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趣味记忆法

2016-04-29叶春燕

知识文库 2016年15期

化学课堂上趣味教学的应用,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文章从歌诀记忆法、谐音记忆法、会意记忆法、浓缩记忆法、猜谜记忆法、形象比喻记忆法等六个方面来论述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趣味记忆法。

人们常说:“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有趣味的东西往往能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学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知识尽可能形象化、趣味化。从事化学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歌诀,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否则“低头看,读数大,实测小;仰头看,读数小,实测大”。再如盐的溶解性表可归纳为: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盐酸盐中氯化银不溶,其它皆溶。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黑色金属“铁、铬、锰”可谐音为:“铁哥们”;又如稀有气体有氦、氖、氩、氪、氙和氡,可以用闽南语去很好的记忆:害你妈吃到仙丹,虽然很难听,但可以记一辈子的。

三、数字会意记忆法

数字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3.1-4.4-5-8-10,这个讲的是指示剂的变色PH范围,PH3.1-4.4,甲基橙PH小于3.1为红色,3.1-4.4为橙色,大于4.4为黄色; PH5-8石蕊,PH小于5为红色,5-8紫色,大于8为蓝色。又例如乙醛的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 CH3COONH4+H2O+2Ag↓+3NH3,一水二银三氨 。

四、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同分异构体,醇跟醚,醛跟酮,酸跟酯,单烯烃跟环烷烃,炔烃跟二烯烃;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升失氧、降得还”,即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做还原剂,得到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得到还原产物。还有“易得不易失、易失不易得”都是朗朗上口的,非常好记忆。

五、同族记忆法

在中学化学中,同一主族的元素,其化学性质会极为的相似。如卤素:氟,氯,溴,碘。我们要记住一般规律,也要记住特殊规律。如CaCl2,CaBr2,CaI2都可溶,而CaF2 难溶AgCl、AgBr、AgI都难溶,而AgF可溶,HCl、HBr、HZ都为强酸,而HF为弱酸。

六、形象记忆法

形象记忆法就是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历史课上有“宋氏三姐妹”,而在化学史上也有“苏氏三兄弟”,即大苏打(Na2S2O3硫代硫酸钠)、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在中学里主要讲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我们讲哥哥身体一般比弟弟强,所以溶解度、热稳定性、PH值、消耗酸的量都是Na2CO3,但也有特例,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与等浓度的酸反应,NaHCO3反应反而比较快。

七、“成语”记忆法

语文教学中,成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寓意深刻又便于记忆,在化学教学中也可利用“他山之石”,强化学生记忆。例如:“上吐下泻”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进上出”冷凝管通自来水是,下管进自来水,上管出自来水;“长进短出”若气体长管进短管出,起洗气的作用,也可作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短进长出”气体短管进长管出,可用作排水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也可作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从下往上、从左往右”装配装置应遵循的顺序;“先塞后定”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进,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四大强酸”H2SO4、HNO3、HClO4、HCl;“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

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可因人而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总结并积累一套适合于自己和学生的记忆方法。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程溪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