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
2016-04-29梁平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体育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提高初中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的程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中学生沉浸在网络世界里,手机、电脑占据了他们不少的时间,却越来越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接受能力比较强、精力充沛,是加强锻炼、增强体制、养成良好运动和卫生习惯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育学习不论对学生的身体还是知识增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在这一阶段不好好锻炼,有可能会对今后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加强初中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运动、关爱身体的正确观念,还对学生的智力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一阶段的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升,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部分,培养初中生养成热爱体育的良好习惯对学生今后的终身锻炼意义非凡。然而,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初中生对体育课兴趣缺缺的样子,上课的时候没有精神、没有特别喜欢的体育项目、锻炼也不积极,这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倍受关注,不少教师们意识到学生的主管意识和积极性对教学参与起到主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体育教师不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要有所更新,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程度,才能真正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先从思想上转变,培养学生的兴趣
只有从观念和思想上先发生新的改变,才能正确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因此,创新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初中体育刚开学之初,教师要从观念上转变学生以往的想法,让学生对体育有个新的认识。体育课不再是传统教学那样,一味的教给学生基础的体育技能。现代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创造良好的基础。首先,体育教师要在开课之初有计划、有目的的让学生了解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最终目的,体育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在人生的自我完善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要多样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育技能,培养学生对锻炼的兴趣,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觉得体育课是充满趣味、充满人情味的课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育课上要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体育锻炼。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能够自主锻炼,从体育和活动中获取更多。
2.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开展的任何体育教学都应该围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个人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从整体上来考虑学生的利益,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原有的基本上有所进步。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付出努力。首先,初中生正处于敏感时期,对教师的言行都比较关注,体育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保持鼓励性或者启发性的态度,对学生师范动作也要规范、漂亮,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美感与能量;其次,教师要为学生保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由活动中享受快乐、释放情绪;还有,体育教师要保持健美的外观,带着饱满的热情和对体育的热爱去教学生,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另外,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比赛,激发学生拼搏的意志,让学生通过准备比赛,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总之,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开心的学到知识,从学习中也能享受快乐,那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将会大大增加。
3.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全面有效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学习,让学生体验体育进步带来的快乐,能够给予学生心灵上的鼓舞。一方面,学生获得微笑的进步,教师及时鼓励和表扬,让学生从体育活动中享受成就感,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感情,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喜爱。所以,在课堂上,一些激励性语言是能不能缺少的,比如:“很好”、“越来越棒了”、“真厉害”等,对学生来说,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句鼓励性语言,学生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另一方面,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然后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且在评价后,教师也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对自己教学中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正,从而更新教学模式,这对促进学生参与教学也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课堂是实现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教师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不断的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学生的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川区鸣玉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