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孩子顺利实现幼小协同、科学衔接

2016-04-29钟丽珍

知识文库 2016年15期

一个孩子经过幼儿园三年的学习,将无可选择地面对人生的下一站,走进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新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人们都说,孩子进入小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那么我们应该从幼儿入园起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常规,逐步加强规则意识的培养,为他们顺利由人生的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幼儿进入大班下学期后,就应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戴着红领巾认真学习的情景,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让他们亲身体验小学生有趣的生活,激发幼儿向往进入小学的迫切心情。活动后,还可以组织幼儿和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开展了手拉手按手印活动,让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即将进入小学做好心里准备。回幼儿园后,让幼儿模仿小学的大哥哥、大姐姐写字。在让幼儿模仿的同时,注意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书写姿势。书写练习中认真观察,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给予纠正。

进入小学后,幼儿的生活方式和日常活动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幼儿园的“玩中学”变为学校的“学中玩”,这一变化对孩子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针对幼儿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容易见异思迁的特点,可以用有趣的游戏,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注意力的持久性。如,大班下学期初始,可以组织班级主题会“我看见了什么”,先把任务交代给班里的幼儿,让他们注意观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几天后在召开班上的主题活动,让幼儿把自己看见的、观察到的讲出来,这既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又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力得到锻炼。还可以在班开展“巧手比赛”活动。让幼儿用一周的时间注意收集生活中废弃的,但可以利用的物品,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制作成小玩具、摆件、贴画等手工作品,拿到班上布置的展区进行展览,比赛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这个活动,幼儿至始至终地做一件事的注意力得到了锻炼,他们可以在比赛中互相学习、模仿,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始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在幼儿园一日的活动中,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游戏、树立榜样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还可以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锻炼孩子们大胆地与各类伙伴交往,并给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幼儿感受交往的乐趣 。 由于同一个班里幼儿的性格不同、认识水平也不同,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与人交往和适应的能力也就不同。性格开朗的幼儿,不管在什么环境,能很快和同伴一起愉快玩耍,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交往适应能力很强;而性格内向的幼儿害羞、畏惧,这就导致他们的交往适应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时就要多给幼儿创造一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与人交往的快乐和乐趣,进而变得愿意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如角色扮演活动,主题要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如小小超市、兔宝宝病了、今天我是服务员等,让幼儿扮演导购员、顾客、医生、兔宝宝、服务员等角色,这样,我们既能激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使幼儿乐于投入角色的扮演中来,又锻炼了幼儿的沟通能力和与人交往的技能,一举多得。同时 在活动中还有加强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幼儿掌握人际交往技能 。由于幼儿年龄小,还不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所以,在跟其他小朋友交往时,可能会出现争、抢、打、骂等不良行为,加强对幼儿的交往指导,使他们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技能。如,不小心撞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听到别人说“对不起”,自己要说“没关系”;接受了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你”;和同伴、老师分别时,要说“再见”……另外,我们要教给幼儿在与人交往中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措施。同时,还要求家长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玩得快乐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三、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但进入小学后,如果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就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人手,为活动注入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要勤观察多引导,布置了任务要坚持督促和检查。如,班上的自然角可以每天由幼儿负责浇水,但时间长了幼儿会失去了新鲜感,有的孩子会粗心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我们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让幼儿做记录,哪天浇水、哪天给小鱼喂食都一目了然。我们也要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对认真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这样幼儿的责任心慢慢增强,由老师提醒完成任务逐步变成了幼儿间相互提醒、自己自觉完成。

总之,幼小衔接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家庭、社会、幼儿园三方协同、科学有效地结合才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才能尽量消除幼儿上小学后的恐惧、紧张、焦急等不良情绪,使幼儿在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环节上顺利渡过。

(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第二幼儿园)