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2016-04-29王宏斌

知识文库 2016年3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兴行业此起彼伏,为了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各个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根据目前我国的中职类院校的办学情况来看,其人才培养的方式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同时离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还相距甚远,因此,实行中高职的接轨,以“3+2”的学制计划来进一步地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3年学制指的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3+2”是在此基础上拓展而来的,具有很大的创新意义。

一、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的功效和不足探讨

“3+2”学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上的一大发展和进步,它所产生的功效也是传统高职3年制所无法比拟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充分了解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以此作为依据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对促进中高职院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作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对于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和其家庭来讲,能够减少在教育中所投入的成本,从而提升教育收益率;第三,无论对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来说,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教学资源,为其解决资源不足的障碍,从而提高了办学质量。总而言之,中高职“3+2”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办学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由于中职院校的生源质量较差,由先天不足所导致的后天缺陷,从而导致中高职二者在接轨的过程中问题的频频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3+2”模式人才的培养水平。中高职的办学起点的低下,带来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因此,中高职的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在认真研究这一模式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寻找出具体的教学途径,从而弥补不足。

二、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研究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上

无论是中职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其目标都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学要求来实施的。然而,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总的来看还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并且对学生的基础水平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其中,在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的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中高职的“3+2”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作为导向,对5年的学习时间来进行系统的教学规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技能培养等等,从而制定出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设置上

要想实现中职和高职教育两者很好地接轨,首先需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衔接。中高职的办学需要与普通院校的水平接近,这就需要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等。总的来说,5年制的中高职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共课;另一部分是专业课,专业课不同于公共课,它着重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以实现中高职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中高职“3+2”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中高职院校需要实施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特点相符合的教学方法

就中职院校的教学方式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采用初中时候机械的学习方式,这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的提升。对此,中职院校的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学习特征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而高效地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设计的问题上,可以适当地在其中加入一些问题陷阱,从而培养学生能够突破常规思维进行思考的能力,同时通过演示多种不同的解题方式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奠定学生坚实的基础知识。对于高职院校来讲,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更加深刻的教学内容上,即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是从何而来,从而为将来的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需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和特点,以此作为依据来来设计相应的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中高职的特点,来设计自身的教学方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

(二)中高职院校应当基于各自办学优势来建立合作式教学法

合作式教学法,是在充分发挥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各自资源有效价值的基础上而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师们以资源的形式组成一种交流团队,他们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能够分享各自的教学资源,交流自己的教学新心得,这对中高职教学的实施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有利于二者的接轨。中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来进行,专业相同或者类似的教师可以组合成一个团队。这样的团队,能够在结合双反各自的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来共同实施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很大的针对性,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就业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来讲,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教学,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在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互补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中职教学理论课程和高职教学两者的统一;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价值。

本文系陕西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3Z03,项目名称:“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教学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