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罗斯柴尔德行骗3年引反思
2016-04-29
奥利弗·罗斯柴尔德,1951年4月24日生于英国伦敦。早期从事酒店、餐饮和休闲行业顾问,目前任奥利弗·罗斯柴尔德企业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自称欧洲著名金融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九代继承人之一,国际金融投资家、企业战略家、国际慈善家,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红十字会等十多家公益基金会和慈善组织机构负责人。
近日,其“山寨”身份逐渐被媒体揭穿,罗斯柴尔德家族也证实,奥利弗·罗斯柴尔德并非其家族成员,一些高校和地方政府“中招”。
媒体评论摘要
《人民日报》:摒弃功利的“傍名头”心态
骗子的破产,值得各行各业的领导者、创业者、开拓者引以为戒,去伪存真是一方面,认真参悟走正路、行大道的道理则更为重要。无论决策科学、产业转型,还是学术进步,都在呼唤剔除水分、立足根本的真东西。摒弃简单速成的“傍名头”心态,埋首一项事业几十年挖山不止,这样的态度才能托举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才能真正把握个人发展的前途。
新华社:“山寨罗”可恨 “缺心眼”更可怕
在谴责“山寨罗”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在国内外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当下,我们应改变盲从的媚外心理,树立理性的甄别意识,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异国他乡的访客。当遇到被赋予多种“头衔”和“标签”的人或事时,应擦亮眼睛,多留一个心眼,避免“自蒙双眼”的现象再次发生。
《新京报》:“山寨”罗斯柴尔德让多少人交了“智商税”
骗子们早知道一些机构和人好“衣裳”,在背景渲染、文化造势、官场“威严”的环境下,可谓如鱼得水。而一些机构和人则视“罗斯柴尔德继承人”这件“皇帝的新衣”为华丽的锦衣,争相邀宠,智商选择性地降为零。值得怀疑的是,奥利弗先生的很多次走访和演讲,恐怕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想一想就能明白,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赶场子”,恐怕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
舆情点评
不久前,民政部刚刚通报了一批“山寨”社团,其中不乏“国字头”头衔。奥利弗·罗斯柴尔德的“山寨”方法与之类似,都是利用人们对“头衔”“排场”的信任,钻了信息不对等的空子。另外,不排除有些组织愿打愿挨、各取所需,形成不良逐利怪圈的可能。
毋庸讳言,我们在很多领域都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加之热情好客是我们的传统,容易在对外交往中放松警惕。高校接受捐赠是国际惯例,有助于高校科研教学的发展,清华校长的动机不可谓不好,校方亡羊补牢也足够坦率。我们不妨看开一点,事件给清华上了一课,也给所有人上了一课,事情造成的损失不大,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信息甄别能力。
首先,相比普通公众,这类商务活动面向的一般都是组织机构,只要认真考据,不难发现漏洞。其次,“我认识某个名人”的心理,谈起来嗤之以鼻,亲身经历时又往往不能免俗,“沾光”作为一种日常心理需求可以理解。但在正事上,最好放平心态,踏实做好自己。可以通过借助朋友的经验和力量而奋斗,而非攀附名望。
监测中还发现,此前曾有媒体积极报道过奥利弗·罗斯柴尔德的活动。媒体人也应当有把关意识,自律、准确,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规范。
(《网络舆情》副总编辑 张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