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高铁”能否顺利出发
2016-04-29
在动画电影《机器猫》里,未来人们的交通工具已经不局限在“竹蜻蜓”上了,汽车可以如飞机般在空中飞行,如小鸟般自由穿梭。看到此景,人们不禁为动画大师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
在现实世界里,有着“科技狂人”之称的艾隆·马斯克提出了“超级高铁”构想,使得最初只是源自科幻小说的一个奇幻概念,开始加速成为现实。
据悉,超级高铁的速度在理想情况下最高可以达到时速6500公里。那也就意味着从北京到纽约,目前乘坐最快的直达航班也需要12个小时。难道,在不远的未来,乘坐超级高铁可以将这一时间缩短为2小时?正当人们对此半信半疑之时,一家致力于超级高铁开发的公司HTT近日宣布,将于明年在加利福尼亚地区搭建全球首条“超级高铁轨道”。
超级高铁“火了”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线支付巨头贝宝(PayPal)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目前掌管着特斯拉(Tesla motors)、Space X和Solar City等多家公司,从Space X进行太空探索,到家庭电池改变世界,这位“现实版钢铁侠”一次又一次推进着世界对于科技想象的边界。2013年8月,提出了惊世骇俗的超级高铁Hyperloop计划,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热议。
2013年,特斯拉CEO伊隆·马斯克通过推文公布了关于超级回路(Hyper loop)的疯狂梦想,计划建设比飞机还快的交通工具,是介于超音速飞机、轨道炮和空气曲棍球桌的结合体。作为致力于实现马斯克梦想的两家初创公司之Hyperloop技术有限公司在近日宣布已经购买了洛杉矶附近的50英亩的土地,为推进系统创建首个测试轨道。公司表示该轨道计划将于2016年第1季度完成,计划将于2016年夏季进行轨道测试。
作为两家正在开发超级高铁项目的公司之一,Hyperloop Technologies日前宣布将在北拉斯维加斯测试推进系统,标志着这项技术距离最终实施又近了一步。该公司预计,这辆“高铁”从静止状态加速到336英里/小时(约合541公里/小时)只需要2秒钟。
超级高铁项目将通过一个低压管道,以极高的速度传送载人或载货运输仓。马斯克于2013年通过一篇57页的白皮书阐述了自己的理念。马斯克表示自己正致力于发展特斯拉汽车,而无暇顾及“超级回路”的制造,但他预计一旦付诸实施,7-10年便可建成。超级高铁不仅建造成本低,同时更加安全,此外不会受天气条件的影响,马斯克预计超级高铁将成为下一代的主要轨道交通工具。
什么是超级高铁
超级高铁,Hyperloop,也称Pneumatic Tubes,从英文的字面解释,Hyperloop即超级回路,Pneumatic Tubes则为气动地铁。
超级高铁原理,就是利用磁悬浮或气悬浮技术使车厢在真空管道中无接触、无摩擦地运行,达到点对点的传送运输。胶囊处于几乎没有摩擦力的环境中,无间断地行驶,而这正是超级高铁的一大亮点技术。
更形象一点的说就是,列车在真空管道中运行,车厢像一个胶囊。每一个胶囊被放置于管道中,像炮弹一样被发射至目的地。
在能源方面,超级高铁将采用自供电设计,通过在管道上部铺设太阳能面板,产生足够的电能维持运行。同时,尽管真空管道运输能够达到超高速度,但乘客却不会感受到高强度的加速度。这意味着它比火车和飞机更安全、更便宜、更安静。
马斯克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真空管道运输”这一概念的人。早在1904年,美国学者罗伯特·戴维就已经提出“真空管道运输”的设想。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机械工程师达里尔·奥斯特开始思考“真空管道运输”的可行性。1999年,奥斯特为“真空管道运输”这一概念申请了专利。2010年,奥斯特成立了致力于开发真空运输项目的公司ET3。按照ET3公司的设想,真空管道运输是一个类似胶囊一样的运输容器,它通过真空管道进行点对点传送。由于管道处于真空状态,胶囊容器的速度可以达到时速6500公里。
超级高铁的可行性
难道,在不远的未来,乘坐超级高铁真的可以比飞机还快?人们既憧憬着这一天的到来,又半信半疑。
JumpStartFund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在真正进入测试、验证和施工这些环节之前,还有很多问题仍需解决。退休物理学家、超导磁悬浮概念的联合提出者詹姆士·鲍威尔(James Powell)指出轨道的误差必须非常小,因为如果墙壁的位置差之毫厘,都可能导致灾难。另一方面,这么长的管道要维持低压甚至接近真空的状态是极其困难的,列车前段的空气压缩机也不能出一点儿问题,否则乘客舱就会撞到管壁上。
而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铁专家王梦恕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真空管道运输的所有设计都还停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真空管道运输在实践中会出现很多具体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可行的方案。此外,管道中是真空状态,而在其中运行的磁浮车辆中必须具备适宜人类乘坐的大气环境,如何保证车厢内外环境都达到标准,也是一个难点。目前谁都无法判定真空管道运输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少,因为所有的方案描述都不够详细且缺少实践中必要的论据,很难判别其技术合理性及工程可行性。”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学教授汉斯曼还提出,虽然“超级回路”本身不违背物理学基本原理,但这个计划可行性还是不够:马斯克的预算成本可能偏低,因为在大都市建造这种城际交通系统需要取得授权,争取授权就需要支付潜在成本,或者将面临相关的环境和毁灭人类诉讼。《洛杉矶时报》的专栏作家乔恩更表示,高铁工程完工之后,“超级回路”可能还不见踪影。
看来,激起世界兴趣的Hyperloop超级高铁还处于起步阶段,从设计雏形到完成成品,仍有很多技术障碍需要解决,还需要集结全世界最优秀的各界专业人员来一同协作,克服难关。另外,交通运输工具最重要的是安全、实用、经济、可靠,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