—广州—欧美、广州—南宁—东南亚的国际中转“空空联运”业务。广州海关、南宁海关还将共同促进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单耗参数、深加工结转、外发加工管理等加工贸易管理的合作、互认,加强对迁移企业的监管与合作,强化对外合作交流。(顾阳)

猜你喜欢

保税水运湛江
湛江美术
湛江鼓舞角逐“山花奖”
漫步湛江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写湛江、画湛江大型书画基层采风作品选
图说水运
去年保税港区进出口204.6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