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信息新技术推动珠江航务管理上新台阶

2016-05-03林立新

珠江水运 2016年6期
关键词:航务水运珠江

林立新

“十二五”珠江航务信息化建设“可圈可点”

珠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流域地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省(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珠江水运在全国内河水运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二五”期末,航道总通航里程1.6万公里、占全国12.4%;在国家规划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近2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中占有“一横一网三线”、占比18%;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布局规划中有南宁、贵港 、梧州、肇庆、佛山 5个港口,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近5亿吨;运输船舶1.6万艘、1300万载重吨。“十二五”期完成内河货运量31亿吨、港口吞吐量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4600万TEU,仅次于长江。珠江水运供给能力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支撑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以来,珠江水系在加大港航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水运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各省区初步建成覆盖各级管理部门的信息化网络和一大批业务应用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珠江航务管理局、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四省区交通港航部门、广东海事局、广西海事局经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航务管理相关信息系统。

其中广东、广西两省港航行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已普遍运用;各级航道管理机构已基本安装了管理船舶GPS定位系统、航道信息系统,自动水位站,西江干线和珠江三角洲基本建立了航标遥控遥测系统;西江干线甚高频通信(VHF)和视频监管系统(CCTV)等项目已获部批复启动实施;AIS实验基站网络系统建设扎实有效推进;GIS与AIS、通航要素等多种信息融合的系统平台试点建设;各地成立水上搜救分中心,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智能化建设,CCTV、自动水位监测等设备实现对重点水域、航段、船闸、港口的基本覆盖,强化了现场监管和应急反应能力。基本满足了各自政务办公和政务公开与信息服务的需求。部分大型港航企业开发了生产管理应用信息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效益逐渐显现。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助推珠江航务、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治安与消防等公共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虽然“十二五”珠江水运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是随着区域经济和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相比其它行业和长江,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是要突破“信息孤岛”现象支撑地区部门间的业务协同管理。解决信息系统开发主体不同,建设标准不一,监管与服务对象差异的问题,形成统一的后台数据中心和对外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二是提高跨区域跨部门整体信息服务能力水平。随着珠江航道升级和干支直达运输发展,跨区域航行船舶的整体信息服务需求不断增大,航务海事部门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三是丰富水运信息服务内容、强化实现数据采集手段,逐步解决省区间发展不平衡状况,以促进珠江水运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科学发展。

为此“十二五”跨“十三五”,珠航局在交通运输部领导下,组织推进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相关工作。一是完成建设方案研究论证。历时3年,经4次大规模调研,6次部门协调会,在部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下,协调完成部配套的专项科研课题《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架构和运行机制研究》任务,理清了珠江现有水运管理体制下的系统总体和业务功能架构、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模式和运行管理机制。完成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方案论证和编制工作,为开展前期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组织完成前期工作和项目立项。2014年底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获部批复立项,明确珠航局牵头,会同部海事局、广东、广西交通运输厅,按照“统一组织、分工协作、整体设计、统筹建设”的思路开展建设。三是组织推进项目实施建设。2015年,按国家法规规定和部要求,通过公开招标完成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和报批;珠航局与广东、广西两省区交通运输厅签订了三方共建协议、就主要建设内容、标准和建设模式等达成共识,建立了共建协调领导工作机制。今年2月底,工程的初步设计获部的批复,一旦部安排资金下达,即可组织招标、开工建设。

“十三五”珠江航务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

中共中央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与理论、制度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是须不断推进的重点领域,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信息化及其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将不断支撑和引领“四个交通”的发展,推动交通运输加快提质增效升级。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服务“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和水运发展的大局;坚持共享发展,联合四省区交通主管部门,敢于创新,真抓实干,大胆采用信息化最新技术,以“互联网+”思维服务智慧交通发展,依托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建设,打破信息壁垒,加快提升航务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据悉,珠江航务管理局确定其主要目标任务是:

一是推动珠江航务管理信息服务水平提升。在组织建成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基础上,根据履行职责及服务需要,采用大数据、云计算、海事卫星等新技术,深度挖掘和应用航运基础数据资源,开发相应的业务系统;增强外场终端和基础信息采集能力,覆盖面、密度和信息来源及时性和准确性,建设完成适用的水系电子航道图和维护更新机制,以及提高国家在珠江上航运应急能力;积极采用最新智能技术平台,为港航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水系航运经济运行、航道信息、船闸运行分析等公共信息服务,推动航务管理业务信息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是结合财政预算改革,推动信息化建设常态化和运维保障水平上新台阶。积极推动信息化运维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项目,实现网络信息系统日常升级改造和运行维护经费来源常态化。加快现有信息系统升级改造、设备更新换代、拓展网络链路及带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运维外包,政务网站系统等升级改造,提升珠江航务公共服务的效率、水平和社会形象,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贯彻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新提高。积极贯彻国家和省部有关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战略部署,按国家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加强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建设,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四是实现内部政务管理信息化的新跨越。加快OA、政务、保密、档案等办公信息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实现内部管理全过程信息化,主要管理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完成移动OA办公系统建设,确保部视频会议终端可靠运行和下属单位的全覆盖。

“十三五”期珠江航务信息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珠航局将积极组织落实珠江水运“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一是在前期签订共建协议和共建领导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共建专家小组等工作机制,协调建设的重大技术问题,提供技术咨询和业务指导,把好建设质量关,深化珠江航务信息系统建设。二是加强省区部门间配合与协作,共同推进,防止建设与业务应用“两张皮”。三是按作为部二级数据中心的定位组织珠江航务数据中心建设。加强向部汇报,把该系统建成水系省区部门间信息交换的桥梁,力争实现部、流域与省际间主要业务数据资源与信息的共享服务水系港航单位。四是结合实际加强相关标准研究,为珠江航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标准和制度支撑。我们将组织开展《珠江水系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和《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管理办法》等研究,适时启动相关项目的前期工作。五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创造学习工作条件,支持信息专业人员参加培训、交流和对外合作;提升业务部门人员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及共建能力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航务水运珠江
理事单位风采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中海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研究
梦牵珠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珠江·紫宸山
长江航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