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榕:一生“三清”低调传家

2016-04-29夏芯

廉政瞭望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鸿章

夏芯

晚清翰林李榕是一个命运大起大落的人。他33岁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与李鸿章、李元度、李眉生同出名臣曾国藩门下,合称为“曾门四李”。49岁累功升至湖南布政使,达到仕途高峰,然而却在捐输政策上得罪地方豪强遭诬告,两年后被罢免官职。

很难有人能像他这样快速调整心态。回乡后不仅应邀撰写地方志,还重拾耕读文化,展开了长达20年的教学生涯,直到生命结束。从廉官到乡贤,李榕的一生不因处高而失低调,也不因处低而失傲骨。从先祖到后辈,这股气节如何一脉相承?廉政瞭望记者来到李榕故里四川剑阁县,一探李氏家风。

承祖训:勤和恕让,耕读传家

位于剑阁县下寺镇友于村的李榕故居,是李榕授翰林院庶吉士时被赐予的翰林府。这间深藏于竹林与农房深处的宅院,远看已是一户农家。李榕遭罢免后,置“耕读为本”于座右,告诫子侄亲朋且耕且读,蔬书并重。

“启我愚昧,佑我聪明;克勤克俭,且读且耕;不学下流,不堕家声。”李榕家族秉承祖训,世代农耕。李榕之父李时荣于道光乙酉(1825年)乡试中举,曾在广东为官,他“慈祥恺悌,所至民怀”。李榕幼承庭训,刻苦攻读,立下远大志向,他曾有诗曰“少年不合潜林壑,圣明贫贱吾其羞”以示人生抱负。

李榕之母安氏勤俭温良,治家有道,对子女管教严格,强调“四戒”,即“力戒耳软任性,偏信和偏疑;力戒弟兄子侄,妯娌不和睦;力戒疏慢亲友;力戒骄凌贫贱。”严格的教育和严谨的家规,形成了“勤、和、恕、让”的家风,对李榕的人格长成有着重要影响。

李榕在长沙走马上任湖南布政使时,与各级官员约法三章:一是官样要大方,平易近人,严格管束家人,不得仗势作歹为非;二是断案要亲自勘察,下乡要轻骑简从,以诚求证;三是民间捐税不得随意乱涨、滥涨。

然而,封建积弊与清末官场时弊之深重,让性格刚直的李榕最终跌倒在政策改革上。他发现湖南各捐输局,以“劝捐助饷”为名敲诈勒索百姓,于是不顾劝阻上奏朝廷,明令征收捐税“豁免下户,着重上户”,触犯了豪门富室的利益,遭到当地权责的诬陷弹劾,后朝廷以“查无实据,事出有因”的罪名将其就地免职。

罢官回乡之后,他重拾耕读文化,不仅亲力亲为,还要求兄弟子侄每年春秋二季农忙时节,必须和长工短工一起割麦插秧,并与他们同桌饮食,不得特殊。有空闲时间就读书练字不许疏懒。

他的子孙传承家风家规,一边读书,一边劳动,大多成为地方士绅。儿子李颖、门人温、吴参与编写《剑州志》;侄孙李谔传承办学,收全乡农商子弟入学受教。乡民受李氏家风影响,大多重视文化。乡场民风大变,文化氛围浓郁。

教学:为官须廉,收放有序

虽光华已褪去,但昔日的翰林府仍然可见引路、过厅、内厅的三层式规制。从引路到过厅,镂空门楣、雕花脊瓦逐渐映入眼帘。在过厅与内厅之间的照壁上,残缺飞檐下的浮雕图案还依稀可辨,按照当时的装饰风格,左为琴棋书画,右为梅兰竹菊。再往里面的内厅,就是李榕的书房,曾经从这里诞生的诗词、书法已成为后世至今的宝贵财富。

李榕的许多经济文章、诗话楹联都被他的学生收入《十三峰书屋全集》。他曾有“季子正少年,匹马黑貂裘”的胸怀,也有“日日溪边弄碧漪,窥鱼沙鹭也忘机”的慨叹,有无可奈何的宿命之感,又包含不甘寂寞、积极进取的志向。

他回到故乡后,快速从罢官的失落中走出来。他看见家乡很少有人读书识字,特别是儿童们没有任何学习条件与机会,就在翰林府邸的东边镜默斋开办了学房,首开下寺镇教书育人先河。他办学同时还任剑州兼山书院的校长,后又主讲江油登龙、匡山两书院。

李榕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至今仍不乏借鉴。他以充实自我与处人治世为出发点,将儒道两家主张的收敛、扩展之精髓融会贯通,建立了独特的古道树人体系。他不反对门人子弟做官,但要“以‘廉字为铁板注脚”,希望学生“共登青云梯”。他提出要走仁德治世之途,要勤谋国事、不求富贵,要重义轻利、为民解难。

为官收放有序,李榕首先做到了“收”。他在升任湖南布政使时,将从湖北乘船沿长江水路赴长沙藩台,沿途州府官员闻讯,都在江岸具礼迎候。李榕知报后,即派家人去买食材,悄悄乘坐一般官船自炊自食,船到各州府点隐蔽而过。

在治理一方之道上,李榕做到了“放”。他上任后,执掌刑名诉讼,开始纠正冤假错案,同时审理私抽捐税、中饱私囊的贪腐案件,惩治欺诈百姓的恶棍无赖。治理不过半年,民风大变,衙门书役无一舞文作弊。

后来报国之志落空,他转而投身于家乡以及川北的文化教育事业。门生张琴,翰林院庶吉士,署安徽庐江知县;张枚,任剑州知事;谢佩舒,为柳州知事等,均为一代廉吏。

教子:低调收敛,团结和睦

墙面破损的一角露出墙体,那是由材质坚韧的木竹密集编织而成的“钢筋”,经过了一百多年,仿佛依然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族。环顾四周,陋室空堂填满了荒凉寂寞。

从李榕所处的时代来看,儒家传统的忠孝仁义思想让他树有报效朝廷之志,所以他在平定太平天国“洪杨之乱”时建功立业。同时,他也目睹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之世相,以致孤傲不群、曲高和寡。因此有人评价李榕的一生功过并存,时代注定了他半生的悲凉。

也有人认为,是他的傲气给他带来了仕途之灾。李榕和李鸿章虽同为曾国藩门生,但李鸿章处事圆润权变,这让性格刚直的李榕甚是不屑。此外,李鸿章的品级高于李榕,李榕的才学又在李鸿章之上,两人早已互生骄心与妒意。

有一次,李鸿章请李榕赴宴,见李榕穿着旧衣破鞋,便取笑说:“老兄的鞋,帮子何其烂耶?”李榕回答:“我靴虽薄而旧,但底正帮直,你靴虽好,但底歪帮斜!”这话是骂李鸿章是监生出身,功名底子不正,弄得李鸿章十分尴尬,从此怀恨在心,后来受命查办捐输案时,趁机置李榕于“死地”。《清史稿·李榕列传》中这样评价,“时舆论咎李鸿章太过,谓不免同室操戈,而李榕平时蔑视李鸿章,亦不无自取之道焉。”

晚年的李榕总结自己一生的荣辱得失,悟出了一个道理,其精髓就是低调处世,守住这个底线则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方才不致流入大起大落的尴尬。他借语恩师曾国藩的亲书赠言“温恭朝夕”,大书“翕宜朝夕”四字挂在墙上,提醒自己并教育家人:不论早晚都要记住“低调收敛”,对人处世切不可张扬,牢记和谐团结,看重亲情友情,被后世子孙奉为家规。

“友于村”的得名,也缘于李榕的低调。光绪四年(1878年),何马沟何、马二姓人丁式微,沟名反不如翰林府响亮。于是有人建议更改沟名,或说“李家沟”,或说“李家庄”。但李榕不以为然,而是根据《尚书》“唯孝友於兄弟”句,把何马沟更名为“友于庄”。希望乡邻亲如兄弟,和谐平安。

他低调收敛,却为民众仗义执言。回乡后的李榕,更加深感百姓疾苦。当时,剑州官府责令下寺窑沟碗厂每年无偿提供陶碗2000个,“以备办差之用”,提催差役下到乡间勒索酒食盘费。李榕写信给剑州知州杨云舫说:“此碗黄泥粗料,办差有何用处,只以饱工房之私囊耳。”促使免除了民众不合理负担。

为避免旱灾歉收,李榕还在何马沟上游拦沟作堰,开挖渠系三里引溪水灌田,惠泽乡邻。

后人总结李榕的一生,是“为官清廉、做人清白、生活清平”,此处称“清平”而非“清贫”,是有原因的。李榕罢官回到故乡,只靠教书挣点银两以补家中用度,其他饮食蔬肉均靠田产自做自食,稍余些许还用以救济穷人,因此他并不“贫穷”,而是自甘清淡与平凡。

办学授课的20年时间里,李榕只辗转于各个书院,不做多余的应酬,直到生命终结。120多年后的今天,当地人迁葬时掘开李榕之墓,只见朽棺中除了顶戴的零星残件和散落的朝珠外,没有任何其他随葬品。这便是他一生“三清”的最好见证。

猜你喜欢

李鸿章
李鸿章的尴尬
李鸿章
赞赏·奖掖·疏离:李鸿章、陈兰彬因留美幼童而交往的三部曲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李鸿章的崛起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李鸿章挨一枪,中国少赔一亿两
李鸿章之死
李鸿章骂人
李鸿章海防思想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