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你之眼,窥见我们的茶生活

2016-04-29李明

茶道 2016年4期
关键词:通俗普洱茶云南

李明

维柯说过,“获得一门通俗语言和一种通俗文字,是他们的永远无法剥夺的最珍贵的权利之一”。自清代阮福以降,普洱茶的书写其实是走向一种垄断_生的,这不仅表现在文字的时空性,也直指阐释的狭窄,更何况,按照中国人写史书的习惯,普通阶层的生活史常常显得逼仄而局促。当然,普洱茶书写,也有自己的时代印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云南本地出过几本与普洱茶相关的书籍。说是相关,是说这些书的内容有很少一部分涉及到了“普洱茶”,试举例如下:

比如,1986年出版的《云南风物志》中,仅在第六部分“土特产及风味饮食”下单列“普洱茶”一项,与锡、铜、烟、药、三七、天麻、米线、豆腐、乳扇等先后罗列描述;从篇幅上看,详细内容占了大半页,长短仅20行,区区数百字,关键信息包括:普洱茶因集散地而得名、主要产品为红茶绿茶、云南多地发现大茶树及地方名茶举要。

又如,《云南传统食品大全》于1994年出版,其一级分类目录涉及茶、酒、肉制品、乳制制品、罐头、粮油制品、糕点糖果、果脯、酱菜、调味品、菜肴和民族风味小吃等分类,还涉及三个附录,兼顾其他内容。一级分类中,茶叶类居首,其下共有七个二级分类,即普洱茶、红茶、沱茶、青茶、绿茶、保健茶和花茶,又下三级分类涉及三十二种茶。

进入新千年后,书写普洱茶的书籍明显增多,特别是2004年以来,十年问,据不完全统计,正式出版并冠以“普洱”二字书名的专著就将近百种。从中不难看出,对“普洱茶”的描写和重视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并在新千年前十年形成爆发态势。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种状态将得到稳定的增长,而在未来,对“普洱茶”话语权的制造和控制将成为重中之中,因为要从书写的角度理解文本,阐述事物流变,离不开归类定性和范式归因,而在书写领域的扩张中,也离不开传播媒介的选择。如今,随微信崛起的微传播如火如荼,就是明证。

普洱茶书写的繁荣跟产业的兴盛是正相关的,但它的分裂性在于,文化在试图染指产业的规模化增长中,只剩下可怜的几个概念在苦苦支撑。所以,有学者尖锐地指出,“越陈越香”和“山头茶”界定了普洱茶的两个断代史。它们作为商业传播概念的简洁直接,固然容易直达消费诉求的心理防线,却也容易在文化阐释上走向自相冲突。在更深层次上,它将信息的不对称推向极致,比如老茶之滥觞便是从这个时代开始膨胀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写作保持了某种警惕。比如,《漫画普洱茶》着力茶叶历史常识,《极端之美》试图将个人审美观普世化,《茶叶江山》是对地缘政治的茶叶版解读。

卡尔·波普尔说,“人类历史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人类生活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的出现,迎来了普洱茶书写的一个新时代。

在这个知识传播常常以碎片化掀起高潮的时代,知识的中心容易陕速转移,它并不以绝对真理为常规诉求,却时时沉浸在瞬间的感动和实在细碎的生活之中。传播媒介勇敢地向个人张开了怀抱,于是,张三告诉你,他喝了7542;李四“逼格”更高,图文并茂,又不无得瑟地向世界宣告,他喝的是五十年代的甲级蓝印;有人非临沧的小户赛不喝,有人眼中只有某某山头。当然,茶的背后,往往是人的抉择,人茶相交所呈现的就是茶生活。

你静下心来想想就会明白,如同发音和字母的形成对交流的颠覆一样,茶生活是在追求个性中去寻找一种阐释的相对统一性。而追忆往昔,巨大的荣耀也形成了巨大的阻碍,历史记忆和当下传承更容易照见人的性情。幸好早就有人总结过了:没有比生活更遥远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

当今社会,约个泡啥的,既不用独游名山,也不用信笺小楷,刷下手机就行,喝茶喝得高兴了,顺手拍个照片,随性写段文字,只需一下,这玩意儿就跑朋友圈去了,顺带向世界宣告:这就是我的茶生活。什么叫通俗,这就是通俗,什么叫沟通,就是说人话呗,千万不要与人民群众为敌。

当然了,活得开心最重要,书常读,茶常喝,携手“茶百科”,聊聊茶生活。

猜你喜欢

通俗普洱茶云南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小说的通俗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普洱茶怎么泡
普洱茶最美的现实传说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