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红茶 学问多

2016-04-29宋怀兵

知识文库 2016年3期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时,通常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查漏补缺。如果在复习时,就是简单的将所学知识进行再现,难免会陷入低效、耗时的复习状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值得我们去思考?笔者在复习时进行了尝试,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物质“冰红茶”作为载体,把“溶液的形成与特征”、“部分溶液的特征颜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以及固体溶解度的定量表示方法”融入其中进行复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导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都喜欢喝一些饮料,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冰红茶。

二、复习溶解与乳化

(1)复习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提问]你认为这瓶饮料是溶液、悬浊液还是乳浊液? 如果是溶液,溶液应该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溶液,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投影]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与联系(表格略)

[过渡]请大家看饮料的配料表(图略),由哪些物质组成?

[学生回答]是由水、白砂糖、红茶粉、食用盐、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组成。

[提问]哪些物质是溶质?溶剂是什么?

[学生回答]溶剂是水,溶质是白砂糖、红茶粉、食用盐、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

[提问]冰红茶溶液呈现的颜色有来自红茶粉本身泡制出来的,也有焦糖色的辅助,实验室中溶液的颜色是多姿多彩的,请回忆哪些有色溶液?并说明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溶质是高锰酸钾,溶剂是水;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质是氯化亚铁,溶剂是水;氯化铁溶液是黄色,溶质是氯化铁,溶剂是水……

[过渡]有色饮料有时就和油污一样,沾在衣服上很难洗去,如果衣服上沾有油污,可以用哪些方法除去?

三、复习乳化现象

[提问]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清洗油污的原理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相同。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过渡]饮料配料中溶质有糖和盐,如何比较两者的溶解性大小呢?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饮料——冰红茶来进行复习溶解与乳化,“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

四、复习溶液的组成和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投影](1)复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学生回答]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投影](2)复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四要素

[学生回答]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四要素是: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克溶剂(一般指水);状态:饱和状态;单位:质量(克)。

[过渡]冰红茶的配料中含有糖和盐,那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糖和盐应如何提取呢?

[投影]通常我们所吃的糖,如白砂糖、红糖、冰糖等,其主要化学成分都是蔗糖。蔗糖易溶于水,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图略),其中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79g。我国每年白糖产量近千万吨,其中80%以上是以甘蔗为原料产生的。甘蔗中蔗糖的含量达11%~17%。

[教师提问]

①在实验室中用甘蔗提取蔗糖,首先将新鲜甘蔗弄成小块,粉碎,放到水中搅拌,得到蔗汁和蔗渣的固液混合物,如果让你除去蔗料中的蔗渣,会采用怎样的实验方法?

[学生回答]过滤

②由于除去蔗渣以后的蔗汁呈棕黄色,这样不能得到白砂糖,可进一步采用怎样的步骤?

[学生回答]用活性炭吸附

③脱色之后,能否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得到的蔗糖溶液是否饱和?如果没有达到饱和,如何将它转化为饱和溶液?

[学生回答]可以继续向该溶液中加蔗糖,搅拌,观察是否溶解,如果不继续溶解,则说明已经饱和,如果继续溶解,则说明不饱和;可以添加蔗糖或降温或蒸发溶剂,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投影]复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图略)

⑤脱色后得到的蔗糖溶液中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盐,根据蔗糖的性质,要从脱色后得到的蔗糖溶液中尽可能多的分离出蔗糖,你认为可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先加热浓缩,得到蔗糖的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最后过滤。

因为蔗糖溶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而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通过降温结晶,使蔗糖结晶析出。

⑥通过分析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图,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从点、线、面三个角度来描述它?对比食盐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回答]

内容表示意义

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

两曲线交点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曲线下面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

设计意图:紧扣“冰红茶”,追本溯源,将重点、难点巧妙化解在生活应用之中,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为人们作出的贡献。

五、中考真题演练

设计意图:通过实战演练,能将所复习知识点升华和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李中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